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电力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并要求下睑综合治疗42例求美者的临床资料.在经结膜入路睑袋去除和眶隔脂肪重置填充泪沟手术中实施"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以有效地预防已释放的眶隔脂肪瓣再次回弹至眶隔前间隙形成睑袋.术后随访观察并统计释放后带蒂的眶隔脂肪瓣向上回弹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42例求美者术后睑袋膨出和泪沟凹陷得到明显改善.12例术中麻醉药物注射时出现球结膜出血,无特殊处理2周后好转;2例术后2周静态无面部表情时双侧下睑区域平坦,而做剧烈面部动态表情时出现下睑区域疑似睑袋膨出,未给予特殊处理;2例在术后前2个月表示仍有下睑牵拉感,未给予特殊处理后消失.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出现释放眶隔脂肪回弹至眶隔前间隙重新形成睑袋膨出.高年资医师、护士、求美者三方评价满意率分别为90.48%、95.24%、85.71%.结论 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手术中实施"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术后能获得较满意的下睑形态外观,对睑袋膨出和泪沟凹陷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且释放的眶隔脂肪重新回弹形成睑袋的概率较低,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创切口联合腹腔镜同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外畸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联合腹腔镜同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外畸形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24例采用微创切口联合腹腔镜同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外畸形患儿(微创联合组),以及年龄、体重、心脏畸形、手术方式、心功能及麻醉ASA分级相匹配的24例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单纯先心病组)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术中、术后等临床指标差异性。结果:微创联合组患儿均成功施行联合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两组患儿均成功治愈出院;与单纯先心病组相比,微创联合组患儿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手术费用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气管插管时间、CICU时间、住院时间、麻醉费用、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联合组与单纯先心病组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术后8 h CCE明显高于单纯先心病组(P<0.05),其余术后各时点C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I、dp/dt、Glu、Lac、IS指标在术后0、4、8、12、16、20、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口联合腹腔镜同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非心脏畸形安全可行,同时具有切口美观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基于列线图建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列线图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189例,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低体温将患者分为低体温组(85例)和非低体温组(10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构建术中低体温的风险图并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体质指数(BMI)偏高、麻醉时间>2.5 h、手术时间>2 h、输液总量>1 600 ml和入室体温低均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进行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85(0.839,0.931),区分度良好,该模型的最佳临界值为0.638,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77.9%.校准曲线的理论值和实际值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医护人员可根据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QLB)、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TAPB组和QLB组各37例.QLB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QLB复合全麻,TAP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h、12 h、24 h的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NE)]和术后3 h、6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3h、12h及24 h,QLB组患者的EP水平分别为(102.73±19.82)μg/L、(117.82±20.35)μg/L、(92.74±17.12)μg/L,皮质醇水平分别为(254.37±26.31)μg/L、(292.84±27.59)μg/L、(247.42±30.25)μg/L、NE水平分别为(402.36±29.83)μ g/L、(468.94±30.12)μg/L、(379.25±30.41)μ g/L,明显低于TAPB组同时间点EP[(127.66±20.45)μg/L、(143.82±24.94)μg/L、(103.25±15.69)μg/L]、皮质醇[(289.63±26.94)μg/L、(318.62±32.45)μg/L、(264.83±28.49)μg/L]、NE[(498.25±32.45)μg/L、(576.88±25.64)μg/L、(402.37±32.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20±0.63)分、(2.53±0.38)分、(1.82±0.39)分,明显低于TAPB组的(4.69±0.50)分、(3.52±0.40)分、(2.90±0.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LB组患者的镇痛泵首次使用时间为(11.54±2.13)h,明显长于TAPB组的(7.38±1.68)h,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分别为(5.14±1.36)次、(105.43±7.42)μg,明显少于TAPB组的(7.89±1.67)次、(121.23±9.54)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TAPB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QLB用于妇科腔镜手术中可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程度,减少镇痛泵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免气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传统气腹腹腔镜是目前广泛应用在泌尿外科腹腔手术的技术。但二氧化碳(CO2)和气腹压力对机体的影响限制了其在合并心肺功能障碍、高龄、疝气、妊娠等临床特殊患者中的应用。免气腹腔镜技术通过一系列机械装置提拉或悬吊腹壁,提供足够的腹腔内手术空间,达到无需气腹而进行腔镜操作目的,同时避免了CO2气腹潜在的麻醉和手术风险,扩大了腔镜手术适应证,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补充和新术式。未来,随着新器械研发和新技术融合,免气腹腔镜技术的优势将会得以更好地发挥。本文将阐述免气腹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内关穴电刺激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内关穴电刺激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防范术后恶心呕吐(PONV)提供更多选择.