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本甲状腺毒症伴严重低钾血症合并呼吸衰竭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慢性甲状腺炎症,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的发病比例约为1:5~1:10[1].HT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免疫、遗传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2].研究认为HT发生发展与T细胞直接相关,过度活跃的辅助性T细胞对T淋巴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免疫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浸润也会促使甲状腺自身抗体生成,进一步损伤甲状腺细胞[3,4].本文报告1例以严重低钾血症导致横纹肌溶解为首发症状的桥本氏甲状腺毒症的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升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升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超声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HT伴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超声与高频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对其进行手术探查与病理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常规超声、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HT伴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特异性、敏感性、阴阳性预测值,并评估诊断效能。结果:112例共有138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47个,恶性结节91个。常规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为80.85%,敏感度为78.02%;高频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度为87.23%,敏感度为90.11%,与常规超声检测对比,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病灶的特异度与敏感度更高( χ 2=4.54、4.25, P=0.026、0.039)。常规超声检查的阴性预测值为65.52%,阳性预测值为88.75%,ROC为0.775。最佳诊断界点为3.04 Kpa;高频超声弹性成像的阴性预测值为82.00%,阳性预测值为93.18%,ROC为0.812,最佳诊断界点为32.89 Kpa,相较于常规超声检测,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病灶的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更高( χ 2=4.35、4.48, P=0.031、0.027)。 结论: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有利于提高HT与甲状腺癌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与敏感性,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并为早期开展手术治疗提供较为准确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直径1 cm以上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155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原发灶直径1 cm以上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侧颈淋巴结转移(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头颈乳腺外科155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原发灶>1 cm并伴LLNM的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性别、年龄、术式、原发灶数目、最大径、位置、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总数及阳性数、转移比例及转移率。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的影响因素。 结果:155例PTC最大径(19.67±8.15)mm,共清扫中央区淋巴结1 933枚,转移比例91.61%(142/155),转移率50.77%±29.14%;共清扫侧颈淋巴结5 371枚,转移率14.44%±9.89%。III区、IV区LNM发生比例分别为70.97%、60.10%,阳性率分别为19.51%、17.07%。43例发生侧颈单区转移,其中23例为单区寡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率与LLNM率呈正相关关系(Pearson=0.28, P=0.000)。性别( P=0.022)、年龄( P=0.038)、病灶数( P=0.025)、病灶最大径( P=0.002)、有HT( P=0.000)是CLNM率的独立影响因素。LLNM率仅与病灶最大径有关( P=0.040)。侧颈单区转移仅与有无HT相关( P=0.034);有HT( OR=3.515, P=0.008)、单病灶( OR=3.217, P=0.047)是发生单区寡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在直径>1 cm的PTC病例,LLNM以III区、IV区为转移最高发、最早发区域;LLNM率与CLNM率呈正相关。侧颈单区转移易在有HT患者中发生,当病灶为单灶时,更易出现单区寡转移,对此类患者应重视术前精准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过量碘诱导甲状腺细胞焦亡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相关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过量碘对甲状腺细胞焦亡的影响及焦亡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手术取下的甲状腺腺瘤伴桥本甲状腺炎组织(实验组)及甲状腺结节周围正常组织样本(对照组)各6例立即保存于-80 ℃,提取RNA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因子NLR家族Pyrin域蛋白3( 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 ,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e-aspartic acid protease-1,caspase-1)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应用不同浓度的碘化钾(1、10、20、50以及100 mmol/L)诱导甲状腺上皮细胞,12 h后进行CCK-8检测筛选最佳实验浓度并观察甲状腺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及NLRP3重组蛋白、caspase-1以及IL-1β的表达变化。加入caspase-1抑制剂后进一步观察NLRP3、caspase-1以及IL-1β的表达变化。