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沸草散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金沸草散辅助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寒袭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沸草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联合组复发率为7.72%,对照组为29.79%;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阵发性呛咳、痰少咽痒、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EV1、FVC、P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EOS、IgE、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沸草散辅助酮替芬治疗风寒袭肺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疗效更佳、复发率更低,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减轻变态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隐结构结合系统聚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常见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分布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2月24日前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证候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运用隐结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证候及其相关症状的频次及构成比,分析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及症状特征。结果:纳入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42篇,包括212条证候记录。基于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隐变量;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最终得到14个隐变量,综合聚类为7个证候,包括邪热犯肺证、内闭外脱证、湿热蕴肺证、气阴两虚证、疫毒闭肺证、寒湿郁肺证、肺脾气虚证。对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4个公因子;提取每个因子中因子载荷系数≥0.3的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得到6个有意义的症状组合,并根据每个症状组合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分别为疫毒闭肺证、邪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内闭外脱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对证候频数的描述显示,纳入文献涉及证候25个,其中构成比≥5%的证候有内闭外脱证(14.62%)、疫毒闭肺证(13.68%)、湿热蕴肺证(12.74%)、肺脾气虚证(10.85%)、寒湿郁肺证(8.50%)、气阴两虚证(8.50%)、邪热犯肺证(8.02%)、湿遏肺卫证(5.66%);涉及症状87个,累计频次2 838次,包括苔腻(5.25%)、发热(4.83%)、舌红(4.37%)、脉数(3.74%)、乏力(3.46%)等。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新冠肺炎常见证候及其主要症状分别为:① 邪热犯肺证:发热、咳嗽、咽干、头痛、周身酸楚、大便秘结等;② 寒湿郁肺证:恶寒、周身酸楚、呕恶、脘腹胀满、便溏等;③ 湿热蕴肺证:咳嗽、痰黏难咯、纳呆、渴不欲饮、大便秘结等;④ 疫毒闭肺证:发热、咳嗽、痰黄、喘促、憋气、口唇青紫等;⑤ 内闭外脱证:神昏、烦躁、憋气、汗出肢冷、口唇青紫等;⑥ 气阴两虚证:干咳、自汗、乏力、口干渴、手足心热、便溏等;⑦ 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自汗、乏力、呕恶、便溏等。结论: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有邪热犯肺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阴两虚证及肺脾气虚证等,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及知识图谱的周楣声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知识图谱技术探究周楣声教授医案手稿中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治疗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周教授医案手稿中砀山县人民医院传染科1985年12月16日-1987年12月25日住院患者灸治EHF诊疗记录,应用Graphpad Grism 8.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PHP 5.4程序代码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聚类分析,使用Neo4j Community 3.5.25数据库进行证型权值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05首,频次>40的症状有21个,其中恶寒、发热、发疹、烦躁出现频率为100%。治疗主要采用的灸法有灸架熏灸法、万应点灸笔灸法、火针代灸灸法等,挑治法为频次最多的中医辅助操作。频次>25的穴位有29个,高频腧穴有中脘、肾俞、命门等。关联规则分析表明,三阴交-中脘-肺俞-肾俞-至阳关联性较高。聚类分析得出6个有效灸治EHF取穴聚类组合。权值图谱得出目标证型关联性较高的前30条关系。