-
心理应激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心理应激相关因素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对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并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比较不同压力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将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小于等于20分的患者纳入低压力组,总分大于20分的纳入高压力组。正性、负性生活事件出现频率最高的事件分别为突出的个人成就、晋级和提升等,以及工作学习中压力大、生活规律重大变动、对现职工作不满意等。高压力组的患者最近1年的痛风发作频率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血尿酸、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低压力组( P<0.05)。生活事件总刺激量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和血尿酸呈正相关,其中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与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呈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尿酸呈正相关。以血尿酸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最近1年痛风发作频率和压力分组最终进入回归模型,该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F(2,54)=27.765( P<0.01),调整 R2=0.522。 结论:在生活事件中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上受到的刺激较大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精神心理压力与机体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酸水平升高有关,其中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升高与正性生活事件有关,而血尿酸的升高则是与负性生活事件有一定关系。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其较高的压力水平和频发的痛风与血尿酸升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是个体经急性创伤事件后的一段时间内,因突然发生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一过性精神障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情凶险,常引发ASD。该研究对其危险因素和临床护理策略进行综述,以对患者启动早期干预,加强临床护理,改善患者预后及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女性抑郁症患者应激感受和环状RNA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程度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应激感受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环状RNA hsa_circ_0006862的表达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程度之间的作用路径。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选取30名女性抑郁症患者和30名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作为环状RNA的来源,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以验证hsa_circ_0006862的差异表达,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对30名女性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应激感受量表为评估工具。使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应激性生活事件、应激感受、hsa_circ_0006862表达量与抑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探究应激感受和hsa_circ_0006862表达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程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qRT-PCR结果表明抑郁组hsa_circ_0006862表达量高于对照组( Z=-6.402, P<0.001)。根据ROC曲线分析,hsa_circ_0006862的曲线下面积为0.762(95% CI= 0.637~0.887, P<0.01)。相关分析表明,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应激感受( r=0.54, P<0.01)、抑郁程度( r=0.81, P<0.01)呈正相关,与hsa_circ_0006862表达量呈负相关( r=-0.78, P<0.01);hsa_circ_0006862表达量与应激感受( r=-0.69, P<0.01)、抑郁程度( r=-0.98, P<0.01)呈负相关;应激感受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r=0.67, P<0.01)。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程度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512(95% CI=0.271~0.753)。hsa_circ_0006862表达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程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228(95% CI= 0.076~0.365)。应激感受和hsa_circ_0006862表达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程度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00(95% CI=0.024~0.213)。 结论:应激性生活事件会直接影响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也可以通过应激感受和hsa_circ_0006862表达间接影响其抑郁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压力系统与"长新冠"-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6
压力系统是机体在压力源刺激下做出的一系列跨系统复杂性综合反应,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维持正常生物钟及昼夜节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作为慢性压力性生活事件,长期过度激活压力系统,造成睡眠结构的改变,并以慢性压力、强压力源的形式影响记忆过程,长期应激下压力记忆与恐惧记忆得到加强巩固,加之心理因素对睡眠压力的附加,导致长期睡眠障碍.同时,有别于其他压力,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感染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可能是由于其可造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长期无法恢复、大脑区域的直接靶向性损伤等因素,使得压力系统产生特殊的长期效应,从而参与了"长新冠"-睡眠障碍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阴虚质与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入睡时长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背景 初中阶段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该时期心智不够成熟以及身心发展不平衡,使得初中生对抑郁情绪的易感性增加.既往研究表明,阴虚质是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入睡时长都能对青少年的抑郁情绪造成影响,但对于四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性探讨.目的 探究阴虚质和初中生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入睡时长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3月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四川省眉山市1所中学的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性别、民族、生源地、年级),运用7-14岁中医体质量表中的阴虚质亚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慕尼黑睡眠时型问卷中描述入睡时长的条目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初中生进行测评.分析不同特征初中生阴虚质得分、ASLEC得分、入睡时长、CES-D得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各变量间的相关性;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以检验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入睡时长在阴虚质及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使用Bootstrap方法对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620份,回收有效问卷2570份,有效回收率98.1%,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2.8%(844/2570).