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F-FDG PET/CT心房显像的方法学研究及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适合心房 18F-FDG PET/CT显像的方法,并分析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异常摄取的特征。 方法:前瞻性入组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北京朝阳医院69例房颤患者[男43例,女26例,年龄(64±11)岁]行60及120 min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另招募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男3名,女7名,年龄(66±4)岁]行60 min 18F-FDG PET/CT显像。采用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美国核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学会(SNMMI/ASNC/SCCT)指南推荐的方法抑制心肌生理性摄取。图像分析:(1)左心室心肌 18F-FDG摄取情况定性分析:0级,左心室心肌摄取低于或等于心血池;1级,轻度高于心血池;2级,明显高于心血池。另观察左心房、左心耳和右心房的 18F-FDG摄取情况,高于心血池判定为异常摄取;采用配对 χ2检验比较早期相与延迟相各心房及心耳结构异常摄取的比例。(2)定量分析:测定左心房、左心耳、右心房的SUV max,并测定左右心房腔的SUV mean,计算左心房、左心耳及右心房的靶本比(TBR);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各心房及心耳结构早期相与延迟相TBR间的差异。采用 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房颤患者和对照组心房各结构 18F-FDG摄取差异。 结果:84.8%(67/79)的受试者左心室心肌生理性摄取被有效抑制,仅1例由于左心室摄取较高而影响对左心耳的判读。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左心房、右心房及左心耳延迟相异常摄取的比例均高于早期相,其中左心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9%(19/68)与42.6%(29/68); χ2=8.10, P=0.020]。定量分析示,左心房、左心耳及右心房延迟相TBR均高于早期相TBR[左心房:1.1(1.0,1.3)与1.1(1.0,1.2);左心耳:1.2(1.0,1.5)与1.0(0.9,1.2);右心房:1.4(1.1,1.9)与1.3(1.0,1.5); z值:-6.81~-3.42,均 P<0.05]。87.0%(60/69)的房颤患者存在心房异常摄取,明显高于对照组[0(0/10); χ2=31.50, P<0.001],其中左心耳、右心房异常摄取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耳:30.4%(21/69)与0(0/10); χ2=4.10, P=0.042;右心房:53.6%(37/69)与0(0/10); χ2=8.00, P=0.001]。 结论:采用SNMMI/ASNC/SCCT指南推荐的方法抑制心肌的生理性摄取并适当延长采集间隔,有利于观察心房的 18F-FDG异常摄取。房颤患者心房 18F-FDG摄取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CT早期诊断淋巴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早期诊断淋巴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TACT)的价值及分析不同评估标准的诊断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 18F-FDG PET/CT显像的淋巴瘤患者,患者接受淋巴瘤标准化疗方案治疗。通过视觉法及半定量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分析治疗前后心肌摄取 18F-FDG情况,计算治疗后与治疗前SUV max-心差值(ΔSUV max-心)、%ΔSUV max-心,以及治疗后SUV max-心/SUV max-纵隔比值、SUV max-心/SUV max-肝比值及SUV max-心/SUV max-本底(左侧臀肌)比值。以心电图(ECG)出现异常(早期TACT)为终点,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影像不同评估标准的最佳阈值,分析诊断效能。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及 χ2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274例入组淋巴瘤患者的男女比为1.85∶1,中位年龄36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占78.1%(214/274)。治疗后,55.1%(151/274)的患者心肌为高摄取(高于肝摄取),20.4%(56/274)为中度摄取(介于心血池摄取与肝摄取之间),24.5%(67/274)为等摄取(低于心血池摄取)。ECG(+)组( n=71)与ECG(-)组( n=203)心肌摄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UV max分别为7.77±4.06和5.91±3.04( t=4.045, P<0.01)]。ROC曲线示,治疗后SUV max-心、ΔSUV max-心、%ΔSUV max-心及治疗后SUV max-心/SUV max-纵隔比值、SUV max-心/SUV max-肝比值及SUV max-心/SUV max-本底比值诊断早期TACT的最佳阈值为9.4、4.8、1.4、5.0、2.3及7.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0.637、0.612、0.655、0.649和0.650。其中治疗后SUV max-心/SUV max-本底比值预测早期TA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40.85%(29/71)、82.76%(168/203)、45.31%(29/64)、80.00%(168/210)及71.90%(197/274)。 