结论:周教授将“热证贵灸”思想运用于EHF的治疗中,以“因症选穴”法作为灸法治疗EHF的主要选穴思路,临证多以灸法配合中医辅助操作治疗EHF,可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8月9日至24日成都援藏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收集其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6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民族分布为藏族124例(77.02%)、汉族35例(21.74%)、回族2例(1.24%);男性68例,女性93例,男女比例为0.73∶1;年龄1~94岁,平均年龄为(39.06±23.64)岁。161例患者中,其中4例1岁以下患儿因无法收集四诊信息而被剔除,共收集157例患者信息,18岁以下的患者有26例,18~60岁124例(78.9%;包括普通型120例、重型4例、危重型0例),60~90岁以上6例,90岁以上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恶寒、咽干、头痛、乏力、流涕、口干、口苦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质及白腻或薄白舌苔多见。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常见(99例,占63.06%),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22例,占14.01%)、湿热蕴肺证(22例,占14.01%)、湿毒郁肺证(11例,占7.01%),而疫毒夹燥(2例,占1.27%)、疫毒闭肺(1例,占0.64%)、气营两燔(0例)3个证型占比不到2%,且各种证型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分布不均匀( χ2=0.48, P<0.05)。 结论:拉萨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多见,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度郁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人LADA-1型伴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黏液性水肿及肌酸激酶、肝酶显著升高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男,68岁,因“发现血糖升高8年,乏力伴体质量增加半年”于2021年11月30日收入海口市中医医院。患者自诉8年前因消瘦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糖约20 mmol/L,伴口干、多饮、多尿,无视物模糊、手足麻木等症状,当时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血糖控制尚可。1年后因血糖控制不佳改为预混胰岛素每天2次注射方案,后因血糖波动逐渐调整为胰岛素“3+1”强化治疗。目前降糖方案为:门冬胰岛素早7 U、中8~9 U、晚5~6 U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8~10 U晨起皮下注射,诉血糖控制尚可。近6个月,患者自觉乏力明显,体质量逐渐增加,半年内增重10 kg,近亲属诉其反应迟钝,口齿欠清,颜面浮肿,无发热恶寒,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慌,无腹痛腹胀,睡眠欠佳,食欲尚可,夜尿偏多,无泡沫尿,大便每2~3天1次。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目前服用氨氯地平片(2.5 mg/次,每天1次)+替米沙坦片(40 mg/次,每天1次),血压控制可;曾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出现双小腿肌肉疼痛,服阿司匹林后亦不耐受(具体不详),故停之,现长期服用芪参益气滴丸(1袋/次,每天3次)。父亲有“糖尿病”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伤寒论》"若微寒者"之刍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古今医家对《伤寒论》第22条中"若微寒者"含义存有争议,主要解释为"若微恶寒者"及"若脉微恶寒者"2种。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认为"若微寒者"解为"若脉微恶寒者"更妥,因前者实为后者的发展,且太阳病误下后,体质因素影响了疾病发展,亦可知《伤寒论》在辨证论治原则中亦蕴含着辨质论治。"若微寒者"的2个基本点在于太阳病误下与心阳不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日本斑点热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性,72岁,因"反复发热伴纳差、乏力10 d"于2022-05-10收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重症医学科。患者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寒发热,体温峰值38.9℃,伴纳差、乏力和全身酸痛,无其余不适。自服"头孢类"抗生素后无明显缓解,遂于2022-05-03至溧阳市戴埠镇中心卫生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8.85×10 9/L、N 83.5%、PLT 214×10 9/L、Hb 117 g/L、CRP 13.9 mg/L;尿常规:酮体(-)、尿蛋白(-)、白细胞(+);胸部正位片: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考虑泌尿道感染,予"头孢唑肟、热毒宁"输液两天后仍反复发热,最高40℃,后于2022-05-05转至溧阳市人民医院,收住肾内科。2022-05-06复查血常规:WBC 8.15×10 9/L、N 89%、PLT 148×10 9/L、Hb 110 g/L、CRP 78.25 mg/L;生化: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基本正常,SCr 51.6 μmol/L、Alb 31.9 g/L;尿常规:尿蛋白(+),微量白蛋白150 mg/L;降钙素原1.34 ng/mL;泌尿系彩超提示右肾结石;心脏彩超:EF 64%,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轻度主动脉瓣、三尖瓣关闭不全。住院期间予"头孢匹胺"抗感染等治疗,但体温仍有反复,最高38.5℃左右,2022-05-10复查血小板计数降至51×10 9/L,BNP 3 690 pg/mL,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考虑肺水肿。