结果: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手术组织标本中NLRP3、caspase-1以及IL-1β的表达水平升高[NLRP3:(3.58±0.98)比(1.02±0.29);caspase-1:(3.37±0.46)比(1.03±0.47);IL-1β:(3.48±0.87)比(1.09±0.61), t值分别为9.863、9.057、7.875, P值均<0.05];在细胞实验中,以50 mmol/L碘化钾处理甲状腺上皮细胞时的细胞形态变化最显著,细胞中的NLRP3,caspase-1以及IL-1β的mRNA[NLRP3:(2.87±0.82)比(1.04±0.39);caspase-1:(2.85±0.78)比(1.06±0.47);IL-1β:(3.10±1.01)比(1.06±0.24), t值分别为7.702、5.121、6.263, P值均<0.05]及蛋白质[NLRP3:(3.21±1.13)比(1.04±0.61);caspase-1:(2.78±0.29)比(1.06±0.94);IL-1β: (2.99±0.56)比(1.24±0.27), t值分别为8.194、10.290、14.090, P值均<0.05]表达水平升高,加入caspase-1抑制剂后这种变化被一定程度的逆转。 结论:过量碘通过影响甲状腺细胞的焦亡参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T纹理分析参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伴发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CT纹理分析(computed tomography texture analysis,CTTA)参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伴发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HT伴发甲状腺结节患者110例均行CTTA,统计CTTA参数(熵值、峰态及偏度),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一般临床特征及CTTA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CTTA参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病理检查,110例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恶性43(39.09%)例,其中乳头状癌22例、滤泡癌13例、髓样癌6例、恶性淋巴瘤2例;良性67(60.9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HT结节20例、甲状腺腺瘤8例、局灶性炎症7例。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钙化占比均高于良性患者( t/ χ2=13.167、18.364、20.180、17.621, P均<0.001);HT背景下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CTTA参数峰态、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33、1.382, P=0.105、0.170);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熵值高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862, P<0.001)。经ROC分析显示,熵值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Cut-off值为6.28,AUC值分别为0.909,95% CI为0.839~0.955,灵敏度为86.05%(37/43),特异度为88.06%(69/67)。 结论:HT伴发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CTTA参数具有一定差异,且CTTA参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合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构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在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中,探讨结合血清甲状腺抗体检测结果构建筛选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74例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根据是否存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分成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通过对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术前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和甲状腺抗体水平的4种不同状态(TPOAb单阳性、TgAb单阳性、双阳性、双阴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判定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独立危险因素行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出预测模型。同时予以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诊断价值。 结果:性别( χ2=4.999, P<0.05),年龄( χ2=4.756, P<0.05),肿瘤大小( χ2=7.918, P<0.05),肿瘤单/多灶( χ2=13.494, P<0.05),是否双侧同时可见肿瘤( χ2=10.754, P<0.05),有无包膜侵犯( χ2=4.075, P<0.05),术前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差异( χ2=10.104, P<0.05)与PTMC合并HT发生CLNM呈明显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0.5 cm,肿瘤多灶性,肿瘤同时位于双侧,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状态(TgAb单阳性、双阳性、双阴性)均可作为PTMC合并HT发生CLNM独立危险因素( P<0.05)。基于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12分制预测模型。其最佳临界值为4.25分,预测PTMC合并HT患者中CLNM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84.0%。 结论:结合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筛选出需要实施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LND)的PTMC合并HT者,同时筛除不需要行CLND的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九例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临床预后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9例GAD65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2,发病年龄为17~68(43.6±20.5)岁。有2例患者具有前驱感染史。首发症状以癫痫首发者4例,记忆力减退者2例,头晕者2例,肢体僵硬者1例。临床表型包括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单纯癫痫发作1例,边缘性脑炎5例,僵人综合征伴癫痫发作1例,脑干脑炎1例。9例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血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5例。4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表现为海马或颞叶异常信号,1例表现为海马萎缩。6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均有癫痫样异常放电,放电区域在右侧额区2例,左侧或右侧颞区各2例。