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缝隙护理在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灌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灌肠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各阶段复发率、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TG)、血淀粉酶(AMY)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各阶段复发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灌肠治疗中采取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还能减少临床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发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列线图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以胰腺组织水肿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急腹症。约11%~32%的初发AP患者会发展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 RAP) [1,2],远期危害较大 [3,4,5]。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 HLAP)发病率逐年升高 [6,7],较其他病因所致的AP更年轻化 [8]、重症化 [9,10],且合并症多 [8],易发展为复发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 R-HLAP) [3,11]。如果能在初发HLAP患者中甄别出复发高风险人群,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则可能避免RAP发生。故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且能随访跟踪的初发HLAP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发生R-HLAP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R-HLAP的列线图并验证及评价,为临床早期筛选高风险复发人群制定防治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RAP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AP数据库的3 02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是否复发及RAP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初发组(2 187例)和复发组(8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资料、临床转归,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P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男性占比,既往合并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既往已行胆囊或胆道手术占比均显著高于初发组,而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初发组。初发组主要病因依次为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酒精,复发组依次为高脂血症、胆道疾病和酒精,复发组高脂血症病因显著高于初发组。复发组MAP发生率、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组,而SAP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初发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P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复发次数无相关性,RAP发生SAP的风险并未随复发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胆道疾病( OR=1.303,95% CI 1.032~1.645)、高脂血症( OR=2.631,95% CI 1.580~4.379, P<0.001)病史,病因为高脂血症( OR=1.773,95% CI 1.465~2.145)是R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RAP好发于中年男性,高脂血症是RAP主要病因;既往有高脂血症、胆道疾病病史是RAP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浆presepsin水平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疾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presepsin水平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7例AP患者,根据CT严重指数(CTSI)分级、入院时是否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将患者分为轻症AP组(MAP组,36例)和中度重症AP+重症AP组(MSAP+SAP组,31例),另选2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入院2 h内血浆presepsin、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淀粉酶、血钙水平,并计算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评估presepsin、CRP、PCT、WBC及血淀粉酶、血钙水平对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MAP组、MSAP+SAP组、对照组血浆presepsin水平分别为(439.59±74.23)、(1097.82±93.15)、(97.31±21.57)ng/L。胆源性MAP组和MSAP+SAP组血浆presepsin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病因组,高脂血症性MSAP+SAP组血浆presepsin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血浆presepsin诊断MSAP+SAP的AUC为0.873(95% CI 0.734~0.922),最佳临界值为951.94 ng/L,灵敏度为85.6%,优于PCT、CRP、WBC及血钙;特异度为76.2%,仅次于血钙的78.9%。 结论:血浆presepsin水平可以作为早期评估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其特异度仅次于血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2例,女206例;年龄为(46±15)岁。观察指标:(1)急性胰腺炎患者一般情况。(2)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情况。(3)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4)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慢性疾病情况。(5)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情况。(6)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患者亚组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 结果:(1)急性胰腺炎患者一般情况。首次发生急性胰腺炎(FAP)患者和RAP患者性别、年龄、总住院时间、吸烟、饮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情况。FAP患者和RAP患者病因为胆道结石、高脂血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443例FAP患者和115例RAP患者中,轻症急性胰腺炎、中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分别为320和83例、24和9例、99和23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慢性疾病情况。FAP患者和RAP患者合并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5)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情况。FAP患者和RAP患者急性坏死物积聚、急性胰周液体积聚、包裹性坏死、胰腺假性囊肿、感染性胰腺坏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呼吸系统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肾脏并发症、脓毒症、腹腔内高压和胰性脑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6)RAP患者亚组分析。①合并慢性疾病情况:115例RAP患者中,轻症急性胰腺炎、中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分别为83、9、23例,合并高脂血症分别为25、8、11例,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并发症情况:115例RAP患者中,44例合并高脂血症和71例无高脂血症患者急性胰周液体积聚、肾脏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AP好发于男性。