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MC结合PBL在急诊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 PCMC)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结合在急诊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急诊科接收的71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n=38)与对照组( n=33),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观察组采取PCMC结合PBL带教。观察两组综合能力评分及教学质量,并记录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患者对实习生的评价。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 t检验。 结果:带教前两组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能力、操作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带教后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92.30±4.37)vs. (83.75±3.98);(90.24±5.31)vs.(85.35±4.57);(91.33±5.28)vs.(86.49±4.42), P<0.05];带教后两组基本工作掌握情况、工作态度、应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实习生满意度及患者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PCMC结合PBL用于急诊科实习生带教中,不仅能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理论知识、提高其学习能力及操作实践能力,还能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其临床应变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的86名护生,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3)和观察组( n=43)。对照组采用全员分层带教,观察组采用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及对教学的认可度,并评估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同时评价实习护生的护理质量。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总学习兴趣发生率、总主观能动性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题、理论成绩总分、素质、操作成绩总分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简答题、选择题、技能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生推理归纳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目标完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总认可度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 结论: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可充分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认可度,改善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认知冲突教学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认知冲突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急诊科实习的102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实习的52名学生设为研究组,2021年3—11月实习的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行现场急救情景教学,研究组在现场急救情景教学基础上联合认知冲突教学,比较2组实习生急诊护理技能、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临床应变能力及教学满意情况。结果:实习后研究组实习生急诊护理技能、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应变能力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情况(理论记忆、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评分分别为(87.25 ± 2.66)、(90.01 ± 2.74)、(298.10 ± 8.27)、(84.37 ± 3.45)、(90.13 ± 3.26)、(89.03 ± 3.37)和(91.34 ± 3.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6 ± 2.87)、(85.16 ± 3.11)、(290.47 ± 8.55)、(80.05 ± 3.68)、(85.46 ± 3.53)、(86.28 ± 3.61)和(88.47 ± 3.38)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98 ~ 8.37,均 P<0.05)。 结论:认知冲突教学可明显提升护理实习生专业水平、批判性思维与临床应变能力以及对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实习研究生48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比较两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基本临床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观察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分提升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基本临床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分提升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记忆得分提升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研究生急诊临床教学采用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增加其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基本临床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同伴互助方法在护理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同伴互助方法在护理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同时选取在急诊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分别配有相应的实习护士。对照组护士采用操作示范结合教师理论授课的传统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能力培训,观察并记录两组具体情况。结果:培训后,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核心能力自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前两组教育/咨询、专业发展、法律/伦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以及自评总分比较没有明显区别( P>0.05),培训期间,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皮肤破损、用药错误以及堵管等不良事件以及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生、患者、临床护士对研究组护生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护士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学习,能够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在实习护生创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在实习护生临床创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实习的8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试验组采用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两组护生创伤教学时间(8学时)和实习大纲一致。授课结束后进行创伤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分析两组护生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试验组的教学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 t检验。 结果:实习结束后,对照组护生的创伤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3.40±7.11)分和(78.69±8.71)分,试验组护生创伤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8.09±6.84)分和(85.34±6.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安排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34±2.19)vs.(94.94±2.58), P<0.01],且大部分[97.5%(39/40)]希望继续应用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法进行创伤教学。 结论:动态病例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创伤应急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专业学生急诊实习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对急诊科实习期间的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及开展急诊实习护生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广东省内24所三甲医院的实习护生及4所设置护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在校护生共279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急诊实习培训需求(含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调查表。结果:参与调查的护生中,有97.13%的护生(271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85.66%的护生(239人)非常有兴趣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急诊实习培训需求中"急危重症技能"维度得分最高,为88.91分,"科室规章制度"维度得分最低,为76.0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对急救知识的学习兴趣及自主网络学习急救知识的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急诊教学方法需求调查中排名最高的3种教学方法依次为情景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行动教学法。 结论:护生对在急诊实习期间的培训需求较高,临床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在设计培训安排时,应在医学院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护生的实习培训需求进行设置,以完善急诊实习护生的培训、满足护生在急诊实习期间的学习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目标教学结合Roy适应式情景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结合Roy适应式情景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分配到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11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进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结合Roy适应式情景教学。评估两组实习护生情景模拟演练考核成绩和急诊急救能力。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情景模拟演练考核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09±1.21)分、(13.98±1.87)分、(9.32±0.95)分,对照组理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8.41±1.17)分、(12.43±1.72)分、(8.72±0.83)分,观察组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的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急诊急救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目标教学结合Roy适应式情景教学应用于急诊科护理教学,有助于提升实习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急诊急救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引导-探究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引导-探究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实习护生6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生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34名(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和观察组34名(2022年3~8月)。对照组行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引导-探究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时急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及实习护生对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时急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 P<0.05),观察组出科时评判性思维评分、护患沟通评分及实习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引导-探究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效果,进而提高实习护生批评性思维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诊护理在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为基础的教学不足分析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为基础的教学不足,并提出理论结合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步式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6~9月入急诊科实习的护生共120例,其中60例参加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护生60例参加理论结合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步式教学模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实习生适应护理临床的平均时间、护理考核评分和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适应时间显著缩短,3个月总适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操作、分诊流程、护理文书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对教学内容的适应程度、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的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理论结合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步式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急诊护理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