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冲突教学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认知冲突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急诊科实习的102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实习的52名学生设为研究组,2021年3—11月实习的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行现场急救情景教学,研究组在现场急救情景教学基础上联合认知冲突教学,比较2组实习生急诊护理技能、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临床应变能力及教学满意情况。结果:实习后研究组实习生急诊护理技能、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应变能力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情况(理论记忆、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评分分别为(87.25 ± 2.66)、(90.01 ± 2.74)、(298.10 ± 8.27)、(84.37 ± 3.45)、(90.13 ± 3.26)、(89.03 ± 3.37)和(91.34 ± 3.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6 ± 2.87)、(85.16 ± 3.11)、(290.47 ± 8.55)、(80.05 ± 3.68)、(85.46 ± 3.53)、(86.28 ± 3.61)和(88.47 ± 3.38)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98 ~ 8.37,均 P<0.05)。 结论:认知冲突教学可明显提升护理实习生专业水平、批判性思维与临床应变能力以及对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的86名护生,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3)和观察组( n=43)。对照组采用全员分层带教,观察组采用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及对教学的认可度,并评估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同时评价实习护生的护理质量。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总学习兴趣发生率、总主观能动性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题、理论成绩总分、素质、操作成绩总分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简答题、选择题、技能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生推理归纳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目标完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总认可度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 结论: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可充分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认可度,改善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护理专业学生急诊实习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对急诊科实习期间的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及开展急诊实习护生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广东省内24所三甲医院的实习护生及4所设置护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在校护生共279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急诊实习培训需求(含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调查表。结果:参与调查的护生中,有97.13%的护生(271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85.66%的护生(239人)非常有兴趣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急诊实习培训需求中"急危重症技能"维度得分最高,为88.91分,"科室规章制度"维度得分最低,为76.0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对急救知识的学习兴趣及自主网络学习急救知识的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急诊教学方法需求调查中排名最高的3种教学方法依次为情景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行动教学法。 结论:护生对在急诊实习期间的培训需求较高,临床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在设计培训安排时,应在医学院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护生的实习培训需求进行设置,以完善急诊实习护生的培训、满足护生在急诊实习期间的学习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同伴互助方法在护理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同伴互助方法在护理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同时选取在急诊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分别配有相应的实习护士。对照组护士采用操作示范结合教师理论授课的传统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能力培训,观察并记录两组具体情况。结果:培训后,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核心能力自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前两组教育/咨询、专业发展、法律/伦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以及自评总分比较没有明显区别( P>0.05),培训期间,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皮肤破损、用药错误以及堵管等不良事件以及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生、患者、临床护士对研究组护生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护士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学习,能够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在实习护生创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在实习护生临床创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实习的8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试验组采用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两组护生创伤教学时间(8学时)和实习大纲一致。授课结束后进行创伤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分析两组护生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试验组的教学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 t检验。 结果:实习结束后,对照组护生的创伤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3.40±7.11)分和(78.69±8.71)分,试验组护生创伤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8.09±6.84)分和(85.34±6.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安排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34±2.19)vs.(94.94±2.58), P<0.01],且大部分[97.5%(39/40)]希望继续应用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法进行创伤教学。 结论: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创伤应急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学科协作融合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多学科协作(multiple-disciplinary team, MDT)融合体验式教学以循证医学为理念、以多中心临床研究为基础,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各学科间的知识交流与融会贯通,已在护理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例,阐述了MDT融合体验式教学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采用理论知识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85名学生中,75名(88.2%)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秀,79名(92.9%)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77名(90.6%)学生对教学感到满意。MDT融合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急诊科相关理论和操作,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柯氏模型的双向六环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柯氏模型的双向六环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急诊科实习的52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进行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柯氏模型的双向六环护理教学。采用注册护生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比较教学前后核心能力变化;采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比较自主学习能力;记录教学后急诊科相关错误发生率;采用医疗服务满意度问卷(pat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PSQ-18)评价护理满意程度。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教学后,两组CIRN评分中各维度和护理专业自主学习能力评分中各维度均较教学前升高,且观察组得分[(31.78±2.34)、(50.22±4.33)、(28.56±2.09)、(19.22±3.11)、(22.34±2.78)和(30.07±3.14)、(24.11±2.99)、(30.11±3.41)、(33.33±3.09)]高于对照组[(30.88±2.22)、(48.34±3.88)、(27.59±2.52)、(17.77±3.08)、(20.88±2.55)和(28.67±2.09)、(22.56±2.44)、(27.99±3.03)、(31.33±3.44)];观察组诊疗计划执行错误和按标准执行操作错误的发生率(2.00%、0.00%),均低于对照组(19.23%、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和0.006),临场反应不佳、病历记录错误和医疗纠纷错误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教学后,观察组PSQ-18评分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02、0.001、0.014、0.008、<0.001)。 结论:基于柯氏模型的双向六环护理教学能显著提升急诊科护生核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避免诊疗计划执行错误和按标准执行操作错误发生,从而提升护生的护理服务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目标教学结合Roy适应式情景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结合Roy适应式情景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分配到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11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进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结合Roy适应式情景教学。评估两组实习护生情景模拟演练考核成绩和急诊急救能力。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情景模拟演练考核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09±1.21)分、(13.98±1.87)分、(9.32±0.95)分,对照组理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8.41±1.17)分、(12.43±1.72)分、(8.72±0.83)分,观察组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的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急诊急救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目标教学结合Roy适应式情景教学应用于急诊科护理教学,有助于提升实习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急诊急救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在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在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急诊护理实习教学的新方法。方法:以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理学专业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实习教学,分析学生学习参与情况和质量、出科考核成绩,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提问参与率最低[80.8%(63/78)],小组护理查房参与度最高[100%(78/78)];学生小组查房优良率最高[93.6%(73/78)],课后作业优良率最低[76.9%(60/78)];出科理论考核成绩[(92.7±4.3)分]高于上一届学生[(88.6±1.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85.9%(67/78)的学生对基于SPOC教学模式表示满意。 结论:基于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实习教学有助于提高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诊护理在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为基础的教学不足分析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为基础的教学不足,并提出理论结合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步式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6~9月入急诊科实习的护生共120例,其中60例参加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护生60例参加理论结合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步式教学模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实习生适应护理临床的平均时间、护理考核评分和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适应时间显著缩短,3个月总适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操作、分诊流程、护理文书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对教学内容的适应程度、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的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理论结合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步式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急诊护理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