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巧克力产品所致多国暴发事件对我国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管理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食品产业高度工业化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呈跨国界、跨区域、进展快、难预测等特点,造成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自2021年12月以来,欧洲多国报告了疑似食用受污染巧克力产品的ST34型单相鼠伤寒沙门菌聚集性感染病例。经回溯性调查,比利时涉事工厂的酪乳管道高度疑似为本次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源头,此次事件为我国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梳理了此次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巧克力产品所致暴发事件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的特征以及巧克力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管理措施,并基于本次暴发事件系统论述我国食品企业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管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预测预警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收集器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呼吸机管路的集水瓶沉积的冷凝水中含有大量细菌等微生物,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因集水瓶内冷凝水倾倒不及时而导致冷凝水积聚在管道内,甚至流入患者下呼吸道,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多种型号呼吸机均无报警、提示功能。因此,本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声光提示功能的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收集器,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体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开展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防治、科研、教学、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生产、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工作的研究对象及物质基础,是直接关系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提升我国病原微生物资源自我保障能力,事关国家生物安全和核心利益。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的核心在于质量、基础在于标准,定义、评价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是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回顾了标准株的发展,并对评价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的基本原则、类型、评价技术要求进行论述,以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资源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国家生物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6—2021年微生物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相关检验前质量指标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016—2021年微生物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相关检验前质量指标的室间质评结果,了解微生物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为建立初步质量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室间质量评价系统在线回报结果,收集2016—2021年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质量指标数据,对全国总体、连续回报实验室(分级和分省)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西格玛度量评价实验室质量水平。结果:全国实验室13项质量指标所有年份的 M均为0(2018年第一次微生物标本污染率除外);其中10项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标本丢失率、标本标识错误率、标本检验前储存不适当率、标本运输途中损坏率、标本运输温度不适当率、标本运输时间过长率、标本采集时机不正确率、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非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所有年份的四分位数均为0,均达到6σ水平。连续回报实验室3项质量指标三级医院各年 M( Q3)结果显示,标本容器错误率最低,其次是标本类型错误率,微生物标本污染率最高,对应的 M( Q3)结果最高值分别为0.047%(0.191%),0.059%(0.252%),0.251%(0.6%);按照省份分别对标本类型错误率和标本容器错误率2016年第1次和2021年第1次三级医院 M进行排列,标本类型错误率中辽宁、河北、江西、天津、北京、贵州、甘肃、青海和宁夏2021年第1次三级医院较2016年第1次明显降低,标本容器错误率中辽宁、四川、浙江、湖北、山西、天津、重庆、贵州、宁夏和湖南2021年第1次三级医院较2016年第1次明显降低。 结论:全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结果整体尚可,实验室应探索并建立适合自身的质量指标体系,加强重点质量指标的长期监测,提升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胶合板制造职业危害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胶合板制造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木粉尘、甲醛、苯酚、氨、噪声、萜烯、微生物等,暴露情况复杂,往往有多种因素伴生或同时存在,生产过程中上述因素常有超标,工人有发生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木粉尘、甲醛、萜烯暴露使工人罹患癌症的风险增高。本文就此做一综述,以便为胶合板制造职业病危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食品安全的前沿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和2009年发布第一版《食品安全法》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食品安全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因为中国农业和食品业的生产结构落后、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为了将中国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更上一层楼,必须就前沿发展达成共识,包括理念和实践。当前,食品安全的前沿理念应是“以风险为基础”来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和已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以危害为基础”的理念。而实践则是根据理念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重点问题。文章阐述了两种理念导致的不同食品安全管理策略和措施,并列举了几个根据“以风险为基础”理念确定的重点食品安全问题(重要性、解决方案)。