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Zr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PET监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 89Zr-oxine复合物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MRL/lpr小鼠)中的PET显像情况。 方法:通过 18F-FDG PET显像筛选SLE小鼠模型。制备 89Zr-oxine用于MSCs的标记,每10 6个MSCs配置 89Zr-oxine 1 MBq。将 89Zr-oxine标记的MSCs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到选出的MRL/lpr小鼠与BALB/c小鼠(均 n=5)体内,每只注射1.2×10 6个标记的MSCs,注射剂量约0.2 MBq,并于注射后2 h、6 h、1 d、3 d、7 d、10 d、14 d分别行microPET显像,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成功采用 89Zr-oxine标记MSCs,标记效率约20%,细胞活率>90%。MicroPET显像示注射后2 h时主要分布在肺、肝等部位。注射后24 h归巢至MRL/lpr小鼠( n=5)肾脏部位的MSCs数量明显增加,MSCs在MRL/lpr小鼠的肾脏摄取高于BALB/c小鼠的肾脏摄取[(8.28±1.27)与(4.33±0.94) %ID/g; t=3.54, P=0.024]。肾脏摄取先升高再下降后趋于平稳,表明MSCs归巢于肾脏部位。 结论:成功建立 89Zr-oxine标记MSCs的方法。 89Zr标记的MSCs可归巢至MRL/lpr小鼠肾脏部位, 89Zr标记的MSCs PET显像可用于探索移植MSCs在SLE等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体内分布与迁移等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lizarov技术基础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历经数十年的创新与发展,Ilizarov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认可并广泛应用于肢体畸形矫正及创伤后遗症等治疗中,为骨科发展做出举世瞩目的贡献。张力-应力诱导组织再生是Ilizarov技术核心,机械应力刺激信号经转导后引发生物级联反应,包括局部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改变、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血管再生、干细胞归巢以及其他系统性反应,从而共同维持组织再生。新生骨矿化速率缓慢是Ilizarov技术的主要局限性之一,为帮助Ilizarov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促进牵拉区骨矿化的基础研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如物理措施、化学药物和生物疗法等。随着对机械牵拉促进组织再生的逐步探索和深入理解,胫骨横向骨搬移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下肢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足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归纳及总结Ilizarov技术基本生物学机制和促进牵拉区域骨矿化方法,为今后牵拉成组织技术机制的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革新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青光眼是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为基础,以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视神经损伤后无法再生,最终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损害。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成为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研究热点,在神经退行性病变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自我增生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诱导能够向视网膜神经元样细胞进行转化,并经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下腔注射以及自体归巢途径进行眼内移植,BMSCs在损伤视网膜局部发挥多重生物学作用;通过细胞替代、旁分泌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以及外泌体等多种机制及信号通路,参与视神经以及视功能的保护和修复,减少RGCs的凋亡,延缓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丢失和视神经萎缩,为青光眼等视神经退行性疾病受损细胞及视神经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将通过BMSCs诱导分化、细胞移植途径以及BMSCs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严重影响着全球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健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Cs)作为MSCs的成员之一,展现出作为种子细胞的易于多次获取的优越性,可靶向归巢至受损卵巢部位并分化为卵巢细胞,旁分泌多种生长因子、黏附因子和外泌体从而促进受损卵巢组织修复、血管再生和免疫调节。本文就MenSCs治疗POI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仍缺乏特效的防治措施。间充质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中的一类,具有内在归巢能力,能够向损伤组织迁徙,同时可以分泌外泌体,其内包裹着源细胞内的特殊信息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对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进行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牙周组织再生——当前治疗策略和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牙周炎所致的牙周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是成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传统牙周治疗虽可控制牙周炎症、延缓或阻止疾病进程,却不能使缺失的牙周组织获得良好的再生。以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牙周骨移植技术为代表的再生治疗策略,虽可有效减小牙周骨下袋深度,一定程度上恢复患牙牙周稳态,却面临再生能力有限、可预见性差的困境,特别是在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上,远未达到临床所期望的目标。利用组织工程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尝试,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但临床转化中却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诱导机体自身干细胞归巢,实现牙周组织内源性再生,可避免细胞培养和移植等复杂程序,有望加速牙周组织再生新技术、新方法临床转化的进程。由于口腔微环境和牙周局部条件的影响,牙周组织再生的生物学基础差,探索切实有效的再生策略,挽救、守护天然牙,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是牙周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关注的难题,任重而道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药物治疗包括传统药物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制剂除目前应用广泛的TNF-α抑制剂外,还包括整合素拮抗剂。整合素是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之一,可以与黏附分子结合介导淋巴细胞归巢至周围组织。肠道选择性淋巴细胞归巢由α4β7整合素和其配体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的结合介导,是IBD的重要病理基础。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α4β7整合素单克隆抗体,是目前IBD治疗中一种具有肠道选择性的整合素拮抗剂。现就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加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在鼻黏膜损伤缺失后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鼻黏膜是上呼吸道系统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在抵御外来不良刺激,维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鼻黏膜广泛损伤缺失后,其愈合常受到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蛋白酶等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再生鼻黏膜的功能障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具有归巢性、免疫调节功能,分泌细胞因子和促进生长因子增殖等优势,可通过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白介素等,加快再上皮化过程和纤毛再生的速度,从而促进鼻黏膜损伤缺失后的再生过程。将MSC运用到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或鼻颅底外科手术产生的缺损中,可提高鼻黏膜的再生活性。目前MSC在鼻黏膜再生治疗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为将来临床上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运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3年第2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论著。本期钱玥等对上海社区的305名中老年人利用多个认知域量表来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认知正常(NC)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认知域受损的关系,发现MCI患者Aβ阳性者的记忆认知域受损较明显,而NC者中Aβ阳性者的一般总体认知功能受损较明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为"金标准"评价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结果表明ATP负荷MPI对于狭窄程度较高的冠脉病变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对于临界病变的灵敏度相对较低。本期有4篇 18F-FDG PET/CT显像的论文,分别探讨了肺门型肿瘤肺梗死患者的PET/CT显像特征、基线PET/CT评估抗PD-1免疫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PET/CT代谢参数联合炎性反应指标对原发胃肠道DLBCL患者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PET/CT图像特征与代谢参数对胃肠道间质瘤恶性程度的预测价值,从不用角度反映了 18F-FDG PET/CT显像在肿瘤临床诊断、预后及疗效预测等方面的价值。本期1篇基础研究采用89Zr-oxine复合物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中的PET显像情况,结果示89Zr标记的MSCs可归巢至SLE模型小鼠肾脏部位,提示89Zr标记的MSCs PET显像可用于探索移植MSCs在SLE等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体内分布与迁移等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或其外泌体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能力。应用MSCs治疗疾病的机制主要与其旁分泌产生的细胞外囊泡(EVs)有关,其按直径大小可分为外泌体、微囊泡、凋亡小体等,它们在调控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以及组织损伤修复再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MSCs及其来源的外泌体生物学特性及功能作用,并且针对它们在治疗肾脏疾病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以期为未来进一步探讨治疗肾脏疾病具体机制提供新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