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早期诊断淋巴瘤TACT,若以治疗后SUV max-心/SUV max-本底比值7.0为阈值, 18F-FDG PET/CT对早期TACT预测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均达到8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肿瘤PET/CT显像患者的心脏异常摄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行肿瘤氟-18-脱氧葡萄糖( 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患者心脏异常摄取的发生率、部位和病因。 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2 000例疑诊或确诊恶性肿瘤患者的 18F-FDG PET/CT图像,显像前患者禁食12 h以上, 18F-FDG注射前空腹血糖水平需<6.7 mmol/L。左心室非基底段、非乳头肌部位的局灶性高摄取,高于左心室摄取的右心室摄取以及高于心血池摄取的心房摄取(左心室无摄取或低摄取时)定义为异常摄取,所有异常摄取的判定均由核医学医师进行视觉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脏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心脏异常摄取的发生率、部位和病因。 结果:2 000例患者年龄(60.5±13.2)岁,男性1 117例(55.85%),糖尿病患者138例(6.90%),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228例(11.40%)。恶性肿瘤、良性病变、未明确诊断的患者分别为939例(46.95%)、484例(24.20%)、557例(28.85%)。心脏异常摄取145例(7.3%),其中左心室、右心室和心房异常摄取分别为76例(52.4%)、18例(12.4%)和51例(35.2%)。左心室异常摄取76例中,25例(32.9%)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其他少见原因还包括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转移瘤及化疗相关性心肌损害;右心室异常摄取18例中,14例(14/18)由肺动脉高压引起;心房异常摄取51例中,20例(39.3%)由心房颤动引起。心脏异常摄取的患者中,PET/CT显像前无明确心脏疾病表现和证据的患者有71例(49.0%)。结论:肿瘤 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心脏异常摄取并不少见,异常摄取部位以左心室最为常见,冠状动脉疾病、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是常见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碲锌镉SPECT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断层显像重建平面及快速显像方案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传统NaI-SPECT平衡法门控心血池平面显像(简称NaI-SPECT平面显像)与心脏专用碲锌镉(CZT)SPECT(CZT-SPECT)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断层显像(简称CZT-SPECT断层显像)及其重建平面显像(简称CZT-SPECT断层重建平面显像)所获得的左、右心室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差异,进行CZT-SPECT断层显像的方法学研究并探讨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放射性核素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的患者5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60.6±12.3)岁],所有患者均于同日先后行NaI-SPECT平面显像和CZT-SPECT断层显像,重建CZT-SPECT断层显像数据成平面显像数据,比较和分析NaI-SPECT平面显像(P)、CZT-SPECT断层显像(T)及其重建平面显像(re)获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重建3、4和5 min的CZT-SPECT断层显像采集数据,将获得的LVEF(3 min)、LVEF(4 min)、LVEF(5 min)和RVEF(3 min)、RVEF(4 min)、RVEF(5 min)与原始采集数据LVEF(10 min)、RVEF(10 min)进行比较。将LVEF(10 min)和RVEF(10 min)按≥20%、≥30%、≥40%和≥50%重新分为各亚组,并与上述重建数据分别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LVEF(re)[30.50%(20.00%,38.50%)]、LVEF(P)[31.00%(22.00%,41.00%)]与LVEF(T)[27.00%(19.75%,38.50%)]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645、-3.065,均 P<0.05),LVEF(re)与LVEF(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057, P>0.05);RVEF(P)(39.78%±12.16%)、RVEF(T)(41.57%±15.18%)和RVEF(re)(40.88%±13.19%)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949、-1.721、0.883,均 P>0.05);3种显像方法获得的LVEF、RVEF比较,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均为优秀( r=0.892~0.946,均 P<0.001);LVEF(3 min)、LVEF(4 min)、LVEF(5 min)和RVEF(3 min)、RVEF(4 min)、RVEF(5 min)分别与LVEF(10 min)和RVEF(10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798、-3.288、-3.995, t=-2.187、-3.976、-5.154,均 P<0.05),且相关性均为优秀( r=0.903~0.970,均 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LVEF≥20%亚组外,其余各亚组中,LVEF(5 min)与LVEF(10 min)、RVEF(5 min)与RVEF(10 min)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1.853~-1.158, t=-1.804、-0.132,均 P>0.05)。 