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仲春和《医藏书目》新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殷仲春所著《医藏书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目类著作,但殷仲春生卒年代不详,经过考证,其出生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去世于天启元年(1621);《医藏书目》现存仅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原范行准栖芬室崇祯刻本;日本抄本与国内版本略有不同,均缺"云间陈继儒眉公甫校"字样,但多出一篇陈懿典序文,其底本可能与国内来源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藏文医学文献的蒙古文翻译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6世纪末开始,藏医学深度影响蒙古地区医学,蒙古族智者们学习研究藏文医学文献,陆续将藏文医学文献翻译成蒙古文,促进了蒙医学的发展完善。将藏文医学文献的蒙文翻译历史分为清朝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等3个阶段,描述了各个时期藏文医学文献的蒙文翻译研究情况。清朝时期开始翻译《四部医典》《兰塔布》等重要文献10部左右,蒙古地区开始学习蒙古文医学经典。民国时期,翻译了少数2部文献,以抄本形式流传下来。新中国时期,总共有60多部文献翻译整理,是成果颇多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南京图书馆藏抄本《缪氏外疡医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缪氏外疡医案》为清代名医缪柳村之作,现存清代徐居仁手抄本1卷,藏于南京图书馆。据《中国医籍大辞典》和笔者的调研,南京图书馆所藏《缪氏外疡医案》为仅存孤本 [ 1]818 。因笔者为 “海内外孤本《缪氏外疡医案》的点校整理研究”项目主要研究者,现将其文献考察概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吴门抄本医籍《杨寿山医案》考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抄本《杨寿山医案》1卷,孤本,现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主体内容为辑录晚清吴门名医杨寿山的医案。较之杨氏其他存世医案,该抄本具有收载案次最多、病程记载最详的特点,且书中所载医案鲜见于杨氏其他存世著作,较大程度地丰富了研究杨氏临证特色及学术思想的史料。考证发现,《杨寿山医案》抄本作者为清末民初吴门医家、书法家黄寿南,该抄本此前未作为黄氏的存世医籍而被登记在册,抄本内容现貌形成的时间上限为1890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陆彦功《伤寒类证便览》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伤寒类证便览》是明新安医家陆彦功编集整理的一部伤寒类医籍,计12卷,初刊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国内外现存有3种版本:一种为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全本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的残本,两地藏本均为婺源汪范依据陆氏保和堂于明弘治十二年刊本进行缮写翻刻的刻本,刊刻时间不详,原保和堂弘治十二年刊本未见;一种为藏于四川省图书馆的所谓“明弘治刻本”;一种为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清代精抄本。其文献来源主要有《伤寒类证》《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活人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事难知》《伤寒图歌活人指掌》《胎产药方》《小儿伤寒药方》。该书使已经亡佚的《伤寒类证》得以较完整地流传下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王肯堂《胤产全书》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胤产全书》是明代王肯堂编撰的妇产科专著,计4卷,由张受孔等参订刊行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通过对《胤产全书》国内外藏本调研,发现存世的版本有4种,分别为明代“书林乔山堂”刊刻的本子,藏于国家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将明代“书林乔山堂”刻板修订刊行的本子,分别藏于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日本文化四年(1807)抄录明刻本的抄本,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明代刻板修订刻本的抄本,藏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经过调研,没有支撑“清康熙刻本”的充分证据,现存刻本均应是明代刻本。《胤产全书》文献主要来源于《脉经》《产宝》《妇人大全良方》等著作,兼有王肯堂的发挥补充内容,王肯堂编辑《女科证治准绳》以其为主要蓝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吴勉学《师古斋汇聚简便单方》版本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师古斋汇聚简便单方》系明万历年间(1573—1620)徽州刻书家吴勉学唯一本自己收集编撰的方书,共7卷,通行本为6册。该书收集约1 460余首民间单方、小方和验方,将涉及的百余种病证分为111门,约于17世纪初刊印行世。目前存世的版本有3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藏有明刻本残本(存卷4~5);上海中医药大学藏有清顺治十七年(1660)序残刻本(存卷1~2、卷6~7)和一种未知何时的残刻本(存卷4、卷6~7);日本国立文书馆内阁文库藏3种全本,分别是明刻本、清顺治十七年序刻本以及江户抄本。经过考证,国内和日本藏清顺治十七年序刻本之序为伪作,正文实为使用明刻本书板翻印而成。日本抄本是江户末期由日人笠原英粲依据明刻本抄录、丹波元坚校正。
《师古斋汇聚简便单方》 吴勉学 版本 Shiguzhai Gathering Simple and Single-item Recipe (Shi Gu Zhai Hui Ju Jian Bian Dan Fang)...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民国山东藏书家庄恩泽与抄本《伤寒论选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伤寒论选注》是山东清代乾隆年间与黄元御齐名的诸城名医臧应詹的代表作,未得刊刻,仅以抄本流传,现存5部。通过对所见的5种抄本进行比较,发现山东省图书馆所藏的庄恩泽本在此书现存版本中较为独特,精致大方、抄校精美,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庄恩泽采诸家之论,补充方剂,辨证医理,并独到见解。究其原因,或许与其家族世代业医有关,与其为读而藏、为读而抄、钟爱医书的藏书理念有关,也与其保护乡邦文献、流播桑梓之遗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马培之《医略存真》《马氏医论》版本及关系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略存真》《马氏医论》均为马培之著作,二书版本的著录现有书目皆存讹误,对二书关系的相关研究也显不足。《医略存真》版本系统貌似简单,实际存在早期刊刻和后期增订、补刻的区别。《马氏医论》于民国绍兴医药学报上连载,以此为基础,相关整理著作不断问世,然其刊本、抄本之间增删情况复杂。《医略存真》《马氏医论》在体例上有一致性,内容上有颇多相同之处,但差异亦为明显。诸多证据表明:《马氏医论》当为《医略存真》成书来源之一,而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为进一步分析《医略存真》成书过程及马培之学术思想的变化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晚清乌镇医家逸林上人新考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考证晚清乌镇医家逸林上人生平、著作、医术传承及个人交游活动.[方法]采用历史文献学研究方法,系统爬梳稿抄本医籍、地方志、日记、文集中逸林上人的相关材料,从"生平及著作""医术传承""交游"三方面尽可能细致地考察逸林上人的人生轨迹及医事活动.[结果]逸林上人,法名达德,精医术,长于诗,有《越舲上人医案》抄本传世.门人有施寅初、丁授堂、沈兰舫三支,代有传人.作为儒医,逸林上人与当地文人,如张千里、吴全昌、张元吉、鲍廷博等人有深交.[结论]晚清时期,逸林上人在乌镇乃至浙西影响较大.对于《越舲上人医案》及逸林上人门人所传医案,有必要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揭示乌镇医家的诊疗特色与用药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