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弯曲俯卧位经皮肾镜手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舒适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弯曲俯卧位经皮肾镜手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俯卧位,试验组采用改良弯曲俯卧位。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前、截石位、改体位、手术30 min、术毕时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患者的体位舒适度,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分别为(44.95±4.80)min、90.2%(37/41),对照组分别为(47.80±6.71)min、73.2%(3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216, χ2值为3.998, P<0.05)。术后即刻、术后30 min试验组皮肤受压9例、4例,对照组为18例、1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2.132、2.038, P<0.05)。术后48 h试验组生理维度得分和舒适度总分分别为(13.32±1.40)、(78.56±4.65)分,高于对照组的(12.17±1.41)、(75.76±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685、2.584, P<0.01或0.05)。 结论:改良弯曲俯卧位PCNL可缩短手术时间,且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更低、术后舒适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男性醉酒被鸡奸后窒息死亡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6 年 3 月某日,河北省玉田县某乡镇某村张某(男,41 岁)失踪,3 日后其尸体在本村李某住宅西墙外玉米秸秆下被发现.1.2 现场情况尸体头北脚南俯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尸体上方散放有一层玉米秸杆,尸体被完全遮盖.尸体鼻腔沾附少量血迹,鼻部下方对应处地面可见少量血迹.现场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及有价值痕迹物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可弯曲喉罩在小儿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可弯曲喉罩(FLMA)在小儿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全麻下俯卧位手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弯曲喉罩组(FLMA组)和气管导管组(ETT组),每组20例.记录患儿入室(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拔管后1 min(T4)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仰卧位、俯卧位气道峰压;记录两种卧位时纤维支气管镜下喉罩位置分级;记录手术时间、拔管(喉罩)时间以及气道痉挛、返流误吸、漏气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仰卧位下均一次成功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翻身俯卧位完成手术.T3、T4时点,FLMA组平均动脉压(65.90±9.36)、(72.40±11.09)mmHg显著低于ETT组(80.80±9.73)、(86.40±9.04)mmHg(P<0.01);心率(103.95±10.00)、(107.00±7.55)次/分,显著低于ETT组(119.35±8.48)、(129.15±7.87)次/分(P<0.01);两组俯卧位气道峰压(15.25±1.33)、(17.00±1.30)cmH2O均高于平卧位(12.70±1.38)、(14.10±1.41)cmH2O(P<0.05);俯卧位纤维支气管镜下喉罩位置4级(只见声门)例数少于仰卧位(P<0.05);拔管时间FLMA组(5.25±1.71)min短于ETT组(6.95±2.11)min(P<0.05);FLMA组术中有2例出现漏气,经加深麻醉后缓解.结论 可弯曲喉罩用于小儿俯卧位短时(<2 h)手术的气道管理,通气良好,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时间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的研制与使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制一种安全舒适、省时、省力、适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的体位垫,解决ICU医护人员实施俯卧位通气护理操作带来的体位安置困难以及患者无法达到俯卧位通气时效性的问题,保障人工气道患者的安全,提高医护质量.方法 俯卧位通气垫内层为高密度海绵、外层为聚氨酯皮包裹,通气垫一端底层装有拉链,由一个胸腹垫和5个组合垫组合而成,组合垫用于支撑头部和肢体.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重症医学科需进行俯卧位治疗的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部和胸部垫枕抬高的传统俯卧位方式,试验组采用俯卧位通气垫方式.结果 俯卧位通气垫有良好的稳定性、缓冲性,有利于通气患者更好地实施俯卧位通气,人工气道无折叠弯曲,固定良好,脱管事件少.俯卧位通气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试验组俯卧位通气有效时间、体位安置时间、压力性损伤及呼吸机管路不良事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垫制作简单、质地柔软.患者舒适、安全.医护人员实施俯卧位通气操作方便省力.通气垫易清洗、消毒,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适合ICU危重患者的俯卧位通气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膝关节镜术后硬膜外导管拔管困难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者,男,22岁,173 cm,73 kg,因"外伤后左膝关节肿胀疼痛1周"入院.患者1周前因膝部外伤致左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入院治疗.既往体健,脊柱无外伤史,生理弯曲存在,活动自如,各棘间棘旁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ASAⅠ级.诊断"左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拟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左膝关节镜探查清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入室后常规监测, HR 88 次/分, BP 120/85 mmHg, RR 15次/分,SpO2100%.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取右侧卧位,使用钢丝加强型腰硬联合包经L3-4正中入路行硬膜外穿刺,多次调整方向后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负压明显,气泡回溢实验阳性,经硬膜外针置入腰麻针未见脑脊液回流,放弃腰麻,向头侧置入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4 cm后退出硬膜外针,置管过程顺利,无神经刺激症状.给予1. 6%利多卡因4 ml作为试验量,3 min后无异常,给予0.8 %罗哌卡因10 ml,确定阻滞平面为T10—S5,效果满意后开始手术.手术历时2.5 h,翻身拔管时发现硬膜外导管嵌顿,拔出困难.上级医师到场后采取胸膝位、侧卧与俯卧等多种体位,并尝试不同程度的屈曲与伸展,穿刺部位局部按摩等措施均未成功拔出导管,为避免暴力拔管导致硬膜外导管离断,暂将导管消毒包扎并妥善固定.术后4h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无麻木疼痛等不适.当日下午再次尝试拔管,仍难以拔出,嘱患者继续观察,并予相应心理疏导.次日患者自述烦躁焦虑不能入睡.为缓解患者焦虑,明确硬膜外导管是否存在打折、打结及上下关节突关节卡压等情况,在取得患者同意后行 X线正侧位片检查,显示导管呈"U"字型,未见打结及骨质卡压(图1) ,因X线下影像相互重叠,难以精确定位导管,进一步行CT扫描与三维重建.CT显示硬膜外导管走行连贯,无骨质及关节卡压、打折与打结(图2).结合影像结果,与影像科医师及骨科医师会诊,确定最佳拔出体位.在手术室患者取左侧俯卧位,双上肢前倾前屈,右下肢屈于胸前,左下肢尽力向下伸展,充分松解,以利导管伸直,并对导管持续稳定施力后导管成功拔出.拔出导管尖端完整, 4~10 cm处呈"U"字型且多处被拉长,过程中患者无不良主诉,继续于骨科治疗5d后康复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