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早期诊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DM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MDA5抗体是否阳性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组(34例)和抗MDA5抗体阴性组18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抗MDA5抗体阳性组的皮肤溃疡发生率[20.6%(7/34)和9.0% (17/189), χ2=4.03, P=0.045]、抗Ro52抗体阳性率[61.8%(21/34)和21.2%(40/189), χ2=23.90, P<0.001]、间质性肺疾病(ILD)[91.2%(31/34)和38.6%(73/189), χ2=31.98, P<0.001]及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RP-ILD)发生率[67.6%(23/34)和5.3%(10/189), χ2=88.87, P<0.001]、D-二聚体[1.87(1.23,2.56)μg/ml和1.15(0.59,1.29)μg/ml, χ2=4.68, P<0.001]、血清铁蛋白水平[931.65(579.12,1 160.43)ng/ml和507.40(200.40,588.55)ng/ml, χ2=5.60, P<0.001]均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而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85.50(61.25,1 55.00)U/L和263.00(66.50,1 111.14)U/L, χ2=3.08, 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Ro52抗体阳性[ OR(95% CI)=5.027(1.632,15.483), P=0.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 OR(95% CI)=1.665(1.124,2.466), P=0.011]、发生ILD[ OR(95% CI)=10.071(2.061,49.207), P=0.004]及RP-ILD[ OR(95% CI)=10.910(3.294,36.134), P<0.001]是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抗Ro52抗体、D-二聚体、ILD及RP-ILD的曲线下面积(95% CI)分别为[0.703(0.615,0.791)、0.752(0.661,0.843)、0.763(0.703,0.822)、0.812(0.730,0.893)]( P均<0.001),预测抗MDA5抗体阳性DM的价值均较高。 结论:抗Ro52抗体阳性、D-二聚体水平升高、发生ILD及RP-ILD是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均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幼年皮肌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幼年皮肌炎(JDM)是最常见的幼年特发性炎性肌病(JIIM),以皮肤和肌肉的非化脓性炎症为特点,肺部等重要脏器受累较常见。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DA)5抗体阳性JDM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溃疡、掌部丘疹、脱发和关节炎,间质性肺病(ILD)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血清铁蛋白(SF)、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和白细胞介素(IL)-18的水平可作为监测疾病活动性及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包括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难治性患者也可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JAK抑制剂和人免疫球蛋白。早期积极治疗抗MDA5抗体阳性JDM有助于缓解病情、逆转脏器损害并改善远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男性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男性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肌炎协作组2017—2020年间住院246例抗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取 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男性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向阳疹[67.1%(47/70)与52.8%(93/176), χ2=4.18, P=0.041]、V字征比例高于女性组[50.0%(35/70)与30.7%(54/176), χ2=8.09, P=0.004],男性组CK[112(18,981)U/ml与57(13.6,1 433)U/ml, Z=-3.50, P<0.001]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1 500(166,32 716)ng/ml与569(17.8,14 839)ng/ml, Z=-5.85, P<0.001]高于女性组;男性组ESR[31.0(4.0,101.5)与43.4(5.0,126.5)mm/1 h, Z=-2.22, P=0.026]、间质性肺疾病(ILD)[40.0%(28/70)与59.7%(105/176), χ2=7.82, P=0.020]患者的比例低于女性组,但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疾病(PR-ILD)比例[47.1%(33/70)和31.3%(55/176), χ2=5.51, P=0.019]高于女性组。②男性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死亡组较存活组病程更短[1.0(1.0,3.0)个月与2.5(0.5,84)个月, Z=-3.07, P=0.002],关节炎发生率更低[16.7%(4/24)与42.2%(19/45), χ2=4.60, P=0.032];死亡组AST[64(22.1,565)U/L与51(14,601)U/L, Z=-2.42, P=0.016]、LDH[485(224,1 464)U/L与352(170,1 213)U/L, Z=-3.38, P=0.001]、CRP[11.6(2.9,61.7)mg/L与5.0(0.6,86.4)mg/L, Z=-1.96, P=0.050]、血清SF水平[2 000(681,7 676)ng/ml与1 125(166,32 716)ng/ml, Z=-3.18, P=0.001)高于存活组,RP-ILD发生率显著增高[95.8%(23/24)与22.2%(10/45), χ2=33.99, P<0.001];③Cox回归分析提示病程、LDH水平、RP-ILD[ HR值(95% CI)=0.203(0.077,0.534), P=0.001; HR值(95% CI)=1.00(1.001,1.004), P=0.003; HR值(95% CI)=95.67(10.872,841.904), P<0.001]是男性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预后相关因素。 