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用于心力衰竭的机制和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作为救治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新型植入性电子治疗装置,因可增强心室肌收缩力、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指标甚至远期预后,己迅速成为心血管领域倍受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CCM治疗HFrEF的机制和临床研究,并根据其机制和信号传递算法对其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反应不佳、合并心房颤动的HFrEF患者中的疗效进一步分析和展望,以期推动CCM可以满足更多、不同临床情况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植入心脏收缩调节器联合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室颤动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性,54岁.因活动性胸闷、气促5年,突发意识障碍,电除颤1次入院.既往有扩张型心肌病病史,心功能Ⅲ级,长期口服"新四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心电图:窄QRS波.经胸心脏彩超示心脏增大,射血分数0.24.经CCM+ICD治疗半年后,患者心脏明显缩小,射血分数提高到0.44,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单中心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初步评估基于射频切割的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组研究.2023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入选5例符合标准的心衰患者,采用深圳佰特威心房分流导管行心房分流术.术前及术后即刻行右心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心房压(RAP)、肺动脉压(PAP)、全肺阻力(TPR)、肺血管阻力(PVR)及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术后对患者进行90 d随访,完善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及心脏功能学评价指标.研究主要终点为手术成功;次要终点包括术后90 d临床成功、超声心动图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D)变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调查(KCCQ)评分变化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安全性终点为术后9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实现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与术前相比,5例患者术后即刻PCWP均明显下降,手术成功率100%,术前和术后即刻RAP、PAP、TPR和PVR无明显变化.随访90 d后,4例患者存在持续的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且PCWP较基线明显减低,临床成功率80%.与术前相比,5例患者术后90 d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有所降低,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无明显受损;KCCQ评分、6MWD均有所提高,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变化.随访期内无死亡,无心衰再住院,无脑卒中相关不良事件,无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功能学评价指标,未来仍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其临床长期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芪苈强心胶囊与托拉塞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塑及血清miR-210-3p、miR-423-5p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与托拉塞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及血清 miR-210-3p、miR-423-5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 12月—202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50例.对照组给予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与托拉塞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室重塑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 miR-210-3p、血清miR-423-5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与 76.0%,P<0.05).治疗前两组 IVST、LVPWT、LVMI、LVESV、LVEDV、LVEF、血清 miR-210-3p、血清 miR-423-5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IVST、LVPWT、LVESV、LVEDV、miR-210-3p、miR-423-5p均低于对照组,LVMI、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与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水平,调节血清 miR-210-3p、miR-423-5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7月—2023年6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收治的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50例.两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进行有氧运动治疗,试验组进行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2周.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 12周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力肺活量及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长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可显著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四君子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痰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痰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君子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组(中药联合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组(对照组).两组患者行标准治疗,中药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方,均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证候积分和6 min步行实验(6-MWT).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及各项评分、LVEDD下降,LVEF、6-MW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中药联合组24 h平均收缩压更高,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及各项评分、LVEDD更低,LVEF、6-MWT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痰饮证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收缩压,改善患者心脏冠脉血流灌注和生活质量,减轻左心室重构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基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状态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基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状态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CHF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CHF基础治疗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包括心功能状态[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DI)]、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峰值摄氧量].