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氏评估模型在护理培训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柯氏评估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护理培训中,本文综述了柯氏评估模型的发展、内容,以及在护理培训中的应用,以期为完善护理培训方法,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乡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技术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山西省部分地区乡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技术培训效果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乡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技术培训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1年5至9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山西省太原市和临汾市参加重点疾病健康管理服务技术培训的294名乡村医生展开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及培训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68.7%(202/294)的乡村医生培训效果良好。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培训效果良好的比例为74.3%(130/175),完成规范化培训的乡村医生培训效果良好的比例为73.7%(98/133),对以往培训满意的乡村医生培训效果良好的比例为70.7%(195/276)。培训效果良好与欠佳的乡村医生在反应层维度[16(16,19)分比12(10,12)分]、结果层维度[12(9,12)分比9(6,9)分]评分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 OR=0.461,95% CI:0.239~0.888, P<0.05)、完成规范化培训的( OR=0.545,95% CI:0.310~0.956, P<0.05)、对以往培训满意的( OR=0.140,95% CI:0.045~0.435, P<0.05)、结果层维度评分高的( OR=0.124,95% CI:0.020~0.768, P<0.05)乡村医生培训效果更好。 结论:山西省部分地区乡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技术培训效果尚可。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未完成规范化培训、对以往培训不满意、反应层维度评分低、结果层维度评分低是影响乡村医生培训效果的因素。应结合不同层次的乡村医生培训需求,科学合理且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CIPP及柯氏模型优化"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培训的行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以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ontext,input,process and product,CIPP)及柯氏模型为导向的"互联网+中医护理"岗前培训评估体系的行动研究是否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培训效果。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2019至2020年211名"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为研究对象,组建行动小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收集的资料,行动小组构建"互联网+中医护理"培训方案、"互联网+中医护理"编制要求、"互联网+中医护理"流程的案例优化方案和"互联网+中医护理"的评价模型。培训结束后通过成绩比较、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比较护士知识技能和相关态度、对培训项目总的反应和感受,以及主管领导、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对护士工作表现的评价。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培训后理论成绩为(85.16±6.22)分、案例考核成绩为(81.22±7.03)分,高于培训前理论成绩(61.23±12.90)分、案例考核成绩(59.54±14.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自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技能、相关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培训过程中、培训结束时对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实施、培训保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培训后,主管领导、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对护士工作表现的评价在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工作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改善,改善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地持续改善护理培训的研究方法,基于CIPP及柯氏模型通过行动研究构建的"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优化方案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应用柯氏评估模型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柯氏评估模型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方法和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ning, CBL)教学方法在眼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见习的广州医科大学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组和CBL组,每组60人,分别采用PBL和CBL教学方法,应用柯氏评估模型从4个层面评估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 结果:反应层,2组学生对各方面评分均大于4分,总体满意。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PBL组和CBL组学生满意度分别为(4.23±0.54)分、(4.45±0.49)分;在建立工作信心方面PBL和CBL教学方法学生满意度分别为(4.36±0.32)分、(4.50±0.24)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学习层,教学结束后PBL和CBL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85.59±6.63)分、(83.98±9.72)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91)。行为层,PBL组学生比CBL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评为(8.88±1.92)分比(8.02±2.69)分,他评为(8.48±1.92)分比(7.60±2.62)分]、分析专业期刊文献能力[自评为(8.82±3.17)分比(7.58±3.33)分,他评为(8.41±2.39)分比(7.44±2.30)分]和科研思维能力[自评为(8.36±3.09)分比(7.21±2.29)分,他评为(8.11±2.71)分比(7.01±2.10)分]评分更高;PBL组学生比CBL组在培养学生病情评估能力[自评为(7.45±3.18)分比(8.72±2.26)分,他评为(7.04±2.16)分比(8.42±2.71)分]及规范动手能力[自评为(7.20±3.29)分比(8.32±2.44)分,他评为(7.07±2.20)分比(8.16±2.66)分]评分低,其差异均具体统计学意义(均 P<0.05)。成果层,PBL组和CBL组分别有4名和5名学生有意愿成为眼科医生并准备报考眼科学研究生( P=0.729)。 结论:应用柯氏评估模型发现PBL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思维能力,CBL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建立工作信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柯氏模型构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培训评价体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柯氏模型构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培训评价体系,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培训提供方法和策略。