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右心室功能和心室-动脉耦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欧美国家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国内亦有数十家医院正在临床开展应用。但LVAD术后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右心室功能衰竭,亦是引起LVAD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该文围绕LVAD植入术后右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右心功能衰竭预测模型以及超声心动图在LVAD植入前后对右心功能的评估要点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肺动脉收缩压比值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用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肺动脉收缩压比值(TAPSE/PASP)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HCM合并HFpEF患者74例和健康体检者22例。依据TAPSE/PASP值三分位数将HCM合并HFpEF患者分组(低层组:<0.280 0 mm/mmHg;中层组:0.280 0~0.476 2 mm/mmHg;高层组:>0.476 2 mm/mmHg)。采集常规超声参数并获取磁共振右心室功能参数。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将TAPSE/PASP与临床参数和右心室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6 min步行试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心房颤动发生率、左心房面积(LAA)、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TAPSE、PASP、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ST)、磁共振右心室射血分数(CMR-RVEF)等参数在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PSE/PASP与6 min步行距离、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RV s′)、CMR-RVEF呈正相关( r=0.449、0.284、0.358、0.577,均 P<0.0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NYHA分级、LA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LV E/e′)、LVGLS、RVGLS、RVFWST、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RV E/e′)呈负相关( r/ rs=-0.336、-0.349、-0.468、-0.452、-0.444、-0.339、-0.405、-0.320,均 P<0.05);LAA、CMR-RVEF与TAPSE/PASP存在独立相关性(均 P<0.05)。 结论:TAPSE/PASP可对HCM合并HFpEF患者的右心功能进行早期、简单快速、便捷有效的评估,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监测病情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对比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及普通肺炎患者右心功能及右心室-肺动脉耦联的斑点追踪超声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对比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及普通肺炎患者的右心功能超声指标及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指标的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6例肺炎患者,根据重症肺炎临床标准分为重症肺炎组25例和普通肺炎组41例,另纳入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取右心室中段内径(RV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速度(S')、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TRV);经剑突下获取下腔静脉(IVC)长轴内径(IVCD)并计算呼吸变异率(IVCV)并估测右房压(RAP),并计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指标以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和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的 比值(TAPSE/PASP)表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获取右心室游离壁整体应变(RVLSfw),基底段应变(RVLSbas)、中段应变(RVLSmid)、心尖段应变(RVLSapi).将RVLSfw纳入右心室-肺动脉耦联中获取新指标RVLSfw/PASP,比较组间差异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症肺炎组RVD、IVCD、TRV、PASP均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IVCV、TAPSE均低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组S'低于普通肺炎组(P<0.05);普通肺炎组RVD、IVCD高于对照组(P<0.05).2D-STI指标:重症肺炎组RVLSfw、RVLSbas和RVLSapi均低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P<0.05),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之间该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指标:重症肺炎组TAPSE/PASP、S'/PASP和RVLSfw/PASP均低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之间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VLSfw/PASP和TAPSE/PASP呈强相关(r=0.927,P<0.05).结论 2D-STI指标和右心室-肺动脉耦联均对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的右心功能评估有一定价值,RVLSfw/PASP可作为评估右心室-肺动脉耦联的可靠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心室-动脉耦联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8
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因此动态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至关重要.心室-动脉耦联(VAC)将心室及动脉系统描述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可为重症医生提供患者血流动力学方面更加全面直观的视角.运用VAC动态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个体化诊疗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左心室-动脉耦联相关参数及其意义,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对VAC的影响,以期优化现有医疗方案,为临床管理感染性休克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右心功能及右心室-肺动脉耦联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右心应变及右心室-肺动脉(RV-PA)耦联.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60例RA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3组(A组PASP<33 mmHg,B组PASP 33~39 mmHg,C组PASP≥40 mmHg),每组 20 例;同期选取 20 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受检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右心房、右心室收缩功能,使用右心室游离壁整体应变/肺动脉收缩压(RV FWS/PASP)无创评估RV-PA耦联,并分析右心功能参数、RV-PA耦联参数与肺弥散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4组间右心室基底段内径、右心房上下径、三尖瓣瓣环位移、下腔静脉宽度、PASP、右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RV FWS、右心房充盈期峰值应变、右心房通道期导管峰值应变(S-CD)、RV FWS/PAS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H=2.369~74.880,P 均<0.05),且 A 组与 B 组右心房充盈期峰值应变[(36.0±7.9)%比(30.9±7.8)%]、右心房S-CD[(19.9±6.9)%比(15.3±4.7)%]及RV FWS/PASP(0.96±0.19比0.56±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0、2.262、7.704,P均<0.05).RA各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右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RV FWS、右心房S-CD、RV FWS/PASP呈正相关(r=0.392、0.472、0.431、0.572,P均<0.05).