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对突变型EGFR细胞的生物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设计并合成具有抗突变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驱动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活性的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方法 一系列异羟肟酸类衍生物由起始原料4-氯-7H-吡咯并[2,3-d]嘧啶经 7 步化学反应合成而得,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在体外对野生型 EGFR(H460 和 A549)和突变型 EGFR(PC9、HCC827 和H1975)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10 个异羟肟酸类目标化合物结构由NMR和MS谱鉴定确证.活性研究表明,以直链烷基取代的异羟肟酸衍生物(A1、A2 和A4-A6)能有效抑制突变型EGFR细胞系的增殖,而其他化合物如A3 和B1-B4 则无法有效抑制上述细胞的增殖.其中,化合物A4表现最优,不仅能高效抑制突变型EGFR细胞系PC9、HCC827 和H1975 细胞系的增殖,ID50 值小于7 μmol·L-1,与阳性对照N′-羟基-N-苯基辛二酰胺(SAHA)生物活性相似,而且选择性较好,其抑制野生型EGFR细胞系H460 和A549 增殖的ID50值大于32 μmol·L-1.结论 化合物A4 可作为突变型EGFR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进行深度开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感染性结石的致病菌菌谱及预防结石复发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感染性结石患者术前尿细菌培养的致病菌菌谱及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结石复发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9例感染性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9例(36.7%),女50例(63.3%)。年龄17~75岁,中位年龄49.0(40,55)岁。15例(19.0%)合并高血压病,13例(16.5%)合并糖尿病,3例(3.8%)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1例(64.6%)诊断为铸型感染性结石。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清石,术后复查泌尿系CT未见结石残留定义为完全清石,术后继续口服药物抗感染和预防结石复发。根据患者出院后依从情况分为高依从性组和低依从性组。患者出院后能够定期返院复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遵医嘱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服用尿素酶抑制剂治疗≥6个月定义为高依从性。尿素酶抑制剂用法:醋羟胺酸胶囊,初始剂量250 mg,2次/日,连用3~4周;若患者可耐受,将剂量增加至3次/日;若出现不良反应,减量至1~2次/日。未规律服用敏感抗菌药物和/或醋羟胺酸减量后仍因震颤、心悸、头痛、贫血、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无法坚持用药者为低依从性组。比较两组随访3、6、12个月时结石复发情况。结果:本组79例,56例(70.9%)术后完全清石。33例(41.8%)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奇异变形杆菌17例(21.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8例(10.1%)、肺炎克雷伯菌3例(3.8%)。奇异变形杆菌阳性17例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6例,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耐药比例为6/6例,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替卡西林/棒酸耐药比例为1/6例,对亚胺培南、多黏菌素、氨曲南均不耐药(0/6例);ESBLs阴性11例,对氨苄西林耐药比例为10/11例,对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比例为8/11例,对头孢西丁、头孢克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米诺环素耐药比例为1/11例,对亚胺培南、替卡西林/棒酸、氨曲南均不耐药(0/11例)。ESBLs阳性菌株对78.6%的药物(头孢克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呋喃妥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阿莫西林/棒酸、替卡西林/棒酸、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米诺环素)耐药率低于ESBLs阳性菌株。大肠埃希菌阳性8例中,ESBLs阳性7例,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吡肟耐药比例为7/7例,对头孢西丁和米诺环素耐药比例为1/7例,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均不耐药(0/7例);ESBLs阴性1例,除对氨苄西林耐药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敏感。高依从性组和低依从性组出院后3、6、12个月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9.1%(4/44)和31.4%(11/35)( P=0.012)、13.6%(6/44)和60.0%(21/35)( P<0.05)、36.4%(16/44)和71.4%(25/35)(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感染性结石患者尿细菌培养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ESBL阴性菌株。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西丁、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规范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和尿素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结石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及Smad通路和骨代谢指标水平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及Smad通路和骨代谢指标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分为术后感染组(27例)、术后未感染组(958例);统计术后感染组病原菌耐药性及其临床特点;比较两组术后Smad通路和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27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占61.76%,革兰阴性菌12株占35.29%,真菌1株占2.9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利福平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拉定、头孢噻肟、米诺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术后感染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mad 1、Smad 2、Smad 3蛋白高于术后未感染组,而血清降钙素(CT)、骨钙素(OC)、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 Ⅰ NP)、骨γ-羟基谷氨酸蛋白(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低于术后未感染组(P<0.05).结论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可激活Smad通路,降低骨代谢水平,不利于骨折愈合恢复,且其发生与基础疾病、骨折类型、治疗情况等有关,而其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4/4/13