方法: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基础上,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临床护士科研培训评价体系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评价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均发放1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函询结束后,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显著性检验均 P<0.05,第1轮和第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和0.895。经过2轮函询后确立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培训评价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 结论:基于柯氏模型构建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培训评价体系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协调程度和权威程度均较高,可作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培训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临床护理教师培训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构建的临床护理教师培训模式的效果。方法:构建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护理教师特点的临床护理教师培训模式。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实施,然后以柯氏模型为指导设计调查问卷,对已经完成5个阶段培训的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调查,分别比较6期培训对象在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的效果及差异。共收回问卷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29份,有效回收率为93.48%。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结果:培训对象在反应层面对培训时间、考核形式和组织管理3个方面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学习层面,认为培训对晋职晋级和科室临床护理质量的促进作用有不同意见( P<0.05);在行为层面,培训对象在承担本科生课堂教学和医院及医学会教育培训授课两个方面的任务有差异( P<0.05);在结果层面,完成培训的临床护理教师都参与了不同类型的护理教学工作。 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临床护理教师培训模式能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柯氏模型的中医医院中级职称护士中医护理培训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柯氏模型构建中医医院中级职称护士中医护理培训体系,为中医医院中级职称护士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柯氏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拟定培训体系初稿,编制专家咨询问卷,选取21名浙江省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91,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9、0.176( P<0.001)。最终形成的培训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145个四级指标。 结论:中级职称护士中医护理培训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内容合理、全面,可为中医医院中级职称护士的培训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柯氏模型的手术室实习护生无菌观念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以柯氏模型为基础,构建适用于手术室实习护生无菌观念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专家咨询问卷;选取成都市几所三甲医院及医学本科院校30名具有护理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研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将调查数据录入Excel表格,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和93.33%,专家权威系数均>0.7,专家意见的总体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21和0.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最终形成的手术室实习护生无菌观念培训效果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45项三级指标。 结论:手术室实习护生无菌观念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合理,内容设置得当,可为手术室实习护生无菌观念培训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分段式教学联合柯氏模型评价在PICC专科护士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分段式教学联合柯氏模型评价在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专科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ICC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专科护士培训,研究组采用分段式教学。培训后采用柯氏模型对两组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进行评估。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通过分段式教学培训,研究组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培训方案和授课内容满意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及人文关怀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培训后,两组自我行为评估得分均提高,且研究组提高较为明显。研究组护士培训后回到医院临床工作中,专业认同感、PICC教学指导能力、待遇、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度、科室效益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且能在医院开展相应业务并带动PICC技术发展。 结论:通过分段式教学联合柯氏模型评价能有效满足PICC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并进行全方位的效果评估,提高PICC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ADDIE模型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基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模型(ADDIE模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CSSD)岗位培训,探讨其培训效果。方法:2021年1—8月按照ADDIE模型完成CSSD岗位培训课程的开发,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54名CSSD工作人员实施岗位培训,培训后应用柯氏评价法从CSSD工作人员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岗位关键技术落实率等方面评估培训效果。结果:CSSD工作人员对基于ADDIE模型的岗位培训的满意度为(88.44±4.01)分,较传统培训的(79.72±4.90)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进行基于ADDIE模型的岗位培训后,CSSD工作人员理论考核成绩为(90.07±6.09)分,培训前得分为(81.30±7.2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岗位关键技术落实率均高于培训前,除灭菌岗,清洗岗、包装岗、发放岗、下收下送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事件发生频次为0。 结论:基于ADDIE模型的岗位培训可有效提升CSSD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促进其工作行为的正向改变,CSSD工作人员和医院对此培训认可度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