结论:CZT-SPECT断层显像可通过重建获得平面显像数据,结合采集性能优势,可在获得可靠的数据用于后期处理和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检查中的辐射剂量或缩短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左心室心肌与心血池最大标准摄取值的比值(M/B)评价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图像质量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确诊冠心病的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静脉注射 18F-FDG进行心肌糖代谢显像。根据视觉(定性)分析将图像分为最佳、次优、较差三类。A组为图像最佳质量组,B组为图像次优和较差组。将左心室心肌、心血池、降主动脉 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进行半定量分析,并计算M/B值。 结果:145例患者均进行了图像融合分析。图像视觉(定性)分析,111例患者的心肌代谢图像质量评估为最佳(A组111例),19例评估为次优,15例评估较差(B组34例)。两组降主动脉SUVmax值均小于左心室SUV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M/B值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评价图像质量及图像判读的可靠性而言,M/B值可能是一个较好的评价指标,减少了因部分心血池 18F-FDG高摄取对图像质量评价的干扰,提高了对心肌存活评价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lurpiridaz与13N-NH3·H2O PET/CT心肌灌注显像的动物实验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新型心肌灌注显像(MPI)药物2-叔丁基-4-氯-5-[4-(2-氟-18F-乙氧基甲基)苯基甲氧基]-3(2H)-哒嗪酮(18F-Flurpiridaz)在小型猪体内的生物分布及定量分析价值,并与13N-NH3·H2O进行对比.方法 取10只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与心肌梗死组,每组各5只.正常组不行处理,心肌梗死组采用外科开胸结扎冠状动脉的方式建模.2组均先行13N-NH3·H2O显像,后行18F-Flurpiridaz显像,2种显像至少间隔40 min,注射剂量均为185~370 MBq.正常组另行18F-Flurpiridaz全身显像,观察18F-Flurpiridaz的生物分布,计算心肌与邻近组织或器官18F-Flurpiridaz的放射性摄取比值.比较正常组2种显像图像质量及静息心肌血流量(rMBF);比较心肌梗死组2种显像图像质量及静息总评分(SRS)、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总灌注缺损(TP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常用心功能评价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全身显像示正常组小型猪18F-Flurpiridaz MPI心肌显影清晰,注射后2h内始终保持高放射性摄取,左心室心肌与心血池、肺和肝的放射性计数比值高(5.19~ 12.87、4.17~ 50.51、2.08~6.92).2组动物的18F-Flurpiridaz MPI图像全部(10/10)质量优秀.18F-Flurpiridaz与13N-NH3·H2O显像测得的左心室不同区域rMBF(ml·g-1·min-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前降支:0.98±0.06和0.92±0.13;左回旋支:0.98±0.05和0.88±0.12;右冠状动脉:0.95±0.07和0.88±0.15;左心室:0.96±0.07和0.90±0.13;t值:-1.70~-0.90,均P>0.05);两者所得的心功能参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SRS:10.6±4.1和9.2±4.6;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15.2±9.0)%和(12.6±6.6)%;TPD:(11.6±6.3)%和(9.6±3.9)%;LVEF:(68.6±11.1)%和(71.4±11.3)%;t值:-2.33~2.75,均P>0.05].结论 与13N-NH3·H2O相比,18F-Flurpiridaz MPI图像质量好、心功能参数测定准确,具备心肌血流定量的潜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正电子MPI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ZT-SPECT心脏专用机门控心血池断层显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介绍了近年来碲锌镉晶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cadmium zinc tellurium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ZT-SPECT)心脏专用机在门控心血池断层显像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CZT-SPECT心血池断层显像相比传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conventional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SPECT)的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在心室功能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操作重复性以及减少核素注射剂量和缩短采集时间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指出了CZT-SPECT心血池断层显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