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风疹控制和消除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2008年我国正式将风疹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婴幼儿免疫覆盖率自2012年持续维持在95%以上,因此在人群中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使得我国风疹发病率逐年下降,并逐步阻断了本土流行风疹病毒的传播,显示我国正在向风疹消除目标迈进。然而,为了加速我国风疹消除进程,应根据监测实情科学制定重点人群的补充免疫策略,提升应对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同时有必要通过构建医防融合机制并推进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监测,从而为风疹消除提供证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0~12月龄儿童联合疫苗使用和同时接种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增加,儿童可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次不断增加,其中0 ~12月龄儿童接种疫苗种类和剂次较多的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其及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使用联合疫苗或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可以简化免疫程序,提高接种率,给儿童提供更多的保护,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在对国内外最新文献、免疫程序和疫苗说明书等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汇总我国0 ~12月龄儿童免疫策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探讨解决路径,以期为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合理安排接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健康人群腮腺炎病毒抗体水平及免疫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中国健康人群腮腺炎病毒(MuV)IgG抗体水平,并结合中国的免疫策略和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免疫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关中国健康人群MuV IgG抗体水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采用乔安娜·布里斯研究所横断面研究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 4.1.2和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不同年代、地区、性别、免疫状况、年龄人群抗体水平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69篇文献(中文66篇、英文3篇),涉及全国26个行政区的97 034名健康者。结果显示,中国健康人群MuV IgG抗体阳性率为74.87%(95% CI:71.41%~78.1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177.83 U/ml。累积Meta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MuV IgG抗体阳性率有所增加。亚组分析显示,中国人群MuV Ig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和疫苗接种剂次的增加而升高,0~17月儿童抗体阳性率仅为32.42%(95% CI:25.96%~38.88%);华北地区报告阳性率最高,为81.45%(95% CI:75.76%~87.14%)。此外,城市人群MuV IgG抗体阳性率高于乡村人群( P<0.01);女性MuV IgG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 P<0.01)。 结论: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以来,中国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抗体水平存在差异,未来仍需进一步提高中国健康人群的MuV抗体水平,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腮腺炎的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湖州市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湖州市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实施前后风疹流行特征的变化。方法:收集湖州市2005—2019年风疹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EPI实施前(2005—2008年)和实施后(2009—2019年)风疹发病率情况、季节分布和人群分布情况。结果:2005—2019年湖州市共报告风疹1 510例,年均发病率为3.47/10万。EPI实施后风疹年均发病率为2.78/10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5.43/10万( χ2=169.83, P<0.001)。EPI实施前后发病高峰均为4—6月;EPI实施前发病率最高为安吉县(9.42/10万),实施后为吴兴区(4.41/10万)。EPI实施后,0~<25岁组风疹发病率为5.76/10万,低于实施前的15.25/10万( χ2=259.15, P<0.001);但EPI实施后≥25岁组风疹发病率为1.71/10万,高于实施前的1.21/10万( χ2=9.31, P=0.002)。 结论:含风疹成分疫苗纳入EPI后,湖州市风疹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率最高的县区由安吉县转变为吴兴区,发病年龄向高年龄组迁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CWY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免疫策略及血清学免疫持久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接种疫苗作为预防控制侵袭性脑膜炎奈瑟菌病(IM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如何科学制定与当前IMD流行病学特征相适应的免疫策略是影响其防控效果的关键因素。尽管我国2021年上市的ACWY群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enACWY/MCV4)已在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其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但实践应用中仍未完全覆盖IMD高发人群,且缺乏长期的血清学免疫持久性数据。为积极响应WHO发布的2030年战胜脑膜炎的路线规划,本研究整理归纳了全球MCV4疫苗的应用现况及各国免疫策略,从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角度系统分析了血清学免疫持久性数据,结果显示,MCV4基础免疫的初免年龄越大,血清学免疫持久性越好;与W群、Y群和C群相比,抗A群脑膜炎奈瑟菌( Nm)血清杀菌活性衰减最快。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的3~6年加强1剂MCV4,可诱导持久的免疫反应及快速的免疫记忆。