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2%(48/57)比68.4%(3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治疗6个月后,2组心功能状态LVEDV和LVES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22±4)ml 比(226±5)ml、(100±4)ml 比(102±5)ml](均 P<0.05).治疗 6 个月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3.1±1.0)mPa·s比(3.7±1.1)mPa·s、(1.2±1.0)mPa·s比(1.9±1.1)mPa·s],DI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51±0.23)比(0.41±0.24)](均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运动耐力中6MWT距离和峰值摄氧量长于/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高于对照组[(509±6)m比(501±6)m、(22.4±2.9)ml/(kg·min)比(20.7±3.8)ml/(kg·min)](均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基础治疗CHF效果显著,使患者血液流变学趋于正常,对心功能状态和运动耐力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急诊室心房颤动注册研究:一年随访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急诊室就诊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1年随访心血管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方法:对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中国急诊房颤注册研究中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1年随访全因死亡、脑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大出血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脑卒中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2 015例房颤患者,全因死亡、脑卒中及MACE发生率分别为14.6%、7.4%及21.9%。心力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3%。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 HR=1.419,95% CI 1.003~2.008, P=0.048)、年龄≥75岁( HR=2.576,95% CI 1.111~4.268, P<0.001)、既往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史( HR=2.039,95% CI 1.415~2.939, P<0.001)、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LVSD)( HR=1.700,95% CI 1.015~2.848, P=0.044)及既往大出血病史( HR=2.481,95% CI 1.141~5.397, P=0.022)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75岁( HR=3.042,95% CI 2.274~4.071, P<0.001)、心力衰竭病史( HR=1.371,95% CI 1.088~1.728, P=0.008)、既往脑卒中/TIA史( HR=1.560,95% CI 1.244~1.957, P<0.001)、LVSD( HR=1.424,95% CI 1.089~1.862, P=0.010)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史( HR=1.393,95% CI 1.080~1.798, P=0.011)为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急诊室就诊的房颤患者心血管病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改变的影响因素以及NLR与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135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依据NLR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低NLR组(NLR<2.3,46例)、中NLR组(NLR≥2.3~≤4.3,45例)、高NLR组(NLR>4.3,44例)。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无创心脏血流动力指标。结果:(1)通过对不同NLR组患者资料的比较,发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fide,NT-proBNP)( F=4.485, P=0.013)、总胆红素( F=6.085, P=0.003)、白蛋白( F=3.695, P=0.027)在不同NL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NLR与NT-proBNP、总胆红素、白蛋白均有相关性( r值分别为0.267、0.256、-0.243, P值分别为0.002、0.003、0.005);(3)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HF患者NLR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T-proBNP、总胆红素、白蛋白相关(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39、0.223、0.247、-0.213, P均<0.05);(4)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NLR与心输出量( r=-0.173, P=0.045)、心指数( r=-0.175, P=0.042)、LVEF( r=-0.278, P=0.001)、最大射血速率(maximum ejection velocity,AMPC)( r=-0.207, P=0.016)、收缩指数( r=-0.214, P=0.013)、收缩功能指数(hearther index,HI)( r=-0.179, P=0.038)、左心室每分作功(cardiac work,CW)( r=-0.235, P=0.006)、心功能指数(cardiac work index,CWI)( r=-0.244, P=0.004)呈负相关。 结论:NT-proBNP、总胆红素、白蛋白、LVEF是影响CHF患者NLR的因素,NLR对CHF的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预测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脂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血脂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CHF合并T2DM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血糖波动情况、血脂水平以及总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58/60)比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90, 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房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低于对照组[(50.12 ± 5.78)%比(41.23 ± 5.13)%、(30.52 ± 4.28) ml/m 2比(36.73 ± 4.58)ml/m 2、(89.27 ± 9.26) ml/m 2比(95.34 ± 9.73) ml/m 2、(68.46 ± 5.17) ml/m 2比(71.32 ± 6.58) ml/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7.52 ± 1.03) mmol/L比(10.87 ± 1.76) mmol/L、(1.45 ± 0.31) mmol/L比(1.72 ± 0.35) mmol/L、(3.12 ± 0.67) mmol/L比(4.71 ± 0.78) mmol/L、(7.84 ± 1.97) mmol/L比(8.67 ± 2.0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3.18 ± 0.35) mmol/L比(3.35 ± 0.5) mmol/L、(1.35 ± 0.17) mmol/L比(1.43 ± 0.28) mmol/L、(1.65 ± 0.41) mmol/L比(1.51 ± 0.3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心力衰竭再住院7例,MACE 14例,总复发率为35.00%(21/60);对照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全因死亡1例,心力衰竭再住院8例,MACE 26例,总复发率为58.33%(35/60);观察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56, P<0.05)。 结论: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明显改善CHF合并T2DM患者心肌功能、血糖血脂水平,且能够降低MACE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