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为优化产后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5—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进行产后随访的15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真实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分别为产后体重管理认知差异(包括知晓重要性并采取积极行为、忽视与回避);体重管理的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促进因素包括自我期望、他人的积极评价与反馈、获益体验,障碍因素包括饮食与运动行为紊乱、躯体症状干扰、角色冲突、负性情绪);渴望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医疗机构的连续性信息支持、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与接纳)。结论:初产妇对产后体重管理的认知相对不足,体重管理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策略,纠正产妇体重管理的认知偏差,充分利用促进因素,积极应对障碍因素,同时重视多种支持的来源,从而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认知冲突理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认知冲突理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9月—2021年3月,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8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冲突相关理论构建新型管理及诊疗护理模式,比较新型管理及诊疗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新型管理及诊疗护理模式实施时间的延长,护理人员核心护理能力提高( P<0.05)。 结论:采用认知冲突相关理论构建新型管理及诊疗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核心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角色认知和职业倦怠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角色认知和职业倦怠情况,并分析角色认知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2年10月对深圳市福田区9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进行了调查,使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1个家庭医生团队,将该家庭医生团队的全部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61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使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中文版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量表进行调查,分析角色认知和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以及角色认知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量表的得分分别为(35.25±5.21)、(27.03±13.73)分。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量表的得分分别为(17.89±6.82)、(6.51±2.54)、(30.95±5.70)分。不同年龄、职业、工作年限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角色模糊和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30岁、全科医生、工作时间≤5年的团队成员角色模糊得分更高,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得分更高,个人成就感得分更低( P<0.05)。角色模糊得分与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呈负相关( r=-0.544、-0.352),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 r=0.473);角色冲突得分与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呈正相关( r=0.352、0.376),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 r=-0.440)。回归分析显示角色认知对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的回归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10.28~85.12, P<0.01)。 结论:年龄≤30岁、全科医生、工作时间≤5年的团队成员角色模糊程度较高,职业倦怠也更严重,提高角色认知程度可降低其职业倦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飞行模拟器病研究进展及防护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综述有关飞行模拟器病(flight simulator sickness,FSS)的症状表现、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施,旨在为模拟飞行训练涉及的疾病预防与医学临时停飞等问题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40篇。资料综合:回顾了外军和我军在飞行模拟器训练中发生的FSS流行病学调查、机制探索与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FSS属于模拟器诱发综合征之一,是由飞行模拟器训练引起类似运动病的生理功能紊乱症候群。FS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晕动病的感觉冲突理论、躯体不稳定理论有关。外军重视FSS的发病调查、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我军对于FSS的系统调查较少,医学预防意识和措施与外军有一定差距。结论:初次使用模拟器者无论是否发生FSS,24 h内均不应参加飞行;对于严重或反复发生FSS者,可以在不影响实际飞行的基础上考虑适当用药。应在我军航空兵部队中开展FSS调查和相关研究工作,提高飞行员、训练人员、航卫保障人员和工业设计者的整体认知水平。通过制定相应的医学预防措施和提高模拟器人体感知觉仿真设计,加强对FSS的控制与预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患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不当原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不当的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就诊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门诊的1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糖尿病患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不当的原因包括糖尿病患者对针头安全处置方式存在认知误区、针头安全处置意识淡漠、害怕发生针刺伤、缺乏社会支持、时间距离冲突和经济负担大6个主题。