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参枳椇子口服液的解酒保肝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人参枳椇子口服液(GROL)的解酒保肝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GROL高剂量组、GROL低剂量组和阳性药联苯双酯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用50%乙醇一次灌胃建立小鼠急性醉酒模型,考察GROL对小鼠基本生理活动、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相关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评价其解酒保肝作用.采用乙醇诱导AML12肝细胞损伤模型,检测GROL干预后对乙醇刺激的AML12细胞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GROL组小鼠醉酒时间显著延长,睡眠、醒酒时间显著缩短;血清中乙醇浓度、GPT、GOT水平显著降低;肝细胞损伤情况有所改善;GROL组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水平明显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对体外培养的AML12肝细胞,GROL可以逆转乙醇引起的肝细胞ALT和AST活性的升高以及过度生成的ROS量.结论:GROL具有良好的防醉、解酒和保肝作用,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可能与促进体内乙醇代谢、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多卡醇硬化治疗儿童甲状舌管囊肿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多卡醇硬化治疗儿童甲状舌管囊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甲状舌管囊肿的患儿26例,记录治疗前囊肿的大小,并按照V(ml)=1/6 πabc计算囊肿体积。随访时间为术后第1、3、6、12个月,记录不同时间点囊肿体积并计算体积缩小率,以囊肿体积缩小率≥50%为治疗有效。对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进行外观美容分级评分。随访期间记录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治疗前囊肿体积为2.67(3.78)ml,治疗后第1、3、6、12个月囊肿体积分别为0.66(1.83)、0.45(0.87)、0.40(0.70)、0.38(0.63)ml,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末次随访时体积缩小率为(81.48±14.57)%。22例患儿末次随访时囊肿体积缩小率超过50%,治疗有效率为84.62%(22/26)。治疗后美观评分为1.74(1.50)分,较治疗前评分[3.85(0)]分明显改善( P<0.001)。所有患儿均未发生皮肤色素沉着、注射区疼痛、局部荨麻疹、硬化后局部水疱、囊肿出血、醉酒样反应等不良反应;2例患儿随访期间出现感染伴发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对儿童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左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诱发横纹肌溶解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42岁男性患者因醉酒后摔伤,伤口污染严重,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预防感染。首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约2 min(注入药液约4 ml)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心率12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测不到,血氧饱和度0.80。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并给予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抗过敏治疗。2 min后,患者心率降至50次/min,呼吸减弱至8次/min,皮肤紫绀。诊断为过敏性休克,Ⅱ型呼吸衰竭。立即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气囊辅助通气,去甲肾上腺素抗休克。3 h后,患者出现茶色尿,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清肌酐升高;肌酸激酶峰值达17 160 U/L,肌红蛋白>3 000 μg/L,血清肌酐峰值达492 μmol/L,考虑横纹肌溶解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给予血液滤过、血浆输注、纠正酸中毒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0 h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继续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逐渐好转。34 d后,患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肌酐均恢复至正常值。38 d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撤离呼吸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PP1基因突变致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对2017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4岁,2岁10个月时因"1 d内抽搐2次"就诊,此后频繁出现抽搐,运动、语言及智力进行性倒退。表现为走路不稳,呈醉酒状,易摔倒,持物手抖,言语迟钝,表情淡漠,缺乏眼神语言交流,生活无法自理,仅有1岁多儿童的智商。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小脑萎缩;脑电图示全导高波幅棘慢波、多棘慢波爆发;基因检测:TPP1基因2个杂合变异c.230-1G>C和c.1027G>A (p.E343K),且变异为"可能致病"。提示对存在难治性癫痫、共济失调、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小脑萎缩等表现的患儿,应及时行基因检测,以尽早明确诊断、指导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注射硬化治疗肝囊肿患者疗效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比较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囊肿(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HC患者107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囊腔内注射聚桂醇或无水乙醇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复查超声.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A3(PDIA3)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皮质醇(Cor)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P<0.05),在随访时,观察组囊肿复发率为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P<0.05);在术后 1w,观察组血清 GP73、PDIA3 和 CHI3L1 水平分别为(23.1±3.8)pg/L、(69.2±5.6)ng/mL 和(44.9±4.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7.3±4.3)pg/L、(94.8±5.4)ng/mL 和(67.7±4.6)ng/L,P<0.05];观察组血清MPO、Cor和SAA水平分别为(121.5±18.3)U/L、(259.7±24.1)ng/L和(14.5±2.