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门诊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和组织感情承诺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口腔门诊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和组织感情承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符合要求的口腔门诊护士15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GS)与组织感情承诺量表(ACS)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和组织感情承诺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和组织感情承诺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口腔门诊护士职业社会支持维度得分为(24.35±4.38)分,职业社交能力维度得分为(23.48±3.76)分,职业认知评价维度得分为(34.21±6.34)分,职业自我反思维度得分为(12.05±2.13)分,职业应对挫折维度得分为(25.31±3.50)分,口腔门诊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119.20±20.11)分,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MBI-GS总得分为(84.49±17.36)分,其中情感耗竭维度得分(40.49±7.43)分,去人性化维度得分(21.48±4.82)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22.47±6.31)分,口腔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处于较高水平;组织感情承诺总得分为(17.81±3.94),其中条目1得分最高(3.57±1.52),条目4得分最低(2.34±0.15),口腔门诊护士组织感情承诺水平较低;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 r=-0.628, P<0.05),与组织感情承诺呈正相关( r=0.619, P<0.05),组织感情承诺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 r=-0.534, P<0.05)。 结论:口腔门诊护士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处于中等程度,组织感情支持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与组织感情支持之间呈中度相关。提示口腔护理管理者应强化护士对工作价值和意义的认知,提供有效的组织支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增加合理的激励系统,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培养和谐良好的组织环境和氛围,以实现组织感情承诺的进一步增强,维持护士团队与护理质量的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情况调研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6至7月对11家国家级眼科住培基地学员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应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和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对学员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177名学员参与调查,总体满意度评价为满意、不完全满意、不满意的分别为52人(29.4%)、96人(54.2%)和29人(16.4%);对目前工作评价为无倦怠、中度倦怠、重度倦怠的分别为27人(15.3%)、113人(63.8%)和37人(20.9%)。发现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 r=-0.657, P<0.001)。影响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为年收入( β=0.196)、学历( β=-0.125)以及是否担心未来就业问题( β=0.062),均 P<0.05, R2=0.222;影响总体工作倦怠的因素为住培年级( β=0.094)和是否担心未来就业问题( β=-0.060),均 P<0.05, R2=0.129。 结论: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倦怠程度较高,收入、学历、住培年级和对未来就业问题的担心会对其满意度和工作倦怠产生影响。应当适当提高学员薪资水平,降低学员对未来就业的焦虑,可考虑加入医学人文的相关课程等,以提高眼科住培学员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倦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前部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矫正成年人外旋转斜视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成年人后天性外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后天性上斜肌麻痹并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患者7例(7只眼),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9±12)岁。所有患者均有闭合性颅脑损伤史,第一眼位存在旋转性复视,眼球运动检查可见受累眼上斜肌麻痹,不伴有明显下斜肌功能运动过强。术前行双眼被动牵拉试验,术中根据被动牵拉试验肌腱松弛情况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旋转斜视角度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的旋转斜视角度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前部1/3上斜肌肌腱根据肌腱的松弛程度行6.0~10.0 mm折叠,折叠量为(7.7±1.8)mm。术中患者均主诉第一眼位旋转复视明显好转,双马氏杆测量第一眼位主观外旋转度数由术前10°(8°,15°)改善至术后第1天的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79; P<0.05)。随访时间为(112±38)d,患者末次随访时第一眼位外旋转度数为2°(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75; 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旋转复视主诉。 结论:成年人后天性外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能够有效改善第一眼位外旋转斜视的临床症状,术后短期随访效果稳定,未发生明显回退。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85-68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预测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优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4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反刍和正念)预测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相对重要性。方法: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人类服务行业版、9项患者健康问卷、情绪调节问卷、反刍思维量表和正念能力量表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 037名护士进行了横断面问卷评估。结果: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反刍、认知重评和正念分别解释职业倦怠41.38%(0.132/0.319)、30.09%(0.096/0.319)和28.53%(0.091/0.319)的方差;反刍和正念分别占抑郁的已预测方差的68.56%(0.362/0.528)和24.43%(0.129/0.528)。结论:反刍和正念是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减少反刍思维和增强正念水平是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重要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垂直直肌分级断腱术治疗小度数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垂直直肌分级断腱术治疗小度数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第一眼位小度数[≤10三棱镜度(PD)]垂直斜视的12例成年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8±8)岁,病程(15±7)个月。所有患者除外颅脑疾病和眼眶及眼外肌异常。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第一眼位斜视度数及双马氏杆试验测量主观旋转斜视角度。根据检查结果行鼻侧或颞侧上直肌或下直肌分级断腱术。