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与免疫状态演变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小鼠在不同时期的肠道功能、血清相关抗体、脾脏细胞因子谱表达与肠道菌群的演变。方法:取3~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8只,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C组,13只)和STZ组(15只)。STZ组连续5 d空腹腹腔注射STZ 50 mg·kg -1·d -1,NC组注射等体积溶剂。实验第3周测定随机血糖>16.7 mmol/L为建模成功,定义为基线水平,两组各取6只小鼠处死,剩余小鼠观察4周,即实验第7周(实验终点)处死剩余小鼠。每周测量体重、随机血糖和每日饮水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脾脏细胞因子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6、IL-17、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清相关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 +FoxP3 +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对粪便进行16SrRNA菌群测序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CD4 +FoxP3 +Treg细胞、肠道菌群、各免疫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流式细胞术与ELISA结果显示,在基线水平,与NC组相比,STZ组小鼠脾脏CD4 +FoxP3 +Treg、TGF-β、TNF-α、IFN-γ、IL-6、IL-17与血清ICA、IAA表达水平增加,脾脏IL-4、IL-10表达水平下降(均 P<0.05);在实验终点,与NC组相比,STZ组小鼠脾脏TNF-α、IFN-γ、IL-6,血清GADA、ICA与结肠ZO-1表达水平增加(均 P<0.05)。16SrRNA测序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STZ组乳杆菌属丰度明显下降( P<0.05),拟杆菌属、阿克曼菌属、普雷沃菌属和颤螺菌属丰度明显上升(均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乳杆菌属丰度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 r=0.65, P<0.05),与TNF-α、IFN-γ、IL-6、IL-17和GADA水平呈负相关( r值-0.61~-0.58,均 P<0.05);颤螺菌属丰度与TGF-β、TNF-α、IL-6和IAA水平呈正相关( r值0.55~0.72,均 P<0.05),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 r=-0.59, P<0.05)。 结论:多次低剂量STZ诱导的T1DM小鼠可能存在CD4 +Foxp3 +Treg及TGF-β介导的负性免疫调节和以增加结肠ZO-1表达的肠道调节,其中颤螺菌属与乳杆菌属丰度改变可能参与免疫调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的风险因素检测手段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SLE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以多种自身抗体产生为特征,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SLE患者因为自身免疫紊乱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其结核感染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同时由于大部分活动性结核是由潜伏性结核感染发展而来,故SLE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SLE患者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个体化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医疗成本支出。本文主要探讨SLE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检测手段以及可选用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病程1型糖尿病患者残余胰岛功能与自身免疫状态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长病程1型糖尿病(T1DM)患者残余胰岛功能与自身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配体法测定的血清C肽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T1DM综合管理门诊中长病程(病程≥10年)自身免疫T1DM患者的胰岛功能进行评价。将空腹或餐后2 h C肽高于仪器检测敏感度下限(16.7 pmol/L)定义为胰岛功能存留,否则为胰岛功能丧失。筛查并入组所有胰岛功能存留患者(19例),同时入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匹配的胰岛功能丧失患者(19例)及健康对照(19例)。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辅助细胞(Th1)、Th2辅助细胞(Th2)、Th17辅助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B淋巴细胞亚群:边缘区B细胞(MZB)、滤泡状B细胞(FoB)、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调节性B细胞(B10)频率及CD4+T、CD8+T、CD19+B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测定研究对象空腹血清中炎症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抗体(IL-1RA)、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p40亚基(IL-12p40)、白细胞介素-12p70亚基(IL-12p70)、白细胞介素-23(IL-23)及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的水平。比较上述指标在胰岛功能存留组、胰岛功能丧失组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的差异。结果:19例胰岛功能存留组患者中男性占42.1%(8例),年龄[ M( Q1, Q3)]为29.0(23.0,40.0)岁,病程[ M( Q1, Q3)]为11.0(10.0,14.0)年;19例胰岛功能丧失组患者中男性占42.1%(8例),年龄[ M( Q1, Q3)]为30.0(23.0,40.0)岁,病程[ M( Q1, Q3)]为12.0(10.0,15.0)年;19例健康对照中男性占42.1%(8例),年龄[ M( Q1, Q3)]为29.0(24.0,40.0)岁。健康对照、胰岛功能丧失组、胰岛功能存留组患者Th1细胞频率[ M( Q1, Q3)]分别为9.93%(7.45%,15.20%)、14.90%(11.70%,18.00%)、10.20%(6.93%,15.80%)( P=0.015);Treg细胞频率[ M( Q1, Q3)]分别为3.52%(2.92%,5.68%)、2.88%(1.64%,3.22%)、3.12%(2.81%,4.81%)( P=0.005);B淋巴细胞表面PD-1分子表达比例[ M( Q1, Q3)]分别为4.69%(2.64%,6.37%)、2.11%(1.45%,3.63%)、4.20%(2.53%,6.01%)( P=0.003);血清IL-6水平[ M( Q1, Q3)]分别为26.43(18.06,33.35)ng/L、42.97(25.52,66.30)ng/L、22.07(14.85,34.45)ng/L( P=0.006);血清IP-10水平[ M( Q1, Q3)]分别为107.39(76.19,126.07)ng/L、188.82(131.27,348.18)ng/L、128.26(114.31,136.50)ng/L( P<0.001)。