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脏异体移植术后慢性戊型肝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既往有肾脏异体移植术病史1年余,因"乏力伴肝功能异常半月余"入院,经保肝治疗后效果不佳,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M持续阳性,血清、粪便HEV RNA及血清、尿液、粪便HEV抗原持续阳性超过3个月,HEV基因分型为4型,考虑为慢性戊型肝炎。经过调整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剂量,其肝功能指标逐渐下降,1年后HEV RNA及抗原均自发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提示器官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需考虑HEV感染可能,治疗方案首选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戊型肝炎的肝内外临床表现与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全球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HEV感染是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戊型肝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大部分戊型肝炎为急性普通型自限性肝炎,临床症状轻微,但在罹患基础性肝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可发生重症化及慢性化,表现为暴发性肝炎乃至肝衰竭,不同慢性肝病背景基础上的HEV感染致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值得关注的HEV感染重症化的临床表型。此外,HEV感染可呈现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肝外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膜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冷球蛋白血症及血小板减少症为代表的血液病等。迄今国内外尚无批准专门用于治疗戊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鉴于多数急性戊型肝炎可自发清除,临床上无需特殊治疗,但针对重症或慢性戊型肝炎患者,利巴韦林(RBV)单药治疗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取得一定的抗病毒疗效,亦有小分子化合物联合RBV抗HEV治疗尝试,但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尚显不足。研发新的高效抗HEV药物是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HEV感染重症化及慢性化的临床表型、预警、机制、干预及转归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戊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前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测HEV抗体(HEV IgM/IgG)或HEV核酸(HEV RNA)。近年来,基于对HEV病毒体蛋白结构及免疫性的研究,发展了HEV抗原(HEV Ag)检测方法。本文就HEV Ag检测方法的建立、HEV Ag检测的意义及在HE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消毒剂对高病毒载量患者所用内镜的消毒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新型过氧乙酸复合消毒剂与戊二醛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患者所用消化内镜残留病毒及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选取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HBV)DNA≥10 5 IU/mL,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10 5 IU/mL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RNA≥10 4 copies/mL的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24名患者,将同一病种患者随机分组至实验组(过氧乙酸消毒组)或对照组(戊二醛消毒组),检测4个不同时点消化内镜HBV-DNA、HCV-RNA、HIV-RNA、细菌染菌量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定量数值。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后消化内镜内、外表面均未检出HBV-DNA、HCV-RNA及HIV-RNA。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718, P=0.473),消毒合格率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组清洗消毒前后ATP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34, P=0.182)。实验组的内镜处置人员对消毒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结论:新型过氧乙酸复合消毒剂与戊二醛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高水平消毒要求,过氧乙酸消毒时间更短,对消人员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肾移植术后慢性戊型肝炎1例诊治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抑制患者引起慢性戊型肝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1例肾移植术后慢性戊型肝炎(基因4型)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进一步总结免疫抑制患者慢性戊型肝炎诊治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表现与病理生理学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全球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HEV为嗜肝病毒,但研究发现HEV也能够侵犯除肝脏外的其他多个脏器系统,导致病理损伤,使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在HEV感染肝外表现中最为常见,且临床上容易被忽视,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神经痛性肌萎缩(又称Parsonage-Turner综合征)、脑膜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病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肌炎、重症肌无力等。HEV感染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尚未明确,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戊型肝炎防治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共识是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其内容包括前言、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预防、病理学、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治疗及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球儿童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流行概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2年4月英国首先报告该国不同地区监测到74例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因不是常见的甲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该病病因不明且重症率高,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密切监测报告,并警告可能会出现更多病例,至2022年5月1日全球20个国家共报告228例患儿。现简要介绍本次疫情的概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天津市重点职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掌握天津市重点职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状况并分析其感染危险因素,有助于职业人群开展HEV防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便利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年6月抽取天津市家畜(猪)和家禽类相关养殖、屠宰、贩售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农民、海鲜贩售人员、污水管道工人作为重点职业人群(1 036人),选择其他非上述职业作为对照人群(20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抗戊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抗-HEV)IgG和IgM,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E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天津市重点职业人群抗-HEV IgG阳性率(26.45%,274/1 036)高于对照人群(14.50%,29/200)(χ 2=13.41, P<0.01)。HEV阳性率较高的职业为家畜(猪)养殖及屠宰人员(33.96%,18/53),不同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2.57,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越长、在外就餐频次高(3~5、≥6次/周)、喝生水、食用未充分烧熟的猪肉或猪肝、作业后不洗手是HEV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是保护因素( P<0.05)。 结论:天津市重点职业人群抗-HEV IgG阳性率高,应加强对重点职业人群的监测及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戊型肝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由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粪口传播途径扩散,且可跨种属间传播。该病致病原HEV为肝炎病毒科成员,是单正链RNA病毒。其7.2 kb基因组主要包含三个开放阅读框(ORF):ORF1编码介导病毒复制和转录的非结构多聚蛋白;ORF2编码诱导中和抗体的衣壳蛋白和游离抗原;ORF3与ORF2部分重叠,编码参与病毒粒子形成和释放的多功能小蛋白。HEV具有独特的双重生命周期:以裸病毒粒子形式排入粪便,但以"准囊膜"粒子形式在血液中循环。两种病毒粒子以不同方式吸附、穿入宿主细胞,随后内化脱壳,进行基因组复制,产生更多病毒粒子释放至胞外,介导病毒扩散传播。现对HEV的病毒粒子形态特征、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进行论述,以期为该病的基础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