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节点控制救护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关键节点控制救护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10月成立关键节点控制救护模式管理团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分析救护流程关键失效环节,构建关键节点控制救护模式并于2021年11月应用于临床.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采用关键节点控制救护模式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治疗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30 d内的病死率和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应用关键节点管控救护模式后,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由(81.9±6.54)min降低到(56.2±4.23)min、首次医疗接触至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时间由(47.3±5.68)min降低到(30.69±5.21)min,门诊-首次球囊扩张时间由(49.79±13.84)min降低到(28.63±15.71)min,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时间由(28.38±3.79)min 降低到(19.26±2.17)min,心电图报告时间由(5.82±2.01)min 降低到(5.14±1.89)min,住院时间由(7.25±2.18)min降低到(6.14±1.27)min,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抢救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前提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肌钙蛋白水平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键节点控制护理模式可缩短AMI患者的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智慧急救"的STEMI急救信息化护理流程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病急且病死率高,需要以最快速度救治[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快速恢复心肌再灌注,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2-4].急救护理流程信息化的介入有可能减少文书手写工作量并进一步提高急救效率,但在STEMI急救方面的研究较少[5-8].本研究将评估STEMI急救信息化的护理流程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为改善STEMI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帮助研究者全面理解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基本内容,提升证据总结制作和撰写的规范性.方法 解读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制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结果 对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 8 个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主题、结构化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综合、同行评议、整合反馈和资源上传,进行了详细概述和解读.结论 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为如何严谨规范制作和撰写证据总结提供了参考,建议进一步提高证据翻译和审校、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形成环节报告的透明度,完善同行评议、证据发表和推广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CU后门诊应用情况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国内外ICU后门诊的应用情况进行范围综述.方法 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28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其中中文4篇、英文8篇,发表时间为2003-2023年,分析总结了 ICU后门诊的接诊对象、随访时间点、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ICU后门诊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结论 ICU后门诊在延续护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缺乏统一的指南和诊疗流程,未来需探讨ICU后门诊的开展模式,为构建符合我国医疗体系的ICU后门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护理学会《成人住院患者肠外营养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3年11月发布了《成人住院患者肠外营养输注护理》团体标准,内容包括基本要求、操作流程、操作要点、通路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旨在规范成人住院患者肠外营养输注护理.文章对该标准的护理实施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及正确应用标准、规范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旨为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2-7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定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并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健康管理等研究领域的12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并确定最终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4、0.8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5、0.485.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为4.58~5.00,变异系数为0~0.18.最终形成的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方案包括5项一级条目(出院评估、出院准备、出院指导、出院随访、效果评价)、14项二级条目及44项三级条目.结论 基于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方法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脑卒中患者的出院全流程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个体化护理在BPPV合并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合并疾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的BPPV患者210例,无合并疾病BPPV患者3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BPPV合并疾病患者173例为试验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11.5%,对照组复发率为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DH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以为合并疾病BPPV患者治疗提供护理保障,护理操作流程具体、明确、步骤清晰,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CU护士俯卧位通气临床实施现状及障碍因素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ICU护士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临床实施现况及障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4月山东省济南、青岛、济宁等5个地级市三甲医院急诊ICU、内科ICU、外科ICU、综合ICU等科室的ICU护士 23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ICU护士 PPV临床实施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约>90%的护士落实执行了 PPV流程规范的基本要求、评估要点、实施与护理要点,但ICU护士对患者实施俯卧位前进行镇痛镇静评估的执行率(85.4%)低于俯卧位期间镇痛镇静评估的执行率(91.3%).PPV相关并发症中,压力性损伤(84.9%)、颜面部水肿(79.9%)、胃内容物反流与误吸(70.3%)发生率排名前3.ICU护士PPV临床实施障碍因素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证据相关因素""目标人群-患者或家属相关因素""资源相关因素""目标人群-医护人员相关因素""目标人群-团队相关因素""组织相关因素".得分最高的条目是"证据相关因素"维度中的"相关证据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开展".结论ICU护士 PPV临床实践态度较为积极,实施过程有待继续优化,应重点关注其实施过程的薄弱环节,并制定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完善PPV护理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伽玛刀头架固定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时头架安装过程中减轻疼痛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立体定向头部伽玛刀治疗的共26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30)采用传统的疼痛管理模式,包括手术当天告知伽玛刀治疗流程,头架安装时的配合,头架安装过程中的安慰等;观察组(n=131)采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模式,包括术前访视及疼痛评估、头架安装前的预防性用药、改进局部麻醉程序、患者的指导配合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结果 通过疼痛数字评分法及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等比较,观察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心率、血压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伽玛刀治疗头架安装过程中应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膜氧合技术:患者的希望,护理的挑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危重症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技术革新,其问世为危重症患者的诊疗点燃了生的希望。随着ECMO技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技术本身让患者获益的同时也让护理工作者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ECMO患者护理的重点切入,总结了当下ECMO患者护理的新难点,分析了ECMO技术的现实困境,建议通过规范ECMO护理流程、开展专科护理培训以及深入区域合作等举措,切实提高ECMO患者护理管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