两两比较发现,胰岛功能丧失组Th1细胞频率、血清 IL-6、IP-10水平均分别高于胰岛功能存留组及健康对照,Treg细胞频率、B 淋巴细胞表面 PD-1 分子表达比例均分别低于胰岛功能存留组及健康对照(均 P<0.05)。 结论:胰岛功能存留的长病程T1DM患者外周血Th1细胞频率、IL-6、IP-10因子水平更低,Treg细胞频率、B细胞表面PD-1分子水平更高,提示存在更强的自身免疫耐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干扰素-γ自身抗体介导的成人起病免疫缺陷病合并播散性马萨分枝杆菌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报道1例播散性马萨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治疗有效,但停药后疗效难以维持;检测其IFN-γ中和性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最终被诊断为抗IFN-γ自身抗体(AIGA)介导的成人起病免疫缺陷症(AOID)。本文对AOID的临床特点进行描述和讨论,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白细胞介素7受体α抗体减轻MRL/lpr狼疮小鼠肾脏损伤的免疫调节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受体α抗体对MRL/lpr狼疮小鼠免疫炎症和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15只体重15~16 g无特定病原体3~4周龄雌性MRL/lpr小鼠饲养至14周龄,随机分为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IL-7受体α抗体、同型抗体和生理盐水,每周3次,每次100 μg,共4周。18周龄时处死小鼠,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量;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肌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自身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IL-21的表达;PAS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D3、F4/80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囊泡样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和囊泡样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亚群并计数。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比较,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24 h尿蛋白量及血清肌酐、抗双链DNA抗体、γ干扰素、IL-21均降低(均 P<0.01),但三组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39, P>0.05)。与生理盐水组和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比较,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肾脏组织CD3和F4/80阳性浸润细胞减少,Ⅰ/Ⅲ型胶原纤维比值下降( F=41.11, P<0.01);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Foxp3 +)/效应T细胞(CD4 +CD25 +)比值增高( F=21.64, P<0.01),且外周血和脾脏中Tfr(CD4 +CXCR5 +Foxp3 +)/Tfh(CD4 +CXCR5 +)比值均升高( F=38.95, P<0.01; F=12.90, P<0.01)。 结论:IL-7受体α抗体可能通过升高调节性T细胞比例、Tfr/Tfh比值,降低自身抗体如抗双链DNA抗体生成,减少炎性因子生成,从而减轻MRL/lpr狼疮小鼠的免疫炎症和肾脏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干扰素γ自身抗体介导的成人起病免疫缺陷症13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描述和分析一组抗干扰素γ自身抗体(AIGA)介导的成人起病免疫缺陷症(AOI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AOID患者共13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感染部位及病原种类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5例,起病中位年龄47岁(14~71岁),首发症状到确诊中位时间4年(1~8年);籍贯北方地区4例,南方地区9例。常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13/13)、发热(12/13)、咳嗽等呼吸道症状(12/13)、体重下降(11/13)。常见实验室检查异常为白细胞计数升高(9/13),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占比升高(7/13),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2/13)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11/13)。诊断时血浆AIGA滴度中位数为5 681(3 194,13 246)。常见感染受累部位为肺(12/13)、淋巴结(9/13)、骨或关节(9/13)、皮肤软组织(7/13)、血流及骨髓(4/13)、腺体(3/13)。最常见的病原为非结核分枝杆菌(12/13),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多见(9/13)。结论:我国AIGA介导的AOID患者同样见于北方医疗机构就医人群,在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反复感染等患者中应重视AIGA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weet综合征伴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的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50岁,因发热、颈部肿物4个月、全身皮疹2个月于2021年6月15日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伴畏寒、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外院予抗感染、止痛等治疗无好转。2个月前至我院感染科住院,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升高;血、骨髓细菌和真菌培养阴性;胸部CT示两肺上叶炎性结节,纵隔多发肿大的淋巴结;左颈部淋巴结组织病理表现符合化脓性淋巴结炎;诊断:肺炎(细菌+真菌)。住院第3天开始出现双耳廓、双手背、前臂水肿性红斑、水疱、脓疱,皮损组织病理符合Sweet综合征改变。治疗上经验性给予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抗感染,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2周,体温降至正常,皮疹好转后出院。半个月后再次出现左颈部肿胀、疼痛,伴发热,再次入住我院感染科。住院期间再发面部、躯干、四肢多发性红斑、斑块、脓疱,自觉疼痛,遂转入我科。