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破裂致心包积气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夹层致巨大右心房肿物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32岁男性患者,反复发作心悸5天,加重1天。入院后急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反应。床旁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扩大并右心房内占位性病变。胸腹部CT平扫示右心房占位。心脏增强CT检查示右心房内占位,心包少许积液。2021年9月行右心房肿物切除+左心房重建+房间隔重建+右心房重建+上腔静脉重建+左心耳结扎+心脏表面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术中发现右心房巨大肿物为冠状动脉夹层形成的巨大血凝块,右心房壁受压菲薄,单纯心房肿物剥除极易导致术后心脏破裂,故将肿物与致密粘连的右心房壁大部分予以切除,保留窦房结处及部分心房组织,用牛心包重建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壁及上腔静脉,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术后入ICU观察1天后转入普通病房,顺利出院。以房颤作为首发症状并表现为右心房肿物的冠状动脉夹层极为罕见,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种不同方法再次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探讨3种不同方法再次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我们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30例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行心脏术后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既往均有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史,再次手术中18例患者采用传统正中开胸手术,10例采用右前外小切口,2例采用经心尖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术。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及1年后均生存。传统正中开胸术中游离心包时主动脉破裂出血2例,1例出现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右前外小切口及TMVR术后患者未出现术中及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心脏再次手术的难点是心脏术后心包粘连所致的解剖关系不清、手术时间长及并发症风险高,充分的术前评估、心功能调整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发性左心房破裂致急性心包填塞救治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胸痛是常见急症,随着胸痛中心建设,诊治流程趋于统一化,本文报道1例心房破裂致心包填塞的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假性室壁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LVPA)是在左心室游离壁破裂后,由粘连增厚的脏、壁层心包包裹破出的血流而形成。该文报道了1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1年余,因左心室前侧壁破裂形成的LVPA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及胸部增强CT明确诊断。超声心动图及胸部增强CT对LVP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供其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水泥入血致心脏破裂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性,年龄85岁,身高172 cm,体质量64 kg,因"间断胸闷2 d"入本院急诊科诊治,此时患者意识清楚,主诉持续性胸闷,无创BP 100~110/60~70 mmHg(1 mmHg=0.133 kPa),HR 70~80次/min。患者高血压10余年,长期规律口服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可;3 d前于本院脊柱外科行L 1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患者无异常,骨水泥术后平片可见椎旁条形高密度影(见图1)。心内科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破裂"收治入院。立即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冠状动脉无异常,于冠心病监护病房继续抗心衰治疗,患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胸部CT及肺动脉造影提示: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未见明显栓塞现象,前纵膈、心包积血/积液,右心室条形高密度影;心脏超声提示:心包腔大量积液并引流出血性心包积液。1 d后,患者症状加剧,意识减退,BP难以维持(无创BP 65/ 34 mmHg,HR 114次/min),心包引流量约1 200 ml,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BP,初始时静脉输注多巴胺5 μg·kg -1·min -1,效果不佳,遂加用去甲肾上腺素0.1 μg·kg -1·min -1,有创BP维持100~110/65~75 mmHg、HR 100~120次/min。多学科会诊后考虑右心室内异物所致心肌穿孔。立即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异物取出并心脏修补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羊角致胸腹联合伤并心脏破裂患儿救治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一例羊角所致心脏破裂胸腹联合伤患儿的救治,探讨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方法:总结笔者援非期间,停电且无氧气供应无围术期监护,在手电筒照明下,保留自主呼吸的硬膜外麻醉下救治胸腹联合伤并心脏破裂患儿诊疗经过。结果:完成了胸腹腔探查,进行了心脏、胃和膈肌的修补,术后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综合治疗后,患儿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条件有限时,需迅速对病情做出判断,针对胸腹联合伤合并心脏破裂,尽快控制出血、解除心包填塞并进行心脏修补,为挽救生命,必要时可采取非常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的救治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主动脉夹层外膜破裂后,大多数患者死亡,无手术机会,部分病例由于外膜破口位置特殊,存在救治的可能。我们总结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患者救治体会以供同道参考。全组男16例,女2例;年龄(51.2±10.7)岁。均行急诊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处理采用Bentall手术8例,根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6例,改良Cabrol手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2例;12例处理主动脉弓部,采用孙氏手术11例,右半弓置换1例。手术历时(365.0±23.0)min,体外循环(176.0±27.0)min,下半身停循环(15.0±5.5)min,主动脉阻断(107.0±17.0)min;术中出血(923±312)ml;患者术后ICU停留中位时间7天,术后住院中位时间14天。死亡3例,严重脑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各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9年,失访2例,1例猝死原因不详,其余患者CTA检查未见支架膨胀不全和吻合口漏。临床结果显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猝死风险高,术前中大量血性心包积液或突发积液增多,应高度怀疑破裂可能,急诊手术以抢救生命为目的,缩短门(急)诊-手术室时间急诊手术是救治的唯一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罕见肺动脉瘤三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动脉瘤(PA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0.007 3%。通常没有特异性的体征,咳嗽或呼吸困难可能是其首发症状。发生肺动脉夹层或瘤体破裂时,可突发胸痛,咯血、窒息、心包填塞等是最常见的死因,所以需要积极的外科干预。该文报道3例PAA患者,均以呼吸困难就诊。术前检查发现肺动脉瘤累及主肺动脉及其左、右分支。3例患者均接受了肺动脉瘤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诊断迟发性创伤性左室假性室壁瘤破裂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创伤性左室假性室壁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要点,以减少漏误诊的发生。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湘潭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的一例迟发性创伤性左室假性室壁瘤破裂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总结该病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因休克入院,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包积血、心包填塞,左室前外侧壁有囊袋样结构,与左室腔及心包腔相通,结合患儿9年前有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史,诊断考虑创伤性左室假性室壁瘤迟发性破裂可能性大。患儿紧急行开胸探查+室壁瘤切除手术,术后诊断为创伤性左室假性室壁瘤破裂。结论:创伤所致的假性室壁瘤较罕见,容易漏诊,容易破裂,需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