为了解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Sl)的耐镉(Cd)机制和Cd积累特征,本研究分析了 Pt和Sl在3个Cd2+浓度(0.1、1.0和10.0 mg·L-1)下细胞形态、胞外分泌物和抗氧化物质等的生理生态变化.结果表明:Sl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且细胞壁明显增厚,而Pt细胞变形严重且内含物大量流出;Pt和Sl均可分泌异羟肟酸型铁载体;不同有机酸的分泌量因菌株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其中琥珀酸是Pt和Sl主要分泌的有机酸;此外,Pt和Sl抗氧化酶活性及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也因菌株不同而异;随Cd2+浓度的增加,Pt和Sl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不同,其中Pt GSH含量与GR活性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低浓度Cd胁迫使Pt和Sl的SOD活性显著增强,Pt的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综上所述,Pt和Sl对Cd2+胁迫在生理生态上有不同的应激模式,随Cd胁迫的增强,Pt和Sl均可通过增强SOD、CAT、APX活性、增加AsA含量、分泌有机酸和铁载体抵御Cd胁迫;此外,细胞壁增厚、GSH螯合作用也是Sl的重要抗Cd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通过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 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SAHA处理HepG2细胞48 h,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组蛋白H3K9和H3K27的乙酰化水平,以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p-PERK蛋白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1和1μmol/L SAHA处理48 h对HepG2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6和12μmol/L SAHA组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SAHA处理细胞48 h后,acH3K9和acH3K2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RP78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ERK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p-PERK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随着SAHA浓度的增高,HepG2细胞的凋亡逐渐增加.结论:SAHA可上调HepG2细胞中组蛋白H3K9和H3K27的乙酰化修饰水平,并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通路来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AHA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wist和HDAC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观察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Twis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相关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纤维化指标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SAHA对糖尿病肾病Twist表达变化的可能干预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和SAHA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8周后,SAHA组用SAHA(25mg·kg-1·d-1)进行灌胃.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中Twist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wist、HDAC1、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V型胶原(Col-Ⅳ)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中Twist的mRNA表达.结果:DM组的血糖、24h尿蛋白量和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NC组;而SAHA组肾脏指数与DM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24h尿蛋白量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而血糖无明显改变.与NC组对比,DM组大鼠肾组织中HDAC1、α-SMA和Col-Ⅳ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Twist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SAHA组大鼠肾组织中的Twist、HDAC1、α-SMA和Col-Ⅳ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DM组(P<0.05),且Twist的mRNA的表达比DM组低,E-cadherin蛋白表达较DM组有所上升(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wist与HDAC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AHA可下调DM大鼠肾组织中Twist的表达,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DAC1和Twist形成进而促进E-cadherin转录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筛选靶向慢性髓系白血病癌基因Bcr-Abl的微小RNA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使用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筛选靶向作用于慢性髓系白血病癌基因Bcr-Abl的微小RNA(microRNA).方法 通过MTS法检测SAHA对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确定合适的SAHA作用浓度;Western印迹检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水平,明确SAHA是否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SAHA对K562细胞Bcr-Abl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通过在线预测软件(Target Scan)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靶向作用Bcr-Abl的microRNA,并将筛选到的microRNA转染K562细胞,通过MTS法和定量PCR检测转染后K562细胞的细胞活力和Bcr-Abl的mRNA水平.结果 SAHA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同时SAHA显著下调Bcr-Abl基因转录水平;SAHA处理K562细胞后,使用Target Scan和定量PCR筛选到可能靶向Bcr-Abl的两个microRNA[microRNA-192(miR-192)和miR-6816],SAHA能诱导它们显著上调,分别上调14.5和5.2倍;向K562细胞转染筛选到的miR-192和miR-6816能够显著抑制K562细胞活力和下调Bcr-Abl基因的mRNA水平.