观察术后第1天与末次随访时垂直斜视度数与旋转斜视角度的变化及垂直直肌断腱比例与垂直斜视矫正度数的关系。垂直斜视度数以 M( Q1, Q3)表示,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Friedman检验(Bonferroni校正)及线性拟合分析。 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7±3)个月。术前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为7.00(5.25,7.75)PD,术后第1天为1.00(1.00,2.00)PD,末次随访时为1.50(1.00,2.00)PD,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03)。患者术后旋转斜视角度无明显变化。线性拟合分析显示垂直直肌断腱比例为50%~90%可矫正5~8 PD的垂直斜视( R2=0.72; P<0.001)。 结论:垂直直肌分级断腱术能够有效改善小度数垂直斜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马氏杆三棱镜和三棱镜交替遮盖试验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分别以马氏杆三棱镜度和三棱镜交替遮盖(PACT)斜视度作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手术目标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斜视矫正术且随诊6个月以上的AACE病例34例,根据手术目标斜视量对应的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马氏杆组16例。对照组将PACT斜视度作为手术目标量,马氏杆组术前增加马氏杆三棱镜度检查并作为手术目标量,2组均采用PACT测量术后斜视度。观察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斜视度、融合范围、近立体视等资料。手术成功标准为视远和视近斜视度均在-8.0~8.0 PD内,复视消失。采用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 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马氏杆组术前检查显示马氏杆三棱镜度大于PACT斜视度[视远差值(6.0±3.9)PD;视近差值(6.6±2.4)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10, P<0.001; t=-11.08, P<0.001)。术后末次随诊时,马氏杆组视远、视近残余斜视度均小于对照组[(1.6±2.1)PD vs.(4.0±2.8)PD;(3.1±2.2)PD vs.(5.9±3.3)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75, P=0.010; t=2.87, P=0.007)。经1次手术成功者在对照组有14例(78%)、马氏杆组有15例(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马氏杆组术后融合范围分别比术前增加3.9°±3.6°和4.2°±2.5°,2组间术后融合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恢复中心凹立体视者在对照组有10例(63%),马氏杆组有10例(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PACT斜视度和马氏杆三棱镜度作为目标量的斜视手术均能有效改善AACE患者的眼位、融合功能和近立体视,但以马氏杆三棱镜度作为手术目标量术后残余斜视度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马培之《医略存真》《马氏医论》版本及关系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医略存真》《马氏医论》均为马培之著作,二书版本的著录现有书目皆存讹误,对二书关系的相关研究也显不足。《医略存真》版本系统貌似简单,实际存在早期刊刻和后期增订、补刻的区别。《马氏医论》于民国绍兴医药学报上连载,以此为基础,相关整理著作不断问世,然其刊本、抄本之间增删情况复杂。《医略存真》《马氏医论》在体例上有一致性,内容上有颇多相同之处,但差异亦为明显。诸多证据表明:《马氏医论》当为《医略存真》成书来源之一,而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为进一步分析《医略存真》成书过程及马培之学术思想的变化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南京市综合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了解南京市麻醉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影响职业倦怠的各种因素.方法 选择5家医院263名麻醉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马氏工作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和一般资料问卷,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调查的麻醉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总检出率为80.53%,重度倦怠的检出率为8.01%.多因素分析显示,没有行政职务(OR=0.164,95%CI:0.065~0.415)、工作之余经常聊天放松(OR=0.360,95%CI:0.167~0.776)、健康状况好(OR=0.441,95%CI:0.239~0.815)、工作强度低(OR=0.505,95%CI:0.273-0.934)、增加月收入(OR=0.478,95%CI:0.328~0.696)会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而每月手术抢救次数多(OR=1.754,95%CI:1.094~2.813)、没有业余兴趣爱好(OR=2.069,95%CI:1.145~3.739)、建议不能得到及时反馈(OR=2.244,95%CI:1.213-4.154)、缺乏良好职业发展(OR=2.087,95%CI:1.196~3.642)会增加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结论 南京市麻醉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普遍,且职业倦怠与多种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工作场所暴力对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抑郁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医务工作者存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会严重影响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状态.本研究探索抑郁在医务工作者工作场所暴力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9年1月10日至2月5日期间,面向一线医务工作者发放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方便抽样(滚雪球抽样),使用中文版工作场所暴力量表、马氏职业倦怠调查表和两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收集横断面数据后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中介模型检验.结果:本研究有效样本3 684份,男性556名,女性3 128名,年龄为(31.63±7.69)岁.其中,2 079名(56.43%)医务工作者遭遇了工作场所暴力,687人(18.65%)筛查显示抑郁阳性,2 247人(60.99%)存在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显示,工作场所暴力与抑郁(r=0.135)、工作场所暴力与职业倦怠(r=0.107)、抑郁与职业倦怠(r=0.335)均呈正相关(均P<0.001),控制协变量后工作场所暴力通过抑郁对职业倦怠的间接效应为0.25(SE=0.02,95%CI 0.21~0.28),占总效应的13.87%.结论:工作场所暴力和抑郁与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密切相关,抑郁在工作场所暴力和职业倦怠间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提示,要提升医务工作者沟通技巧,适当增设安检系统和应急预案,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递医患正能量,畅通医疗咨询和投诉举报渠道;对医护人员的抑郁情绪进行疏导将有助于减少工作场所暴力带来的危害,保护医务工作者身心健康,降低工作倦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倾向性评分法和马氏距离法在匹配中的比较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倾向性评分法与马氏距离法在匹配中的效果,在医学数据中验证倾向性评分悖论的观点.方法 通过最邻近匹配及卡钳匹配选择最佳匹配方法,计算不同卡钳值下删减个体数后样本的不平衡性,比较倾向性评分法与马氏距离法的稳定性.结果 对于本研究的数据,倾向性评分法的卡钳匹配是最佳的匹配方法;倾向性评分法在删减个体数达到一定后,继续删减匹配较差个体会增加样本的不平衡性,马氏距离匹配的样本不平衡性随着删减个体数的增加而减少.结论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调整混杂时,不宜删减较多个体寻找更加精确匹配的匹配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