9例患者均接受免疫治疗,6例仅接受激素治疗,2例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1例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9例患者,其中失访2例,剩余7例随访时间为1.5个月至3年3个月不等,1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其中2例遗留痫性发作,1例遗留记忆力减退。其余3例症状未缓解。结论:抗GAD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以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边缘性脑炎、僵人综合征等,临床以癫痫发作、肢体僵直、认知损害、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为主要表现,可出现症状重叠,血或脑脊液抗体检测为诊断的“金标准”,整体预后不佳,早期及时的免疫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对以癫痫发作为核心症状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功能状态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基化修饰的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三种不同状态的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G糖基化修饰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诊断的TgAb阳性的初发HT患者96例,根据甲状腺功能不同将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u组,n=3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sH组,n=28)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H组,n=36),采用抗原特异的凝集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lectin-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L-ELISA)分别检测TgAb上的岩藻糖、半乳糖及唾液酸的相对含量。结果:Eu组患者TgAb IgG的阳性率低于H组(35.7%比52.7%, P=0.016),但在sH组与H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8%比52.7%, P=0.396)。Eu组,sH组和H组的TgAb末端的核心岩藻糖含量的中位数分别是18.3%,17.7%和16.8%,半乳糖含量的中位数分别是40.2%,38.4%和39.6%,唾液酸含量的中位数分别是98.4%,84.3%和89.6%,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不同功能状态的HT患者TgAb IgG的糖基化修饰水平虽没有显著差异,但提示了对TgAb IgG Fc段糖基化修饰的精确研究可能是下一步探讨不同功能状态HT发生机制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及CLNM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合并有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HT-PTMC)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寻HT-PTMC的临床特点和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中心收治的770例PTM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HT-PTMC患者250例(观察组),非HT-PTMC患者520例(对照组);男性197例,女性573例,男女比例1.00∶2.91。纳入观察的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癌灶数量、癌灶直径、癌灶钙化、癌灶位置(有无腺外侵犯)、结节数量(无论良恶性)及颈中央区、侧颈部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 ± s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 χ2检验;对观察组的颈CLNM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年龄( P=0.006)、性别( P<0.001)、TSH( P<0.001)、TG-Ab( P<0.001)、TPO-Ab( P<0.001)、结节数量( P=0.016)、中央区淋巴结( P<0.001)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55岁以下女性患者比例更高,TG-Ab和TPO-Ab的阳性率均较高。HT-PTMC患者更易表现为多结节的改变,但其CLNM率较对照组低。单因素分析显示癌灶数量、癌灶钙化、癌灶位置与HT-PTMC患者的CLNM显著相关(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癌灶( P<0.001)、侵及被膜( P<0.001)、癌灶伴钙化( P=0.005)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HT-PTMC患者以55岁以下女性较为多见,大多呈双侧腺叶多结节,常伴有血清TSH、TG-Ab及TPO-Ab水平的升高。同时HT-PTMC患者的淋巴结的转移率相对较低,预后可能相对较好。HT-PTMC中多癌灶、癌灶伴钙化、癌灶侵及甲状腺被膜时出现CLNM的风险更高,预防性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减少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T细胞亚群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血清T细胞亚群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中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02例PTC患者资料(男26例,女176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合并HT的PTC组即研究组(94例),不合并HT的PTC组即对照组(108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病灶数、有无侧颈区转移、T细胞亚群和NLR等,分析PTC合并HT的危险因素,NLR与PTC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应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在性别( χ2=0.214, P=0.261)、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病灶数( t=0.201、0.313、0.372, P=0.732、0.373、0.532)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中位年龄偏小(39.5 vs 50.5, P=0.001),以双侧甲状腺切除为主( χ2=7.802, P=0.005),CD4+T细胞比例大于对照组[(64.3±2.4)vs(53.4±2.1), P=0.001],CD8+T细胞比例小于对照组[(35.4±0.4)vs(46.8±5.1), P=0.001],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1.97±0.44)vs(1.24±0.31), P=0.001]。CD4/CD8比值是PTC合并HT的独立危险因素[ OR=0.035,95% CI(0.009~0.093), P=0.001],NLR与PTC的淋巴结侧颈区转移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86, P=0.045)。 结论: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和NLR从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角度揭示PTC与HT可能存在一定内在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