结论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促使K562细胞miR-192和miR-6816的上调,miR-192和miR-6816进一步下调Bcr-Abl基因的mRNA水平,进而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伏立诺他对限制型心肌病小鼠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商品名伏立诺他)是否能通过提高限制型心肌病小鼠野生型心肌肌钙蛋白I(WT-cTnI)的表达以改善其舒张功能.方法 选取雄性3月龄cTnI R193H限制型心肌病模型小鼠16只并随机分为SAHA组(n=6)、二甲基亚砜(DMSO)组(n=5)和对照组(n=5),分别给予SAHA 50mg/kg、DMSO 1ml/kg、生理盐水1ml/kg皮下注射,持续56d.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心肌细胞核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acH3)及cTnI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ChIP)比较cTnI编码基因Tnni3启动子GATA和MEF2关键区域acH3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nni3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小动物高频超声仪评估小鼠心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HA组心肌细胞核acH3水平和Tnni3启动子关键区域acH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DMSD组比较,SAHA组心肌细胞核acH3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Tnni3启动子关键区域的acH3水平明显升高(P<0.05).3组cTnI蛋白和Tnni3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MSO组心脏收缩指标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及舒张指标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舒张早期充盈血流(E峰)、舒张晚期充盈血流(A峰)无明显改变(p>0.05),Tei指数及E/A比值明显升高(P<0.05);SAHA组IVRT、DT明显延长(p<0.05),Tei指数明显增高(P<0.05),E峰、A峰明显降低(P<0.05),E/A比值明显改变,LVFS、LVEF、SV、CO明显降低(p<0.05).与DMSO组比较,SAHA组IVRT明显升高(P<0.05),E峰、E/A比值明显下降(P<0.05),LVFS、LVEF、CO明显降低(P<0.05).结论 50mg/kg SAHA干预可上调限制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Tnni3启动子GATA&MEF2区域acH3水平,但对cTnI蛋白和Tnni3 mRNA表达以及心脏舒张功能可能没有改善作用,甚至会损害其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敲低TRAIL-DR5抑制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自噬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死亡受体5(TRAIL-DR5)在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AHA处理组、TRAIL-DR5 siRNA处理组及SAHA联合TRAIL-DR5 siRNA处理组.Western blot法验证TRAIL-DR5的沉默效果,定量PCR阵列检测细胞自噬相关基因9B(ATG9B)、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A(LC3A)及LC3B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3、ATG5、ATG7、ATG12、ATG16、ATC4A、ATG4B、ATG9B及LC3Ⅱ和组织蛋白酶B(CTSB)的蛋白水平;ELISA分析乳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CTSB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乳腺癌细胞LC3Ⅱ表达和分布.结果 TRAIL-DR5 siRNA转染后明显敲低MCF-7细胞的TRAIL-DR5水平.敲低TRAIL-DR5受体可抑制上述自噬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中CTSB蛋白的表达;SAHA处理MCF-7细胞后,LC3Ⅱ含量增加,当敲低TRAIL-DR5受体后,LC3Ⅱ水平明显弱于单独SAHA处理的细胞.结论 敲低TRAIL-DR5受体抑制SAHA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自噬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鞘内注射SAHA对M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2介导小鼠慢性炎性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M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2(TRPM2)介导小鼠慢性炎性痛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TRPM2-/-小鼠各32只,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8组:WT对照组(WT CON组)、WT溶媒组(WT DMSO组)、WT炎性痛组(WT CFA组)、WT炎性痛+SAHA组(WT SAHA组)、TRPM2-/-对照组(TRPM2-/-CON组)、TRPM2-溶媒组(TRPM2-/-DM-SO组)、TRPM2-/-炎性痛组(TRPM2-/-CFA组)、TR-PM2-/-炎性痛+SAHA组(TRPM2-/-SAHA组),每组8只.采用完全弗氏佐剂(CFA)40μl于小鼠左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WT和TRPM2-/-的SAHA组于造模后3~9d行为学测试后鞘内注射50 mg/kg的SAHA,WTCON组、WT CFA组、TRPM2-/-CON组、TRPM2-/-CFA组4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WT和TRPM2-/-的DMSO组鞘内注射与SAHA等体积的DMSO.分别测定小鼠的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辐射热刺激伤害感受阈及足爪的肿胀度.结果 TRPM2-/-小鼠在未造模前表现出正常的疼痛行为学反应,与WT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和TRPM2-/-小鼠鞘内注射DMSO,其疼痛行为学指标与未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CFA组的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值和热刺激伤害感受阈值均明显低于WT CON组(P <0.001),WT SAHA组在给予SAHA干预后,各种疼痛阈值显著升高,与WTCF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TRPM2-/-CFA组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值和辐射热刺激伤害感受阈值均明显高于WT CFA组,与TRPM2-/-SAH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 CFA组足爪肿胀度造模后明显升高,与WTCON组、WT SAHA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PM2-/-CFA组足爪肿胀度明显低于WT CFA组(P <0.001),与TRPM2-/-SA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RPM2参与小鼠慢性炎性痛的发生发展,鞘内注射SAHA可能改善TRPM2介导的慢性炎性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