结论 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RA患者右心功能减低、RV-PA解耦合,且与肺弥散功能障碍相关.PASP 33~39 mmHg的RA患者已发生右心功能障碍及RV-PA解耦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肺超声及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指标联合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肺炎进展为感染性休克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评估肺超声及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指标联合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肺炎进展为感染性休克的价值.方法 对63例肺炎患者使用超声扫查肺部并记录肺超声评分(LUS),获取右心功能相关超声指标: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游离壁收缩期和舒张期组织运动速度(s'、e'、a')、下腔静脉内径(d-IVC)和变异率(v-IVC)、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TRV)、肺动脉收缩压(PASP).以TAPSE/PASP和s'/PASP作为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指标.收集实验室检查指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随访病情,进展为感染性休克30例及非感染性休克33例.感染性休克组较非感染性休克组具有较高水平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LUS和较低水平的TAPSE/PASP、v-IVC(P<0.05).ROC曲线显示,TAPSE/PASP联合C-反应蛋白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824),其次为LUS联合C-反应蛋白(AUC=0.821)和TAPSE/PASP联合乳酸(AUC=0.812),均高于单独指标.结论 对早期肺炎监测心肺超声指标联合生物标志物对预测进展为感染性休克有较高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不全、异常心室-动脉耦联、右心室-肺血管单元功能障碍等.DHF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估左室结构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左房大小及收缩、舒张功能,以及血液生化、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检测.药物治疗在收缩性心力衰竭中尚无有效证据,但运动训练治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及其它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极具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技术评价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僵硬度、左室功能及心室-动脉耦联情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评估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左室功能及心室-动脉耦联情况.方法 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中老年男性MetS患者86例,分为射血分数(EF)正常者52例(EF≥50%,MetS N组)和EF减低者34例(EF<50%,MetS A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指标[扩张系数(DC)、杨氏弹性模量(YEM)、僵硬指数(SI)]、左室功能指标(Tei指数和EF),以及左心系统心室-动脉耦联参数:左室收缩末弹性(Ees)、有效动脉弹性(Ea)及心室-血管耦联指数(VVI).结果 ①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MetS N组、MetS A组DC减低,YEM、S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tS N组与MetS 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左室功能指标:MetS A组Tei指数高于MetS N组,MetS N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MetS N组、MetS A组Ea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tS N组与MetS A组比较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S N组Ees增高,MetS A组Ees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tS A组VVI高于MetS 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MetS N组V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示:MetS A组VVI与Tei指数呈正相关(b=2.72,P=0.000),拟合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R2)=0.565(P<0.05).结论 中老年男性MetS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增高;左室整体功能减低,以射血分数降低者更为明显;MetS A患者心室-动脉失耦联,且心室-动脉失耦联情况随左室整体功能的下降而恶化.应用超声技术能够无创、敏感、准确地评估其心血管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负荷超声及其评估右心室-肺动脉耦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提要]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是心脏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负荷超声心动图是冠心病预后分层的重要方法,应用其对右心室-肺动脉耦联进行评估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并为患者的精准化救治提供依据.本文就负荷超声成像模式与参数、评估方法及其评估右心室-肺动脉耦联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左心室-动脉耦联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左心室-动脉耦联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41)和死亡组(n=39),比较两组血液动力参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左心室-动脉耦联评估指标,即有效主动脉弹性/左心室收缩末期弹性(Ea/Ees)等.结果 死亡组乳酸(Lac)为(5.58±1.12)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APACHEⅡ、SOFA评分分别为(27.37±4.10)分和(14.39±3.05)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Ea/Ees、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1.88±0.19)和(97.03±9.90)ml,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而每搏输出量(SV)和心指数(CI)分别为(43.30±9.90)ml和(2.40±0.90)L/(min·m2),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Ea/Ees、APACHEⅡ、SOFA评分、Lac是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OR=1.578、1.366、1.402和1.347,P<0.05).结论 左心室-动脉耦联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