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健康教育,增加患者的针头安全处置相关知识,优化收集方案,缓解患者针头安全处置害怕情绪,同时应给予多方支持,提高患者针头安全处置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认知冲突理论联合知识内化教学策略在提高内科实习护生核心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认知冲突理论联合知识内化教学策略对提高内科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于我科实习的100名护生,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带教)和研究组(认知冲突理论联合知识内化教学策略)。带教1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生综合能力、学习投入程度、考核成绩。采用SPSS 26.0进行 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 结果:研究组教学质量评分[(18.38±0.71)vs.(17.95±0.84)]、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核心能力评分、学习投入程度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认知冲突理论联合知识内化教学策略可有效提升护理带教质量,使实习护生学习投入程度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及核心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掌握临床护理专业知识,提高其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认知冲突教学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认知冲突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急诊科实习的102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实习的52名学生设为研究组,2021年3—11月实习的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行现场急救情景教学,研究组在现场急救情景教学基础上联合认知冲突教学,比较2组实习生急诊护理技能、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临床应变能力及教学满意情况。结果:实习后研究组实习生急诊护理技能、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应变能力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情况(理论记忆、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评分分别为(87.25 ± 2.66)、(90.01 ± 2.74)、(298.10 ± 8.27)、(84.37 ± 3.45)、(90.13 ± 3.26)、(89.03 ± 3.37)和(91.34 ± 3.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6 ± 2.87)、(85.16 ± 3.11)、(290.47 ± 8.55)、(80.05 ± 3.68)、(85.46 ± 3.53)、(86.28 ± 3.61)和(88.47 ± 3.38)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98 ~ 8.37,均 P<0.05)。 结论:认知冲突教学可明显提升护理实习生专业水平、批判性思维与临床应变能力以及对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可接受性理论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沟通障碍因素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从患者和医护人员两个视角探讨导致ICU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沟通障碍的因素,并运用可接受性理论识别通过干预可改善的障碍因素。方法:2022年7—8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烟台市毓磺顶医院综合ICU 11例机械通气患者和8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机械通气患者沟通障碍的因素。对患者的访谈选在脱机后,结合参与式观察。借助Nvivo12.0 Plus软件,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归纳主题,运用可接受性理论识别通过干预可改善的障碍因素。结果:11例患者年龄18~66岁,机械通气时长9.5~312.3 h。8名医护人员年龄26~54岁,ICU工作年限2~30年。共提炼出主题14个。患者方面:抵触情绪,信息表达困难,性格内敛,沟通工具使用不便,紧急救治冲突,否定自身沟通能力,思维迟钝;医护人员方面:抵触情绪,认知负荷及时间成本高,人性化沟通策略缺乏,培训欠佳,其他优先工作事宜,丧失有效沟通的信心,对沟通重要性的认知度不高。结论:可改善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沟通障碍因素较多,建议国内加快对高科技、个性化替代交流工具的研发,减少医患、护患的负向沟通,实施以证据为基础的多模式、渐进式沟通干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患者体重自我管理促进和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体重自我管理(WSM)的促进和障碍因素,旨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WSM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7—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乳腺癌患者WSM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主题,其中促进因素包括3个亚主题,分别为正确的个人感知、积极的自我调节、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支持;障碍因素包括5个亚主题,分别为知识和技能欠缺、负面情绪、不良生活习惯、角色冲突、身体功能受限。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乳腺癌患者WSM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对WSM的认知,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并加强患者症状自我管理,鼓励其适度锻炼,最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WSM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CU护士对员工援助计划的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掌握ICU护士对员工援助计划(EAP)的认知及需求现况,为医院制订EAP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U护士352名作为研究对象,最终获得350份有效问卷。采用员工援助计划(EAP)的需求问卷,调查其对EAP的认知及需求状况。结果:350名重症监护室护士中,从未了解EAP的为214人占61.14%,仅8人占2.29%了解并体验过EAP项目,332人占94.86%认为医院开展EAP是提供给护士的福利。服务需求前2位是:"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咨询",并希望接受混合模式的EAP服务;在综合ICU和CCU,护士希望EAP帮助解决工作—家庭冲突问题;在EICU,需要提供特定的岗位技能培训服务。结论:ICU护士对EAP的认知不足,亟待获得EAP的执行知识;同时,需制订满足ICU护士对EAP的服务需求,即缓解工作压力、开展心理咨询等实施方案,以确保EAP在ICU护理人员中的顺利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