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本院急重症医学科。入科时,患者神清,精神萎,查体:体温37.2℃,心率82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45/98 mmHg(1 mmHg=0.133 kPa),SPO 2:97%。查体发现患者左腋下可见两处焦痂(图1A),患者否认疼痛和瘙痒。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多发出血性皮疹(图1B),无明显瘙痒。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当日复查血常规:WBC 9.26×10 9/L、N 87.5%、PLT 55×10 9/L、Hb 127 g/L、CRP 172.25 mg/L;生化:Alb 23.9 g/L、SCr 96 μmol/L;NT-proBNP 3 470 pg/mL;凝血:APTT 46.1 s、FIB 2.59 g/L、D二聚体10.09 μg/mL;降钙素原1.5 ng/m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典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教学查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性,57岁,主因"间断喘憋2日,加重1 h"由家属轮椅送至急诊,家属代诉患者2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憋、胸闷,伴咳嗽、咯痰,痰色白,大汗出,无发热恶寒,无心慌胸闷,持续2 h后自行缓解,故未至医院就诊及详查。就诊本院急诊当天晨起再次出现喘憋、胸闷,1 h前症状明显加重,喘憋、呼吸困难、大汗出,胸闷,面色发绀,遂就诊于本院急诊科。就诊时症见:患者喘憋明显,呼吸困难,喘促,气短,胸闷,伴咳嗽、咯痰,痰色白,大汗出,无发热恶寒,无心慌胸闷。心电监护示BP 118/89 mmHg,HR 147次/min,R 32~36次/min,SPO 2 70%(鼻导管吸氧状态下);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营养中等,端坐呼吸,面色及口唇发绀,双肺满布湿啰音,未闻及明显干鸣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麦氏点阴性,墨菲征阴性。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检查不配合。双下肢无水肿。既往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药敏史。急诊接诊后给予紧急处置:立即给予储氧面罩吸氧、心电监护,急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血常规、生化、血凝、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完善床边胸片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回报:血气分析示pH 6.999、PaCO 2 108.1 mmHg、PaO 2 129 mmHg、Lac 3.7 mmol/L、BE -9.7mmol/L、HCO 3- 26.0 mmol/L;血常规示WBC 14.06×10 9/L、HB 168 g/L、PLT 299×10 9/L、NE% 61.9%、CRP 1.69 mg/L;生化GLU 23.15 mmol/L、K 3.40 mmol/L、Na 137.6 mmol/L、Cl 104.98 mmol/L、UREA 6.33 mmol/L、CREA 102.0 umol/L、ALT 41.2 U/L、AST 41.0 U/L、ALB 40.4 g/L、TBIL 8.2 umol/L、DBIL 1.6 μmol/L;血凝示PT 9.8 s、APTT 26.4 s、TT 14.6 S、D-D 285 μg/L、INR 0.89、FIB 3.46 g/L、FDP 1.88 mg/L;心肌损伤标志物示cTnI <0.01 ng/mL、Myo <56.5 ng/mL、CK-MB <11.75 ng/mL;心衰示NT-proBNP 359.0 pg/mL;床边胸片示两肺间质性改变并感染可能、主动脉硬化、心影增大;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尿常规:潜血+,蛋白质3+,葡萄糖3+。患者仍觉喘憋、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持续低氧状态,给予储氧面罩15 L/min吸氧仍未见明显改善,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FiO 2 100%),患者SpO 2始终未改善,波动于70%左右,患者病情迅速加重转为昏迷,紧急给予气管插管术连接"840"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过程顺利,术中吸出大量痰液,夹有淡红色血液,患者SPO 2上升至100%,心率为96次/min,自行恢复窦性心律。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重症肺炎等可能。同时请示上级医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李跃飞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李跃飞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病机关键为"肾虚夹瘀".临床常见腰酸腿痛,行动不利,下肢沉重,感觉异常,行走困难,倦怠乏力,恶寒,烦躁失眠等症状.治疗以"补益肝肾,活血止痛"为基本原则,方药组成具有通补结合、标本兼治的特点,达到改善腰酸腿痛,补肾化瘀的作用.李跃飞临证整体审查,辨证论治,疗效颇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仲景辨治百日咳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通过对百日咳的文献研究以及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其的病因病机、症状、方药的研究发现百日咳属中医学"顿咳"范畴,多因疫邪而得,病多在三阳经.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顿咳一证的描述及患者恶寒、发热、汗出等情况将顿咳分为太阳证、阳明证、太阳阳明合证、少阳证四证,并在其四证上又分伤寒证、中风证、腑实证等而用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调胃承气汤等方临证对治,初步分析张仲景治疗顿咳的辨治经验,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