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心功能及健康相关体适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病人心功能及健康相关体适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行PCI治疗的AMI病人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n=48)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运动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健康相关体适能、6 min步行距离、干预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干预前(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小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的LVEF(57.79±5.86)%、6 min步行距离(386.22±48.49)m大于对照组[(53.14±6.42)%、(357.63±45.51)m](P<0.05),LVEDV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峰值摄氧量(VO2max)、氧脉搏、摄氧量对应功率的递增斜率(△VO2/△WR)、代谢当量、握力指数、30 s连续椅子站立试验(30-CS)均大于干预前(P<0.05),体脂肪、内脏脂肪面积(VFA)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的VO2max(20.32±1.64)mL·min-1·kg-1、氧脉搏(12.93±2.45)mL/次、△VO2/△WR(10.14±1.63)mL·min-1·W-1、代谢当量6.12±0.73、握力指数(53.91±5.62)%、30-CS(19.21±6.39)次均大于对照组[(19.47±1.76)mL·min-1·kg-1、(11.74±2.66)mL/次、(9.43±1.78)mL·min-1·W-1、5.73±0.77、(50.18±8.83)%、(16.43±6.04)次](P<0.05),体脂肪(25.88±5.23)%、VFA(94.14±27.32)cm2均小于对照组[(28.52±7.04)%、(105.64±28.11)cm2](P<0.05).研究组的干预期间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PCI治疗的AMI病人接受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健康相关体适能,增大6 min步行距离,减少干预期间MACE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床旁轮椅端坐活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E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床旁轮椅端坐活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EICU获得性肌无力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医院E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66例,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床旁轮椅端坐活动。比较2组在肌力、生活自理能力、机械通气时间、EICU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EICU获得性肌无力6例占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例占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9, P<0.05)。出EICU时,试验组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制订的肌力评估标准的肌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分别为(48.27 ± 5.11)、(59.67 ± 7.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8 ± 6.75)、(54.06 ± 8.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0、2.86,均 P<0.05)。试验组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24 ± 1.48)、(7.15 ± 1.48)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5 ± 2.99)、(8.24 ± 1.77) d,试验组脱机30 min氧合指数为(296.64 ± 15.45) 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36 ± 16.7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7、2.72、2.09,均 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床旁轮椅端坐活动可降低ARDS机械通气患者E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缩短E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且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感染预防护理对牙髓炎椅旁护理感染及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感染预防护理对牙髓炎椅旁护理感染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参加该项研究的需行牙髓炎根管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8例。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椅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感染预防护理。综合观察患者护理期间的治疗依从性、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焦虑、抑郁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87.76%(43/49),优于对照组的71.43%(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021, P=0.04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的总发生率4.18%(2/49),低于对照组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9, P=0.045)。两组焦虑、抑郁、心率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43.24±4.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53±4.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629、 P<0.001);观察组抑郁(44.64±3.6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3.52±4.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45、 P<0.001);观察组心率(100.24±9.53)次显著低于对照组(110.53±12.4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98、 P<0.001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46, P0.037)。 结论:感染预防护理能显著降低牙髓炎椅旁护理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根管治疗的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虚拟现实训练对养老机构主观认知下降患者认知功能和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训练对养老机构主观认知下降(SCD)患者认知功能和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养老机构SCD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2组患者均给予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和养老机构常规养老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VR训练干预,VR训练包括八段锦、变魔术、鸟儿飞翔、超市购物、引力球、健身房共6项,每周3次,每次共训练45 min,连续训练6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干预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包括主观认知下降量表(SCD-Q)、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动物词语流畅性测验(AFT)和连线测验A-B(TMT A-B)]和功能性体适能评估[包括8英尺起立行走测试(8UGT)、30 s手臂弯曲试验(30sACT)、30 s坐椅站立试验(30sCST)、双手背勾测试(BST)、坐椅前伸试验(CSRT)和2 min踏步试验(2MST)]。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CD-Q、MoCA、RBMT-Ⅱ、DSST、TMT-A和TMT-B测试结果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上述认知功能评定指标干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8UGT、30sACT、30sCST、CSRT和2MST测试结果分别为(6.70±1.87)s、(19.23±5.02)次、(18.21±4.36)次、(-0.21±2.48)cm、(103.75±6.38)次,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上述功能性体适能评定指标干预后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R训练可有效地改善养老机构SC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功能性体适能,适用于养老机构内推广、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多功能护理椅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介绍一种多功能护理椅的制作与应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护理椅,完全满足了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的患者,特别是长期卧床患者的诸如洗头、沐浴等的护理,可从病房至浴室的沐浴一次完成,大大减小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该种功能椅通过试制和试用得到了实际而又有效的证明,获得了患者、家属、院方的一致好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理护理干预在负压引流联合骑跨椅治疗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负压引流(VSD)联合骑跨椅治疗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3期以上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VSD联合骑跨椅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2 w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VSD联合骑跨椅治疗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能够提高压力性损伤治疗效果,改善其创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舒适型PICC维护椅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之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改进,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被临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超声引导下留置的PICC导管延长管一般都在患者上臂及上臂内侧,其位置较高且又靠近腋窝,维护过程中患者体位较难配合,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完成一次PICC维护需要15~20 min;如有堵管、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维护时间可达0.5~1 h。不但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不能给患者有效护理。基于此,为克服此技术缺陷,本研究设计了合理的专用舒适型PICC维护椅,具体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系统化质量管理在口腔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系统化质量管理在口腔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科实习、轮转的38名护生作为常规组,另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口腔科实习、轮转的38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带教,观察组采取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系统化质量管理。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以及教学质量评价(采用教学质量评价量表评估)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轮转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带教前两组各项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带教后两组各项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均较带教前提高(均 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教学质量评价各项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均 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法、与临床结合、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均 P<0.05)。 结论:在口腔科实习、轮转护生的临床带教中采取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系统化质量管理可明显提高个人知识水平,优化教学质量,增加个人的满意度,提高口腔全科思维能力、提高口腔椅旁急救能力,能更快地适应以四手操作为基础的口腔专科护理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标准个性化营养护理对老年衰弱患者治疗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标准个性化营养护理在老年衰弱患者治疗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80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干预组予以标准个性化营养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干预组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STP) 、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Fried衰弱表型(Fried's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Index,CHS Index)评分、微型营养评估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评分、5次座椅站立试验时间、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STP、PA、TR、MNA评分、IgA、IgM、IgG分高于干预前,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CHS Index评分、5次座椅站立试验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标准个性化营养护理能够提高老年衰弱患者治疗后营养,改善其免疫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床旁袋鼠式护理帘椅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袋鼠式护理(KMC)是一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早产儿结局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低成本地降低早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但是随着KMC的临床实践开展,显现出许多问题,如多名患儿同时进行KMC时床旁保护性隔离问题,以及隐私保护问题,且目前医院的KMC工具为多为躺椅及屏风,护理工具体积大,操作繁琐,耗费人力,物力及空间。对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床旁袋鼠式护理帘椅,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