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可舒片基于态靶-血浊辨证理论辨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态靶辨证是一种高于中医证型的新辨证方法,其可以根据疾病所反映出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表现来确定病灶所在,以调态-打靶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治疗.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于《脑血辨证》中首次提出,此理论的融入成为连接冠心病的"态"与靶点的纽带,能够明确血浊和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和发病机制,是一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态靶-血浊辨证理论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提高了临床上对于疾病处于前驱阶段的意识,并及时进行干预.依据态靶-血浊辨证理论,分析心可舒片组方用药特色,探讨其通过调态、打靶以清浊来治疗冠心病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咽癌N 0-N 1期患者Ⅱa区临床靶区优化策略及对远期口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N 0-N 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可疑淋巴结临床靶区(CTV)减量照射的安全性和对下颌下腺及远期静息口干保护的临床意义,探讨多模态影像对可疑阳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T 0-4N 0-1M 0期初诊鼻咽癌患者,收集临床、放射治疗计划、多模态影像等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颈部Ⅱa区个体化调强放疗(IMRT)、CTV处方剂量50.4 Gy(命名为CTV50)的优化方案。患者治疗中接受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及重复增强定位CT等检查,监测和评估可疑淋巴结影像学特征和治疗反应。用配对 t检验比较下颌下腺在降量照射后与标准治疗计划(CTV50∶CTV60)的剂量学差异。患者远期口干程度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晚期放射损伤标准、江苏省肿瘤医院多维度放射性口干评估量表和简化版口腔干燥量表(SXI)进行评估,用秩和检验分析口干程度差异。 结果:共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共149侧颈淋巴结阴性,其中73侧Ⅱa区可辨认淋巴结数≤3枚,76侧>3枚。106例患者中N 1期行对侧单颈Ⅱa区优化63例,行双颈Ⅱa区优化43例(N 0期及仅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N 1期患者)。共发现109枚最大横断面上短径>5 mm的可疑淋巴结,其中105枚淋巴结门结构清晰,93例长短径之比≥1.5,76例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2.5。CTV优化区域内未发现淋巴结复发。优化后肿瘤靶区的大体肿瘤体积(GTV)平均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颌下腺的D mean、V 39 Gy显著低于未优化的常规计划( P<0.01)。下颌下腺单侧和双侧优化患者的远期口干和静息口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 0-N 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进行CTV50减量照射的优化方案是安全有效的,下颌下腺剂量学优势明显,患者静息状态下口干主观反应良好。对于未达诊断标准的可疑淋巴结需要综合增强CT、MRI-DWI及PET-CT等多模态成像进行个体化评估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肺癌肿瘤微环境新生血管病变的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络病理论,认为邪侵肺络,癌毒内蕴,逐渐形成“瘀络”“盛络”“虚络”等络脉病变,与肿瘤细胞形成的异常血管网络较为相似,可分别演变为缺氧、炎症、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影响肺癌的治疗效果。结合肿瘤生物学特性,基于叶天士“络以通为用”观点,可相应运用化瘀通络、解毒通络、益气通络之法,活用化瘀、解毒与扶正药物,靶向调节缺氧环境、炎症状态和免疫反应,有助于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重塑肿瘤微环境,在提高联合治疗疗效的同时,也可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情志异常研究概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中医认为,脾虚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情志异常发病根本,临床治疗常涉及心、肝、肾。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多采用中药内服、针刺、艾灸、推拿疗法,可能通过改善氧化应激与免疫炎症、调节神经-内分泌、控制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建议今后研究建立CFS情志异常辨证分型标准,提高辨证施治准确性;形成完善的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指导各种内外治法的规范化应用;基于发病机制探索客观指标,借助神经影像学技术关注疾病靶点脑区形态、功能改变,完善CFS诊断及预后评估;基于中医理论指导,完善CFS情志异常动物造模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磁共振引导直线加速器在乳腺癌精准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MRgRT)在模拟定位时和放射治疗期间不仅提供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好的实时磁共振(MR)影像以指导靶区的勾画,而且实时动态地揭示了治疗过程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位置及形状变化,为实施个体化计划修正提供了依据,极大地改变了肿瘤治疗模式。并且这一治疗模式理论上更适用于像乳房这类组织形变较明显部位的疾病。因此,本文对磁共振引导直线加速器(MR-linac)在乳腺癌放射治疗工作流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着重分析了它对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影响和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态靶辨证在肝郁脾虚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病机责之于气滞、血瘀、痰凝,病位在肝脾肾,可涉及于心,病性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导师朴春丽教授师从仝小林院士,将仝小林院士"态靶医学"的辨证组方体系运用于桥本氏甲状腺炎,以柴归类方疏肝解郁,抑木扶土,调病之"态";针对本病TPOAb及TgAb两项抗体滴度、肝酶升高之"标靶"和情志不舒、瘿肿、突眼等"症靶",选择相应的靶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抑郁症态靶辨治策略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态靶辨治"是由仝小林院士首创的中医临床辨治方法,融合了现代科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将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应用于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药之中,进一步细化了分期分证与临床用药,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对疾病辨证用药的精准化与标准化.依据态靶辨治理论体系,本文将抑郁症的总态概括为"郁",与不同病程兼夹的"瘀""湿""痰""火""虚"分态.总结确定其调态靶方,和改善症状、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与5-羟色胺(5-HT)系统等生物学靶标的靶药,推进抑郁症的"辨证微观化"与"精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癌毒性质及强弱探析中医分型论治乳腺癌临床思路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癌毒是导致乳腺癌异质性的特异病机.癌毒的性质和毒力的强弱变化决定了乳腺癌异质性的差异变化,其可随时间、空间动态演变,表现为肿瘤的侵袭能力和侵袭特点不一致.原发灶的癌细胞具备靶向特定脏腑转移的"毒性",癌毒可影响不同分型乳腺癌的转移嗜性.基于癌毒理论的乳腺癌治疗策略强调全程攻伐癌毒,重在辨癌毒强弱和性质,先安未受邪之地,以证为态,识态定靶,以对抗源自肿瘤内异质性的阻力.文章旨在为不同分型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治法的构成与分层分类新体系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前的治法分层分类未能全面合理展示治法体系.本文提出新的分层分类方法,以构建中医治法新体系.中医治疗主流是辨证论治,构成为证的各成分(如病势、病态等),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标的(即靶点).故将构证成分这类靶点作为划分标准进行划分.以靶点范围大小为分层标准,将治法分为治疗大法与具体治法两层.以靶点的类别作为分类标准,将治法分为应对病性之治法、应对病态之治法、应对病邪之治法、应对病势之治法四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