鉴于当前青少年是我国IMD高发及 Nm高携带率群体,我国MCV4的应用年龄范围需基于严谨科学的临床试验数据逐步扩大,并探索评估加强免疫策略的必要性及相应的实施程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评价乙型脑炎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对甘肃省乙型脑炎报告发病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乙型脑炎(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对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1987-2019年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资料,并利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分析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1987-2019年甘肃省乙脑年报告发病率平均为0.448/10万,甘肃省将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水平变化量为-2.223/10万( t=-2.90, P=0.007),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斜率变化量为0.082( t=2.87, P=0.008),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斜率为0.071( β1+β3=0.071)。 结论:乙脑疫苗在甘肃省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但仍出现了乙脑暴发。甘肃省应及时调整乙脑疫苗的免疫策略,继续重视儿童青少年疫苗接种,加强成年人群特别是甘肃省东南部农村地区成年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球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指南制定现状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系统了解全球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指南的制定现状和发展历程。方法:以“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指南”“推荐意见”“共识”以及“papillomavirus vaccines”“wart virus vaccine”“guideline”“practice guideline”“health planning guidelines”“guidelines as topic”“practice guidelines as topic”“immunization programs”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HPV疫苗接种指南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截至2020年8月发表的文献共18篇,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进行摘录和整理分析。结果:18部指南包括1部全球性的WHO立场文件,6部国家或省级免疫规划指导文件及11部学术性机构推荐文件。在国家或省级免疫规划文件中,常规接种年龄多为11~13岁,补接种年龄上限为17~26岁。学术性机构的推荐意见基本与WHO立场文件一致:9~14岁女孩为主要推荐人群,资源充分时可扩大至男孩或更大年龄组女性。≥26岁成年女性群体接种的成本效益有限,推荐基于个体接种。仅3个国家检索到随免疫规划同步更新的指南文件,主要围绕扩展接种人群,开展阶段性补接种、更新疫苗种类、调整免疫程序四个方面进行。结论:我国可充分借鉴全球指南文件中不同人群的推荐意见及发展历程,并结合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证据、资源与免疫规划现况,早日形成HPV疫苗接种的本土化推荐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甘肃省2004-2018年甲型肝炎时空聚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04-2018年甘肃省甲型肝炎(甲肝)时空分布与聚集性特征,为甲肝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8年甘肃省各县(区)甲肝病例报告数据,描述甲肝疫情流行特征,采用SaTScan 9.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ArcGIS 10.3软件实现扫描结果可视化。结果:2004-2018年甘肃省甲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91/10万,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均不明显;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EPI)后,年均报告发病率异常高值的7个县(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2004-2012年各年龄组发病 RR值均低于0~9岁组( P=0.000)。除2015年0~9岁组外,2013-2018年各年龄组发病 RR值低于≥60岁组( P=0.000);年均报告发病率的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4-2018年甘肃省甲肝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2004-2008年探测出1个一级聚集区,聚集半径为91.95 km,时间为2004-2005年,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陇南市。2009-2018年探测出1个一级聚集区,聚集半径为183.26 km,时间为2009-2012年,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和陇南市。 结论:2004-2018年甘肃省甲肝发病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流行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周期性和季节性均不明显。0~9岁组儿童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且低于其他年龄组,≥6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应被重点关注。甲肝存在时空聚集性,重点防控区域在甘肃省西南部地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球百日咳防控面临的挑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是全球婴幼儿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974年全球逐步将百日咳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并维持着较高的疫苗覆盖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百日咳发病率在保持多年低水平后呈上升趋势甚至出现暴发疫情,百日咳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防控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综述了全球百日咳的流行现状、百日咳再现的影响因素,以及防控面临的挑战,为百日咳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0~12月龄儿童联合疫苗使用和同时接种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增加,儿童可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次不断增加,其中0~12月龄儿童接种疫苗种类和剂次较多的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其及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使用联合疫苗或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可以简化免疫程序,提高接种率,给儿童提供更多的保护,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在对国内外最新文献、免疫程序和疫苗说明书等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汇总我国0~12月龄儿童免疫策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探讨解决路径,以期为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合理安排接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