结论:男性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表现与女性比有一定差异,ILD发生率低,但PR-ILD占比高,病程、LDH水平及RP-ILD是男性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的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早期肺间质改变对其预后的影响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AD5)抗体阳性DM患者早期肺间质改变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及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D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13例抗MAD5抗体阳性DM患者(7例幸存,6例死亡)和18例抗合成酶(ARS)抗体阳性DM患者,对2组患者的首次肺CT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采用校正年龄和性别的Cox回归分析确定预后因素。结果:与抗ARS抗体阳性患者比较,抗MAD5抗体阳性组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SI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增高[发生率(69%和0%, χ2=17.7, P<0.01),病死率(46%和0%, χ2=10.3, P=0.002]。与ARS抗体阳性患者比较,抗MAD5抗体组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铁蛋白值显著增高[70.0(37.0,122.5)和21.0(16.5,33.5), Z=-3.37, P=0.001;977.0(502.5,1 366.0)和307.1(72.3,546.9), Z=-3.44, P=0.001]。抗MAD5抗体阳性组中A/SIP组较缓慢渐进间质性肺炎(CIP)组累积生存率显著降低(100%和70%, P=0.001)。Cox回归分析提示肺CT评分与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的疾病预后不相关,GGO总分与纤维化总分的[ HR=1.08,95% CI(0.95,1.23), P=0.229; HR=0.97,95% CI(0.72,1.30), P=0.814]。 结论:抗MDA5抗体是早期诊断DM合并A/SIP的有力指标。早期肺CT评分并不能预测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幼年皮肌炎临床特征与肌炎抗体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幼年皮肌炎(JDM)中肌炎抗体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JDM患儿临床资料,均行肌炎抗体检测,包括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及肌炎相关性抗体(MAAs)。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MSAs各抗体亚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76例JDM患儿中男39例,女37例。MSAs 阳性43例(53%),其中抗核基质蛋白2(NXP2)(15/76,20%)、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13/76,17%)、抗转录中间因子1γ(9/76,11%)抗体为常见的3种阳性亚型。MAAs阳性20例(26%),其中抗Ro-52抗体(17/76,22%)最常见。16例(21%)患儿同时出现MAAs和MSAs抗体阳性。抗MDA5抗体阳性患儿中关节炎(9例)、发热(8例)、皮肤溃疡(5例)和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1例)发生率在MSAs抗体各亚型中最高。吞咽困难(6例)及水肿(8例)主要发生于抗NXP2抗体阳性患儿。抗MDA5抗体阳性患儿更易发生关节炎( OR=10.636,95% CI 2.770~40.844, P=0.001)、皮肤溃疡( OR=12.500,95% CI 2.498~62.522, P=0.002)、发热( OR=5.600,95% CI 1.580~19.849, P=0.008)和肺间质病变(ILD)( OR=23.333,95% CI 4.750~114.616, P<0.01)。MSAs各亚型抗体组间肌酸激酶值不同( P<0.01),抗MDA5组肌酸激酶值明显低于抗氨酰-tRNA合成酶( P=0.03)、抗NXP2( P<0.01)、MSAs全阴性组( P=0.013)。 结论:大多数JDM患儿存在肌炎自身抗体阳性,不同肌炎自身抗体与JDM的临床表现相关,开展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对疾病诊治有重要提示意义。抗MDA5抗体阳性患儿应警惕ILD和MAS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纵隔气肿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合并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或不合并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国内外文献并与之比较。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纵隔气肿的危险因素。 结果:该院共收治有12例抗MDA5抗体阳性DM不合并纵隔气肿者,1例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纵隔气肿者,结合文献复习资料详细的16例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纵隔气肿者,2组间比较,纵隔气肿组血清铁蛋白(SF)水平[991.6(548.5,2875.1)ng/ml与355(143.5,395)ng/ml, Z=-2.506, P=0.012]、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病变(RPILD)发生率(76.5%与16.7%, χ2=10.076, P=0.002)高于非纵隔气肿组。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未发现男性[ OR=0.192,95% CI(0.009,4.125), P=0.291]、SF[ OR=1.002,95% CI(0.998,1.006), P=0.279)、RPILD( OR=0.084,95% CI(0.003,2.178), P=0.136)、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 OR=0.258,95% CI(0.009,7.419), P=0.429]是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纵隔气肿的危险因素。 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中,SF水平高、肺间质病变进展迅速的患者易合并纵隔气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抗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DM-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RPILD)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科88例DM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抗MDA5抗体阳性率37%(32/88),阳性组溃疡性皮疹、Gottron征、关节炎、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比例、ESR显著高于阴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肌酸激酶(CK)显著低于阴性组(均 P<0.05);阳性组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100%、RPILD发生率34%(11/32)、病死率16%(5/32),显著高于阴性组(均 P<0.05)。②抗MDA5抗体阳性RPILD组的CRP水平、抗Ro-52抗体阳性率、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RPILD组[15.70(4.49,29.00)和3.22(1.66,7.15), Z=-2.440, P=0.014;91%和43%, P=0.011;46%和0, 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Ro-52抗体阳性[ OR=4.561,95% CI(1.797,11.580), P=0.001]是抗MDA5抗体阳性DM-RPILD的危险因素。