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2 kg。既往史:2006年行甲状腺瘤切除术,2020年行卵巢囊肿切除术,余无特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miR326调节Th17细胞探讨逍遥散加味颗粒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肝郁脾虚大鼠炎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从miR326调控Th17细胞分化角度,探讨逍遥散加味颗粒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采用高碘水喂养联合皮下注射甲状腺球蛋白对大鼠进行免疫干预,每周2次,并于第5~8周进行加强免疫,每周1次。从第5周开始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复制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逍遥散组、金水宝组,逍遥散组灌胃逍遥散加味颗粒混悬液13.63 g/(kg·d),金水宝组灌胃金水宝片混悬液477 mg/(kg·d),连续给药8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水平;PCR法检测甲状腺组织miR326、IL-17 mRNA、IL-4 mRNA、γ-干扰素(IFN-γ)mRNA水平,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甲状腺组织E26转化-特异性1(Ets-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IFN-γ + T细胞、CD4 +IL-4 + T细胞和CD4 +IL-17 + T细胞比例,HE染色法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血清TSH[(3 328.88±724.45)pg/ml比(1 900.25±203.91)pg/ml]水平升高( P<0.01),TGAb[(63.60±9.01)IU/ml比(96.19±10.74)IU/ml]和TPOAb[(6.84±1.45)IU/ml比(11.62±2.06)IU/ml]水平降低( P<0.01),甲状腺组织miR326[(3.57±0.57)比(7.63±0.90)]、IL-17 mRNA[(6.71±0.97)比(13.02±1.18)]水平降低( P<0.01),Ets-1[(0.71±0.40)比(0.39±0.02)]蛋白表达升高( P<0.01),CD4 +IFN-γ + T细胞[(13.10±2.23)%比(20.7±2.07)%]、CD4 +IL-17 + T细胞比例[(18.90±1.31)%比(25.1±1.03)%]降低( P<0.01),甲状腺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 结论:逍遥散加味可通过下调EAT肝郁脾虚大鼠甲状腺组织中miR-326表达,上调靶蛋白Ets-1表达,抑制Th17细胞分化,进一步减少IL-17 mRNA表达,改善EAT肝郁脾虚大鼠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诊治的4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的NTM病成年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菌种检出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水平,并将患者分为抗体阳性组与抗体阴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曼-惠特尼 U检验、 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NTM病患者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的相关因素。 结果:43例患者中,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患者13例(30.2%),抗体阴性患者30例(69.8%)。抗体阳性组中NTM播散性感染[9/13比30.0%(9/30)]和合并细菌感染[5/13比6.7%(2/30)]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抗体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74、6.73,均 P<0.05)。抗体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350×10 9/L的比例均高于抗体阴性组,白球比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2、3.02, χ2=9.77, t=3.66,均 P<0.05)。抗体阳性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均高于抗体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99.50、112.00、115.50、61.50、76.50、99.00、83.00,均 P<0.05)。抗体阳性和抗体阴性患者的主要感染菌种为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7例和11例)和鸟分枝杆菌复合群(5例和1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细菌感染[比值比( OR)=21.83,95%可信区间( CI) 1.94~245.71]、NTM播散性感染( OR=7.64,95% CI 1.10~53.26)、血小板计数>350×10 9/L( OR=14.31,95% CI 1.91~107.04)为判断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出现全身炎症水平升高的概率更高。NTM病患者出现合并细菌感染、NTM播散性感染或血小板计数升高(>350×10 9/L)时建议进行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临床和胸部CT表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抗γ干扰素(IFN-γ)自身抗体阳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4例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TS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部CT表现(肺内征象、支气管改变、胸膜改变及肺外改变)。对肺部受累程度进行CT评分,比较肺部不同区域受累程度的差异。结果:54例患者中,46例有发热,43例有咳嗽、咳痰,28例有皮肤病变,19例有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显示29例CD4/CD8值降低,32例血小板计数升高。54例患者中仅1例胸部CT无异常表现。其余患者胸部CT征象以纤维条索灶(87.0%,47/54)、淋巴结肿大(75.9%,41/54)、散发结节(74.1%,40/54)、片状实变灶(72.2%,39/54)和胸腔积液(59.2%,32/54)最多见,实变病灶多伴有空气支气管征(63.0%,34/54);病灶多呈双侧分布(77.8%,46/54),38例(70.4%,38/54)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央区域。CT评分提示肺部不同区域受累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HIV阴性的TSM患者临床及胸部CT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性。多数抗IFN-γ抗体阳性的TSM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皮损、骨关节疼痛症状。胸部CT以条索灶、结节、实变及胸腔积液为主,淋巴结肿大常与上述征象并存,病灶多呈双侧分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