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8.1±20.1)U/L、(298.6±26.3)ng/L 和(20.2±3.1)mg/L,P<0.05];在术后 1 d 和 3 d,观察组 VAS 评分分别为(3.1± 0.6)分和(2.2±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0.5)分和(3.2±0.4)分,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腹痛和醉酒貌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7%(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向囊腔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HC患者可能比注射无水乙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能与激起机体应激反应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或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患者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比较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治疗肝囊肿患者的疗效.方法 2020 年6 月~2022年10 月我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62 例,其中在30 例行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在另32 例行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随访6 个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结果 在治疗后6 个月末,超声复查发现无水乙醇治疗组治愈率为96.7%,显著高于聚桂醇治疗组的75.0%(P<0.05);术后3d复查,无水乙醇治疗组血清SAA、CRP、Cor和E水平分别为(20.7±2.3)mg/L、(35.8±3.8)mg/L、(336.4±24.9)nmol/L和(49.4±6.0)ng/L,均显著高于聚桂醇治疗组[分别为(16.5±2.2)mg/L、(21.9±3.2)mg/L、(282.0±25.9)nmol/L和(39.1±5.3)ng/L,P<0.05];无水乙醇治疗组醉酒样反应、腹痛、发热和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显著高于聚桂醇治疗组的12.5%(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或聚桂醇治疗肝囊肿患者疗效都较好.虽然注射无水乙醇的应激反应较大,但疗效似乎更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本地区226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发生自伤、自杀行为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液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测定5-HTT基因多态性,并确定其基因型分布.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验证研究对象基因型频率是否具有代表性.比较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的5-HTT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对象5-HTT基因型频率实际值与理论值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单亲家庭、醉酒、离家出走、孤独、失恋、学习压力占比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SS基因型频率、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醉酒、失恋、学习压力大、5-HTT基因型为SS/SL、5-HTT等位基因为S均为影响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5-HTT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有关,5-HTT基因为SS型可能是青少年自伤、自杀的易感基因,S等位基因可能是致使青少年自伤、自杀的危险等位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自发性膀胱破裂致假性肾衰竭
编辑人员丨2023/12/9
54岁男性患者,醉酒后次日清晨出现腹胀、肉眼血尿,血清肌酐(SCr)急剧上升,迅速进展至无尿,在当地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持续腹胀、腹痛,大量腹水连续引流无缓解.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查腹水SCr升高,行CT尿路造影发现膀胱前壁局部缺损,确诊自发性膀胱破裂和假性肾衰竭.留置导尿管后尿量恢复,SCr迅速降至正常.两周后复查膀胱破裂口愈合,拔除导尿管,完全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女性青少年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及其与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女性青少年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经历与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关联,为制定预防儿童同伴暴力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某高等职业学院对757名二年级女生开展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有28.0%的女生报告16岁前曾经历过下列1项或以上被同学暴力伤害经历:被同学徒手打(11.9%)、用物品打(0.8%)和被当面羞辱(2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没有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经历的女生比较,童年期有过同伴暴力受害经历的女生出现忧郁或无望、自杀意念、喝醉酒、不健康减重行为、抑郁症状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与女性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相关,提示预防童年期同伴暴力可能会减少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引导下改良硬化法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硬化法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03~2017-01我院肾囊肿患者26例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硬化法治疗;回顾性分析2010-01~2016-12肾囊肿患者26例为对照组,给予经超声引导下传统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对比2组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1、3、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均一次穿刺成功,次日复查均无包膜下血肿及周围渗漏.观察组3例出现轻微侧腹胀痛,5例出现短暂刺激性疼痛,无醉酒样反应;对照组5例出现轻微侧腹胀痛,20例出现短暂刺激性疼痛,17例出现面红、心悸、头晕、恶心等醉酒症状,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硬化法治疗肾囊肿疗效优于传统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