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与脑区的关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症状包括: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restricted repetitive behaviors,RRBs)、情绪障碍、感觉和动作障碍、行为怪异或伴有智力及认知障碍等[1].AS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大量的文献研究关注ASD神经网络及其组成区域,由此基础上探究ASD行为的个体差异与不同脑区之间的联系,对识别早期大脑改变,探索临床行为表型的神经机制以及增加儿童期大脑发育差异理解具有指导意义[2].本文主要针对ASD症状与神经网络及脑区的关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情绪、元认知及血清miRNAs对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情绪、元认知以及血清miRNA-134、miRNA-16水平,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的因素.方法 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9月-2024年1月治疗的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142例,按照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分将患者分为高恐惧组(79例)和低恐惧组(63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情绪、元认知和血清miR-134、miR-16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的因素.结果 高恐惧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和无认知问卷(MCQ-30)评分均高于低恐惧组(P<0.05);血清miRNA-134、miRNA-16水平均低于低恐惧组(P<0.05);2组患者性别、年龄、就业状态、独居、抑郁家族史及睡眠时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的因素包括独居、MCQ-30评分、血清miRNA-134和miRNA-16水平(OR=8.149、1.094、<0.001、<0.001).结论 元认知水平和血清miR-134、miR-16表达水平对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具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风后长期的心理问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关于中风后的情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抑郁症.本研究旨在提供一个更完整的了解中风后长期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和类型.牛津-慢性病研究在2012年~2020年间从英国约翰·拉德克里夫医院的急性中风病房招募了一些受试者,这些在中风后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患者参加了一系列神经心理学测试,这是一些针对可能发生的认知障碍的测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在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在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9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n=33)和思维导图教育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肢体功能[徒手肌力检查(MMT)和Fugl-Meyer下肢运动评价表(FMA)评分]、不良情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心理能力[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分]、生活质量[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思维导图教育组患者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运动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用药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MMT、FMA、PTG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AAQ-Ⅱ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思维导图教育组患者MMT、FMA、PTGI评分均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AAQ-Ⅱ评分低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NHP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思维导图教育组患者SCL-90、NHP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应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肢体能力,减少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音乐疗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音乐疗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中有关音乐疗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利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1 2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oCA(2019年前发表组)合并效应量结果MD=2.91,95%CI2.57~3.25,P<0.00001、MoCA[2019 年后(含 2019 年)发表组]合并效应量结果 MD=4.62,95%CI 4.23~5.02,P<0.00001、MMSE[MD=4.49,95%CI为(0.81~8.18),P<0.00001];Stroop 色词测验[MD=5.17,95%CI 2.99~7.35,P<0.00001]、HAMA[MD=-4.55,95%CI-5.16~-3.93,P<0.00001]、HAMD[MD=-6.02,95%CI-6.84~-5.20),P<0.00001].结论:音乐疗法能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二十二碳六烯酸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主要由大脑异常放电引起,可导致患者头痛、认知障碍及情绪异常波动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关于癫痫的具体发病机制研究较少,且治疗癫痫的药物效果有限,还可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需寻找更多安全有效的天然产物预防和治疗癫痫.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具有提供能量、影响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保护神经等多种生物功能.本文主要综述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途径对二十二碳六烯酸治疗癫痫的研究,为癫痫治疗的新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液透析患者疲劳体验及管理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系统评价与整合血液透析患者疲劳体验及管理的质性研究.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Embase、Scopus、CBM、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疲劳体验或管理的质性研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38个结果,形成10个类别,汇总成4个整合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对疲劳的认知、疲劳产生的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策略、疲劳管理需求及挑战.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疲劳管理存在认知缺乏、负性情绪影响、自我管理策略不全面、干预措施不精准等障碍,医疗机构应构建多样化管理策略并提供全面支持,完善患者自我管理策略,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周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脾藏意"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率居高不下,精神心理异常导致的脑-肠轴紊乱是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脾不藏意"是病机关键.脾居中焦,为五脏气机之"枢轴",情志之根本."脾藏意"包含了认知、情绪、生理等不同内涵,与脑-肠轴密切相关,既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情志病与西医心理学互通的桥梁.五加减正气散可通过强脾意、运脾营,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止泻、调节内脏高敏等作用.本文从"脾藏意"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IBS-D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揭示该经方对脑-肠轴的调控靶点提供理论依据,为从脾论治消化心身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听觉惊跳反射及其在动物模型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听觉惊跳反射是机体受到惊吓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保护反射,刺激类型与反应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及刺激与输出反应之间具有短暂的延时性。基于听觉惊跳反射的模型验证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耳鸣模型动物的验证中,此外听觉惊跳反射行为在高级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同样十分广泛,包括情绪、认知功能和不同类型感觉信息的调控等。本文就听觉惊跳反射的定义、参与的神经通路、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疾病认知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疾病认知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疾病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不同时间段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AS等情绪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各项尊医行为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个月后经回访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各项尊医行为比例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者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社会、躯体、角色、认知等指标的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实施疾病认知护理,可使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自觉性,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存在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