这些例子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抗生素的耐药性;食物过敏原的管控;化学性危害混合暴露的风险评估;以及毒理学替代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9-2023年国家药监局通告微生物不合格化妆品问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19-2023年国内化妆品微生物不合格情况,分析化妆品微生物不合格原因,掌握化妆品微生物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点,为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监管部门靶向性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202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告的监督抽检不合格化妆品中微生物不合格化妆品信息,对不合格产品的产地、产品类型、不合格的微生物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微生物不合格化妆品中,标示广东生产的占比最多,为85.90%,其次是江苏和上海;剂型中贴面膜类占比最高,为58.97%,其次是牙膏类;不合格的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占比最高,为97.44%,其次是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23.72%,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占比为5.13%,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结论:微生物不合格与产品防腐剂成分含量不足、配方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污染有关,化妆品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开发要考虑防腐体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加强对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学习,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2017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17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 142起,累计发病34 981人,死亡158人;60.40%(3 106/5 142)的事件查明致病因子,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5.40%(1 410/3 106)和68.24%(101/148),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1.29%(11 597/22 609);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的事件数最多,占54.24%(2 789/5 142),发生在家庭的暴发事件造成了 92.41%(146/158)的死亡病例.结论 餐饮服务场所是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发生场所.家庭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死亡病例最多,主要原因是采食毒蘑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于1988年创刊,主要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科技成果及相关行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本刊为月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主办.1刊载内容和设置栏目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及质控类学术文章,并兼顾重大学术交流活动的报道.在选择来稿时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本刊主要设有疫苗研究、基础研究、治疗制剂、诊断制剂、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综述及专题报道等栏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表面麻醉剂致严重角膜溃疡1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患者,男性,41岁。2021年10月29日因双眼疼痛难忍加重3个月余,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就诊。主诉近3个月余于多家医院就诊,给予加替沙星、更昔洛韦、小牛血凝胶、玻璃酸钠、生长因子、普拉洛芬及自体血清等多种眼药治疗(用法用量不详),症状无缓解且逐渐加重。曾于外院多次行细菌及真菌微生物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既往肾衰竭病史4年,2型糖尿病病史1年。双眼裸眼视力眼前手动,右眼眼压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6 mmHg,双眼泪河极窄,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大片剥脱,中央角膜坏死溶解,有溃疡灶,右眼较左眼严重。见图1。经疼痛数字等级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程度为8分,即重度疼痛,无法安静就坐,全身大汗。泪液分泌试验检查结果显示双眼均为1 mm/5 min。免疫相关化验检查结果显示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抗链O及C反应蛋白等均为阴性。经进一步询问,主诉既往有外院住院史,并行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剂(生产厂家不详)点眼缓解疼痛,此后频繁使用此药点眼,>10次/d,3个月余。结合患者用药史、眼部表现及全身病史,诊断为双眼药物毒性角膜炎,双眼角膜溃疡,双眼重度干眼。经专家组讨论,停用患者目前眼部用药,当日给予双眼角膜溃疡清创联合双眼病灶羊膜覆盖手术治疗,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膏(比利时s.a.ALCONCOUVERURn.v.公司生产),2次/d;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点双眼,3次/d;术后第3 d双眼羊膜脱落,但患者自觉疼痛缓解,见图2。遂再次给予双眼羊膜覆盖治疗,术后10 d双眼羊膜再次脱落,患者疼痛缓解明显。经疼痛数字等级量表再次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程度为5分,即中度疼痛,可安静平卧或坐位,疼痛持续但可耐受。2021年12月5日复查,患者裸眼远视力右眼0.05,左眼0.08;右眼眼压17 mmHg,左眼眼压15 mmHg,双眼泪河仍窄,结膜充血减轻,角膜上皮仍可见大片剥脱,中央角膜坏死区好转,溃疡灶愈合。考虑角膜上皮持续缺损未愈,随后给予患者第3次羊膜覆盖治疗,同时加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点眼,2次/d,以改善眼表微环境。7 d后患者再次因右眼疼痛难忍就诊,右眼视力光感,左眼0.1,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黄绿色脓苔覆盖,眼内结构不明,左眼前节无变化。见图3。进一步行右眼病灶清创联合病原微生物检测,CX23型电子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生产)下细菌涂片可见细菌阳性,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绿脓杆菌阳性。眼部Mylab Seven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意大利百胜集团生产)结果提示前房及后节无明显炎性混浊,暂排除眼内炎可能。再次追问患者回家用药史,患者自诉除医嘱用药,其双眼仍在自行点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但用药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其部分术后滴眼液瓶盖丢失,瓶口外漏表面污浊,有明显的点眼操作不洁情况。由于右眼出现严重细菌感染,再次调整治疗方案,频点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及妥布霉素滴眼液(比利时s.a.ALCON-COUVREURn.v公司生产)治疗1 d无效,遂急诊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左眼因持续角膜上皮不愈合和角膜溃疡于右眼术后15 d亦行左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常规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右眼角膜移植术后1个月右眼裸眼视力0.1,左眼裸眼视力0.2;右眼眼压15 mmHg,左眼眼压14 mmHg;双眼角膜植片透明,缝线在位,前房清晰,瞳孔散大欠圆,右人工晶状体正位,左眼晶状体混浊。见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