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恐伤肾"理论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基于《黄帝内经》中"恐伤肾"理论,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性.PTSD是指经历了危及生命或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事件而产生强烈恐惧感的精神疾病.从中医学的角度思考,PTSD患者易发骨质疏松症的原理是基于惊恐伤肾,肾气受损,致生髓不足,骨失其养,从而影响正常骨代谢.笔者以"恐伤肾"为切入点,讨论 PTSD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以期为心理压力造成的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蒋梅先教授扶正补虚治疗冠心病学术经验及临证举隅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蒋梅先教授认为冠心病多为由虚而发病,因虚致实,胸中大气失振是病本.稳定性冠心病多虚且虚中夹实,气虚血瘀贯穿发病全程;急性冠脉综合征标实虽急,但正气大虚.久病归肾,久痛入络.治疗上蒋教授强调以补为主,尤其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更要注重补中寓通的治疗原则;提出:益气活血应当贯始终冠心病治疗始终;在治疗中除通阳宽胸外,还应当注意填精安神;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补虚固本、兼顾五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益肾固本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慢性、进展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表现的肺部疾病,西医治疗效果尚不完全满意,病情反复加重和高致死率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医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治疗COPD疗效较好.本病多属中医学"喘证""肺胀"等范畴,曹世宏教授认为,COPD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而引起的一种病证.病机为本虚标实,多在久病肺虚的基础上损及五脏,其中尤以肺肾两脏为甚,并强调痰浊和血瘀为其发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曹教授治疗稳定期COPD主张衷中参西、取长补短,采用支气管舒张剂吸入等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补益肺肾之气,治病求本,其中党参、黄芪、巴戟天等是曹教授临床常用中药,有平补肺脾之气,温补肾阳之功.同时注意化痰祛瘀,因人制宜,临床疗效颇佳.本研究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气肿性肾盂肾炎4例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气肿性肾盂肾炎(emphysematous pyelonephritis,EPN)是累及肾实质和肾周的急性产气性感染性疾病,以肾实质、肾集合系统及肾周间隙积气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肾实质弥漫性坏死,是临床少见的产气性感染[1,2].本病以女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1:4,多为单侧发病,以左侧多见,双侧发病率约为5%-7%,死亡率高达50%[3],临床上易被误诊及漏诊.本文报道4例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诊治经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边文会教授从湿虚瘀论治盆腔炎性后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盆腔炎性后遗慢性盆腔痛(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hronic pelvic pain,SPID-CPP)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因其病程长、治疗难、复发率高,从而成为妇科疾病的诊治重点之一.边文会教授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湿邪为先导、肾虚为根本、瘀血为其标,运用中医理论并根据自己三十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应用健脾祛湿、补肾温阳、化瘀止痛法,结合调周法,外治法,并加强日常调护治疗SPID-CPP,取得较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5年各期重点号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第1期 消化系统疾病 第2期 血液性疾病 第3期 神经及感染性疾病第4期 肾脏及内分泌疾病 第5期 呼吸系统疾病 第6期 心血管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中西整合视角下抑郁症与老年骨质疏松症共生机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骨质疏松症与抑郁症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同时发病率也急剧增长,两者互为因果.在中医传统理论中,骨质疏松症和抑郁症皆以"虚"为本,以"滞"为标,两种疾病相因相损,恶性循环,推动着病程的发生发展;在现代医学的脑-骨网络学说中,抑郁症与骨质疏松症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血清维生素D含量存在相关性.该研究基于中西医整合医学视角对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状态进行综述,以期为明确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的共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今后打破两者相互积损的病情进展,促进疾病向愈,预防疾病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论脾为之卫治疗骨质疏松症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易引发骨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并解决的一个健康问题.本文通过阐释对POP的中医认识,提出POP与中医理论中的骨痿最为相似,并引出其发病机制与脾虚相关,进而提出"脾为之卫"理论.文章梳理了"脾为之卫"理论源流及理论内涵,脾为之卫,即脾作为后天之本,通过运化水谷精微之悍气,生成卫气来行使维护机体的功能,即人体之免疫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血液以充养肾精,精生髓,髓居骨中,影响POP的发生、发展与防治;另外治痿者独取"阳明",从"阳明"之意的三方面分别加以论述脾为之卫对POP防治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探讨脾为之卫在POP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对临床治疗POP带来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糖尿病与肾结石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近年来关于代谢异常与肾结石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糖尿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与肾结石有着关联性。本文就目前关于糖尿病与肾结石的流行病学、糖尿病治疗对肾结石的影响、肾结石治疗对糖尿病的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胰岛素抵抗介导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约占90%,且极易伴随认知功能障碍,显著降低患者生存质量。胰岛素抵抗(IR)能够介导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仍尚待明确。该文围绕IR与T2DM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关系,对IR介导T2DM认知障碍的关键机制展开综述,主要聚焦于IR介导的能量代谢障碍、脑血管病变、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过度磷酸化、炎症和氧化应激、神经元可塑性损伤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等,重点关注3-磷酸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在T2DM患者认知功能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