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河北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接受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OL)治疗的ARC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2例)和基线组(51例).2组均给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基线组进行常规宣教及药物干预,试验组在基线组的基础上进行内关穴电刺激干预.统计2组术后PONV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后中文版恶心呕吐干呕症状量表(INVR)评分,手术前后眼压、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6 h内、术后6~24 h恶心发生率及恶心和呕吐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基线组(P<0.05);术后6、24 h试验组眼压均低于基线组(P<0.05);术后6、12、24 h试验组INVR评分均低于基线组(P<0.05);2组术后12 h MTL、GAS均低于同组术前,但试验组均高于基线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8.08%,51/52)高于基线组(84.31%,43/51,P<0.05).结论 内关穴电刺激有助于稳定ARC患者的眼压及胃肠功能,降低PONV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ERAS理念下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对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ERAS理念构建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方案,探讨其对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3年9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择期进行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取传统保温措施和语言唤醒方案;观察组51例,采取以ERAS理念为指导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方案,比较2组体温、应激情况、麻醉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40min(T3)、手术结束时(T4)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T1~T4时刻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21±1.09)min vs.(7.09±l.32)min]、意识恢复时间[(16.23±3.12)minvs.(25.90±4.77)min]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33.22±5.67)min vs.(50.09±8.23)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80%vs.29.41%)低于对照组(x2=6.220,P=0.013).结论 ERAS理念下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可维持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稳定,缓解应激反应,提高麻醉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SA分级≥Ⅲ级患者局麻经会阴前列腺多模态影像融合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在局麻下行经会阴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经直肠彩超(mpMRI-TRUS)影像融合靶向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行经会阴前列腺mpMRI-TRUS影像融合靶向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ASA分级,将患者分为观察组(ASA分级≥Ⅲ级)和对照组(ASA分级<Ⅲ级)。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视觉数字评分(VNS)评估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疼痛感和麻醉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活检时(VAS-1和VNS-1)和穿刺术后1 h(VAS-2和VNS-2)的疼痛及满意度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15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72±8)岁显著高于对照组(67±8)岁(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43(21,167)cm3 vs 47(15,186)cm3]、PSA[18.8(3.3,550.2)ng/ml vs 17.6(2.1,457.8)ng/ml]、手术时间[(15±4)min vs(16±3)min]、前列腺穿刺活检时VAS-1[(1.8±0.7)分vs(1.7±0.7)分]与VNS-1[(2.78±0.52)分vs(2.79±0.45)分]、穿刺术后1 h的VAS-2[(1.1±0.6)分vs(1.1±0.5)分]与VNS-2[(3.7±0.5)分vs(3.7±0.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RADS评分2、3、4、5分者分别为9、11、8、17例,对照组分别为19、28、21、3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血尿[19.75%(9/45)vs 20.75%(22/106)]、尿潴留[4.65%(2/43)vs 4.95%(5/101)]和肿瘤阳性检出率[60.00%(27/45) vs 62.26%(66/10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SA分级≥Ⅲ级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局麻下行经会阴前列腺多模态影像融合靶向穿刺活检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局部麻醉药抑制肝细胞癌生长的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肝癌是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三的疾病,其中肝细胞癌又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肝癌发病隐匿,很多患者发现已到晚期,虽经手术等治疗,但疗效欠佳.近年来研究发现,局部麻醉药在治疗肝癌领域展现了显著的疗效.本文旨在探讨局部麻醉药抑制肝细胞癌生长的具体机制,包括调节肝癌细胞生长环境、增加NK细胞活性、促进癌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细胞增殖和转移等方面,以期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术中体温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体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术中体温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命体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依据术中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6例NSCLC患者分为常规组(n=51)和控温组(n=55),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术中干预,控温组患者给予术中体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10min(T1),控温组患者呼吸频率低于常规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0 min(T2)~麻醉苏醒5min(T5),控温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常规组,SpO2、体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控温组患者hs-CRP、TNF-α、IL-6、Cor、ACTH、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控温组患者FVC、PEF以及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体温干预能够更好地维持NSCLC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程度和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