与FAP患者比较,RAP患者年龄较小,总住院时间较短,吸烟、喝酒比例更高;病因为胆道结石比例较低,高脂血症比例较高;合并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比例较高;两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无高脂血症RAP患者比较,合并高脂血症RAP患者更易发生急性胰周液体积聚和肾脏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淋巴细胞及亚群计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及亚群计数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9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确诊28 d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确诊24 h内的血相关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CD 3+、CD 4+、CD 8+T淋巴细胞数,CD 4+/CD 8+T淋巴细胞比例及免疫球蛋白G4水平;血炎症指标降钙素原、白蛋白水平及入院24 h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确诊28 d时患者的生存及并发症状况。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指标与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绘制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D 3+、CD 4+T淋巴细胞预测SAP预后的价值。 结果:90例SAP患者中男性居多(65.6%),病因以胆源性为主(56.7%),高脂血症性次之(35.6%)。确诊28 d时存活85例(94.4%),其中39例痊愈,纳入预后良好组;46例合并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胰腺局部并发症,死亡5例(5.56%),共51例纳入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24 h内的CD 3+[366(268,498)个/μl比709(578,999)个/μl]、CD 4+[209(120,298)个/μl比486(303,548)个/μl]T淋巴细胞数及白蛋白水平(33.9 g/L比35.9 g/L)显著下降,而降钙素原水平(1.02 ng/ml比0.43 ng/ml)、APACHEⅡ评分[7(4,10)分比5(3,8)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4 h内的CD 3+、CD 4+T淋巴细胞数预测SAP预后不良的AUC值分别为0.857(95% CI 0.696~1.000)、0.867(95% CI 0.708~1.000),临界值分别为524个/μl、301个/μl,灵敏度均为85.7%,特异度分别为78.6%、85.7%。 结论:SAP确诊24 h内外周血CD 3+、CD 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对SAP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个体化营养支持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和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均是内科常见急症,DKA发作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可诱发AP。该例患者既往有高脂血症病史,发病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但在DKA期间仍发生了AP,遂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患者AP病因为胆源性,经常规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因此,对于因恶心、呕吐、持续腹痛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一旦确诊AP,应立即评估其严重性及可耐受性,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尽早开始营养支持治疗,以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胰腺炎中的免疫调控新认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诱发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从而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AP的常见病因包括胆石症、饮酒、高脂血症等,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胰蛋白酶学说、细胞损伤机制、微循环障碍、溶酶体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自噬受损、内质网应激等。本文通过总结、梳理AP免疫调控中的关键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根据AP发病特点,探索精准诊疗的预警标志物和干预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近十年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近10年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急性胰腺炎、妊娠、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2011年12月至2021年12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关于我国APIP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6篇文献共1 525例APIP患者(重症645例,轻症880例)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早期、妊娠晚期、高脂血症性、胆源性是APIP的危险因素。妊娠早期重症组患者占4.22%,轻症组占10.43%;妊娠晚期重症组患者占81.95%,轻症组占69.72%。高脂血症性病因在重症组占52.16%,轻症组占22.69%;胆源性病因在重症组占27.96%,轻症组占41.71%,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重症患者的发病年龄、体重指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水平高于轻症患者,与APIP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MD值分别为0.99、1.33、65.97、6.44;95% CI分别为0.03~1.96、0.59~2.08、23.43~108.50、4.49~8.39; P值分别为0.04、0.0005、0.002、<0.001),而血钙、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轻症患者,与APIP的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MD值分别为-0.37、-5.93;95% CI分别为-0.50~-0.24、-9.11~-2.75, P值分别为<0.001、0.003)。 结论:急性胰腺炎可于妊娠期的各个阶段发生,早期妊娠以轻症为主,晚期妊娠多见重症。我国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病情进展快,更倾向于重症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合并胸腔积液(PE)的危险因素,建立HLAP患者发生PE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14例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SPSS 26.0软件及MSTATA软件,根据是否合并PE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基于训练集,使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HLAP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Calibration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年龄(OR=0.95,95%CI 0.91~0.99,P=0.020)、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OR=1.72,95%CI 1.14~2.81,P=0.017)、白蛋白(ALB,OR=0.91,95%CI0.84~0.98,P=0.012)、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PFC,OR=6.44,95%CI 2.57~18.02,P<0.001)是HLAP并发PE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上述4个指标建立数据及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度为65.9%,特异度为78.2%,校准曲线贴合度高,DCA曲线临床净收益好.结论 年龄、RDW-CV、ALB、APFC等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HLAP患者合并PE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