③抗MDA5抗体阳性DM-RPILD中,死亡组铁蛋白、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1 931(1 377,7 379)和638(196,876), Z=-2.556, P=0.009;2 760(1 995,4 854)和985(533,1 588), Z=-2.379, P=0.017],氧合指数显著低于存活组[230(140,256)和309(262,382), Z=2.191, P=0.030]。死亡组强化治疗延迟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14.0±2.6)与(4.5±1.4), t=7.899, P<0.01],且死亡组联用2种DMARDs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存活组(0与83%, P=0.015)。 结论:抗MDA5抗体可能与DM特征性临床表现、ILD、RPILLD及高病死率有关。抗Ro-52抗体可能是抗MDA5抗体阳性RPILD的危险因素。高铁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低氧合指数可能与RPILD不良预后有关。早期、包括2种DMARDs的治疗可能改善RPILD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蛋白5抗体阳性幼年皮肌炎11例的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蛋白5(MDA5)抗体阳性幼年皮肌炎(JDM)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1例抗MDA5抗体阳性JDM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结果:11例抗MDA5抗体阳性JDM患儿中,男2例,女9例;起病年龄为1~13(5.8±4.2)岁;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11例(100.0%)、关节炎5例(45.5%)、肌无力4例(36.4%);实验室检查10例(90.9%)肌酶升高,9例(81.8%)血清铁蛋白(SF)升高;肺部高分辨CT发现10例(90.9%)存在肺间质病变(ILD),CT主要表现为双肺胸膜下区磨玻璃影,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降低;患儿均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例2发展为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疾病(RPILD),2个月后死于呼吸衰竭,余患儿随访1~2年,病情缓解,ILD好转。结论:本组抗MDA5抗体阳性JDM患儿均有典型皮疹,肌力下降不明显,易伴关节炎。此类患儿易合并ILD,其肺部高分辨CT主要表现为双肺胸膜下区磨玻璃影,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降低。ILD进展通常伴随SF升高。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对JDM合并ILD有效。JDM合并RPILD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死亡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相关幼年皮肌炎临床特征和治疗随访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相关幼年皮肌炎(JDM)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抗MDA5相关JDM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其转归,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岁,起病到确诊1~7个月。结果:5例均有皮损,其中面部非特异红色斑疹3例,Gottron疹/征4例,2例表现为皮肤粗糙和角化过度。甲周毛细血管炎改变5例,皮肤黏膜溃疡3例,关节受累3例,发热1例。肌力2例正常,3例轻度下降,肌酸激酶均正常,肌肉核磁和肌电图异常各4例。血清学全部为抗MDA5抗体阳性,3例伴抗Ro52阳性。5例肺计算机断层摄影(CT)均显示间质性肺病(ILD)但缺乏呼吸系统症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和铁蛋白均增高。5例患者的治疗中均包括了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2例单独使用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完全缓解,2例难治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他克莫司方案。1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达到完全缓解,后由于密切接触发生肺结核。结论:抗MDA5相关JDM发病年龄低,肌肉损害轻,皮疹不典型,容易漏诊及合并ILD。肌炎抗体有助于诊断,肺CT、铁蛋白和KL-6综合评估治疗反应,应积极免疫抑制治疗以改善预后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阳性的皮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DA)5 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MDA5 +DM-ILD)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呼吸科住院的MDA5 +DM-IL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信息。分别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快速进展与非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RP-ILD)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纳入抗MDA5 +DM-ILD患者105例(中位发病年龄54岁),其中61例为女性(61/105,58%)。皮肌炎主要类型为无肌病性皮肌炎(74/105,70%),其次为皮肌炎(31/105,30%)。肺外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病变(60/105,57.1%)、肌肉表现(20/105,19%)、关节痛及关节炎(20/105,19%)。15.4%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抗体滴度≥1∶320;61.9%患者的抗RO-52 kDa抗体阳性。随访期间66例(66/105,62.8%)患者发生RP-ILD,58例(58/105,56.3%)死亡。氧合指数低( OR=0.974,95% CI:0.954~0.994, P=0.012)及无关节疼痛表现( OR=0.032,95% CI:0.002~0.663, P=0.026)是RP-ILD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P-ILD( HR=3.194,95% CI:1.025~9.954, P=0.045)、年龄>53岁( HR=3.450,95% CI:1.388~8.577, P=0.008)、铁蛋白水平>1 330.5 μg/L( HR=3.032,95% CI:1.208~7.610, P=0.018)和C反应蛋白>16.95 mg/L( HR=2.794,95% CI:1.102~7.084, P=0.030)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呼吸科就诊的抗MDA5 +DM-ILD患者,临床表现呈现异质性,多数为无肌病性皮肌炎,RP-ILD发生率高,死亡风险大。对基线自身抗体筛查阴性,抗RO52kDa抗体阳性的快速进展性ILD患者,即使无相关皮疹、关节、肌肉表现,应考虑抗MDA5抗体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