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基于区域平台自动交换的传染病报告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为了解四川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基于区域平台自动交换的传染病报告现状,为下一步完善传染病信息报告自动交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系统查看计算交换成功率、粗交换成功率,现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系统使用情况.R软件用于统计分析.结果 2023年7-12月68家医疗机构交换成功率为92.67%,粗交换成功率达到95.87%.市级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比较,交换成功率、粗交换成功率较高,实现自动交换时间间隔较长.交换成功率与实现自动交换时间间隔(r=0.44,P<0.001)、粗交换成功率(r=0.51,P<0.001)均呈正相关.90%以上的机构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77.94%的机构能自动生成传报卡,80%以上具有传报卡管理和信息统计查询功能.73.53%实现了传染病报告卡(传报卡)的自动预警,预警后强制报卡的机构占比25%.自动交换后感觉工作量减轻的占比88.24%.结论 医疗机构交换成功率及粗交换成功率整体较高,市级高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系统建设率较高,但自动交换相关基础功能还不完善.自动交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报告的效率,但仍不能完全替代手工报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以为推动一体化医疗服务开展提供信息支撑.方法: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一体化应用系统、一体化安全策略机制4个部分.其中,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主要是从架构、虚拟局域网、性能、拓扑、告警等方面对全院网络进行统一管理;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主要利用虚拟化平台、超融合平台等将各应用服务端进行集中管理,共享信息,提升资源管理效能;一体化应用系统主要是各院区和门诊部部署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及门诊和住院等应用系统,避免数据格式、标准不一致;一体化安全策略机制主要是按照三级等保2.0标准,从设施、策略、主机、数据等方面加强医院信息安全建设.结果: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解决了多院区之间网络连不通、系统不统一、信息难共享、安全无保障等一系列难题,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了信息安全.结论: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实现了医疗业务跨院区协同,为实施一体化医疗提供了信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机器学习在眼眶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眼眶肿瘤的位置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各不相同,给诊断带来了挑战.尽管成像技术的进步改善了这一问题,但其分类与鉴别仍是一项挑战.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分支在医疗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其与影像学、眼科学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眼眶肿瘤的精准治疗,其在肿瘤鉴别、病灶分割及图像重建等方面已经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在提升眼眶肿瘤诊断水平的同时降低临床实践成本.本文就基于MRI的机器学习技术在眼眶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生就眼眶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思路,并进一步促进机器学习在该领域的应用与普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述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我国女性癌症中第五大常见癌症,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不同分期及风险者治疗方案不尽相同,随着保育手术普及,对术前精准分期和风险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RI是CC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但MRI常规序列对CC的诊断及评估受限于主观经验,且缺乏客观定量,准确性欠佳.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等新技术,能提供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肿瘤乏氧环境以及细胞增殖和蛋白代谢等多维度的精准定量信息,用于CC术前精准诊断和风险评估,为全面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代谢等提供可视化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影像大数据,有助于解决临床难题.本文将针对CC分期、疗效及是否复发评估等临床难题,综述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在CC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以推动其临床应用,提升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少年生长激素缺乏症继发隐源性肝硬化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隐源性肝硬化(cryptogenic cirrhosis,CC)指通过临床常规的病史采集、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甚至肝脏病理活检尚不能明确病因的一种肝硬化类型,临床约占所有肝硬化的 5%~10%[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发现CC 的病因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最为常见[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医学影像到临床诊疗:2023年心血管磁共振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具有无创、无辐射、多参数成像的优势,能够实现对心脏形态、功能和组织学信息的"一站式"评估,在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3年CMR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组织特征成像、心肌应变分析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多临床适应证,并逐步完成标准化应用转化;非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等领域的CMR应用在新版指南中备受重视,且优质循证证据不断涌现,鼓励其更多地参与到心血管临床管理之中.