女初中生的阴虚质得分、ASLEC得分、CES-D得分高于男初中生;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阴虚质得分、ASLEC得分和CES-D得分均高于初一年级;非汉族初中生的ASLEC得分高于汉族初中生,汉族初中生的入睡时长高于非汉族初中生,农村生源地初中生的阴虚质得分、ASLEC得分、CES-D得分均高于城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阴虚质得分为25.0(15.0,40.0)分,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为36.0(30.0,44.0)分,入睡时长为15.0(8.6,25.7)min,抑郁情绪得分为11.0(6.0,18.0)分.初中生阴虚质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入睡时长以及抑郁情绪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s=0.538、0.151、0.470,P<0.05);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入睡时长、抑郁情绪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s=0.224、0.684,P<0.05);入睡时长与抑郁情绪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s=0.289,P<0.05).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阴虚质正向预测抑郁情绪(β=0.465,P<0.001);阴虚质正向预测应激性生活事件水平(β=0.511,P<0.001)和入睡时长(β=0.066,P=0.004);应激性生活事件水平正向预测入睡时长(β=0.228,P<0.001)和抑郁情绪(β=0.591,P<0.001);入睡时长正向预测抑郁情绪(β=0.139,P<0.001).Bootstrap法检验最终结果显示,阴虚质→应激性生活事件→入睡时长→抑郁情绪路径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值=0.009,95%CI(0.006,0.012),P<0.001〕,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入睡时长在阴虚质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结论 阴虚质不但可以直接预测初中生的抑郁情绪,还可以通过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入睡时长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入睡时长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初中生的抑郁情绪.可通过改善阴虚体质、提高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缩短入睡时长,降低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发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孕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世界各国重视的健康发展战略,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等不良妊娠结局是围产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本文收集2007-2023年国内外关于孕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文献,对孕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及其潜在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发现孕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但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涉及神经内分泌调节、炎症反应和微生物群途径,提出应关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关键窗口期研究,并深入开展相关研究阐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机制,为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EMDR技术联合氟西汀治疗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症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MDR)技术联合氟西汀治疗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240例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EMDR技术联合氟西汀治疗,均治疗6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治疗前及治疗后1、2、6周抑郁评分(HAMD)、病情恢复情况评分(CGI-SI),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周HAMD、CGI-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DR技术联合氟西汀治疗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症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MDR技术联合氟西汀治疗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症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MDR)技术联合氟西汀治疗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240例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EMDR技术联合氟西汀治疗,均治疗6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治疗前及治疗后1、2、6周抑郁评分(HAMD)、病情恢复情况评分(CGI-SI),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周HAMD、CGI-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DR技术联合氟西汀治疗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症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省酒依赖患者康复后饮酒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四川省酒依赖患者康复后饮酒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省10个地级市医院对符合条件的酒依赖患者进行随访,在其脱瘾治疗康复出院1年后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其一般人口学资料、近1年饮酒情况、烟草使用情况、情绪、应激相关因素等资料,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康复后饮酒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599例(100%)酒依赖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均再次饮酒,高发于40~59岁(68.4%,410例),其中低风险饮酒者18例(3.0%),高风险饮酒者92例(15.4%),有害饮酒者103例(17.2%),酒精依赖者386例(64.4%).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增大(OR=0.978,P=0.009)、正性生活事件刺激大(OR=0.978,P<0.001)者康复后饮酒程度降低;负性生活事件越多(OR=1.014,P=0.003)、抑郁情绪越严重(OR=1.121,P=0.001)者康复后饮酒程度越高.结论 酒依赖复发率高,高风险及有害饮酒不容忽视,负性生活事件、抑郁情绪是酒依赖患者康复后发生复发或较严重程度饮酒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联合运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后抑郁筛查量表筛查研究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抑郁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描述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的抑郁状况,并分析其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联合运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产后抑郁筛查量表(PDSS),于2015年1-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方便抽样调查了352例高危妊娠孕妇.结果 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的抑郁发生率为29.3%(103/352).正常孕妇和抑郁孕妇在工作压力(χ2=10.473,P=0.033)、担心胎儿健康(χ2=4.175,P=0.041)、家庭人际关系(χ2=8.552,P=0.014)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率(χ2=5.312,P=0.02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家庭人际关系(OR:0.330~0.426;P=0.035)和应激性生活事件(OR:1.063~3.365;P=0.030)成为导致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在孕晚期容易发生抑郁,应尽早识别孕期抑郁症状明显的高危妊娠孕妇,并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心理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