本文将从技术和临床应用两方面系统性回顾其中代表性成果,以期为现阶段医疗实践提供实时有效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RI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女性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提供准确高效的诊断、风险分层和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是实现乳腺癌精准医疗的重要步骤.影像组学是一种新兴的、高通量的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旨在从临床医学图像中提取可挖掘的高维数据.目前来自影像医学不同领域的各种研究都展现出影像组学在提高乳腺癌临床决策方面的潜力.本文就近几年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新辅助化疗疗效、腋窝淋巴结状态、Ki-67表达、预后评估及复发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阐述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优化治疗决策、促进乳腺癌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创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技术在胃癌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提高胃癌诊断率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依旧是当前工作重点。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医疗逐步应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等方面。在胃癌微创手术方面,超高清视野(4K分辨率)、三维(3D成像)等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升手术精准度。同时,以吲哚菁绿为代表的腹腔镜荧光成像技术,正逐步成为微创手术智能化发展新方向。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深入阐述胃癌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微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期更充分地认识胃癌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打破学科边界,开展广泛的“医工结合”研究,造福胃癌病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骨盆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残余畸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骨盆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畸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后残余畸形并接受骨盆截骨矫形的81例(85髋)DDH患儿资料,其中男6例,女75例,年龄(17.0±4.7)个月。在骨盆正位X线上评估T?nnis分度、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A)、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股骨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末次随访时根据Severin评级分为满意组(Severin Ⅰ/Ⅱ)和不满意组(Severin Ⅲ/Ⅳ)。采用 t检验、 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骨盆截骨治疗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畸形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末次随访时,根据Severin分级,Ⅰ级57髋(67.0%),Ⅱ级22髋(25.9%),Ⅲ级5髋(5.9%),Ⅳ级1(1.2%)。结局满意组有79髋(92.9%),不满意组有6髋(7.1%)。满意组骨盆截骨前的RI(31.1±12.6)%显著低于不满意组(49.1±8.9)%, P=0.001。总AVN发生率为25.9%(22/85),无AVN的患儿末次随访时100%(63髋)获得满意的影像学结果,有AVN的患儿72.7%(16/22)获得满意的影像学结果( P<0.001)。结局满意组和不满意组的复位年龄、性别、侧别、T?nnis分度、复位前AI、骨盆截骨时间、截骨前AI和C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VN和骨盆截骨前的RI是结局不满意的风险因素。骨盆截骨前RI<33%的47髋100%获得满意的结局。骨盆截骨前RI>33%的38髋中,接受切开复位患儿(9髋)末次随访时的满意率(7髋,77.8%)与没有接受切开复位的患儿(29髋)的满意率(25髋,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13);接受股骨截骨的患儿(25髋)末次随访时的满意率(19髋,76%)与没有接受股骨截骨的患儿(13髋)的满意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6)。 结论:对于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畸形,单纯骨盆截骨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截骨矫形前的RI和AVN是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畸形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骨盆截骨前RI>33%的患儿,额外的切开复位和股骨截骨并不能显著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IV阴性肺孢子菌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移植的普及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等,HIV阴性肺孢子菌肺炎(HIV-negative pneumocystis pneumonia,HIVn-PCP)发生率逐渐增加,且病情进展迅速,易发生严重呼吸衰竭,其病死率较HIV阳性PCP患者更高(高达35%~55%) [1,2,3],其中需要机械通气者病死率更是高达60%~75% [4,5]。目前关于HIV阳性PCP临床文章相对较多,但针对HIVn-PCP的研究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由于PCP的确诊需要在痰、肺泡灌洗液或肺组织等标本中检出肺孢子菌 [6],这需要六胺银染色或者特异PCR检测等技术,而诱导痰及自行咳出痰的阳性率较低,且目前能常规开展这些检测的医疗机构较少,故临床上PCP确诊存在较大难度。目前发表的研究大都是结合病史、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的疑诊PCP病例,而针对PCP尤其是HIVn-PCP确诊病例的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拟分析HIVn-PCP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等,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HIVn-PC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