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中国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讨论,确定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框架体系,并初步制定营养素养的条目清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邀请11名妇幼营养、妇产科学、健康教育、营养与疾病等领域的专家,采用邮件的方式发放咨询问卷11份,要求专家对各个素养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对专家的判断依据及对条目内容的熟悉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并最终确定入选条目。结果:两轮德尔菲法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1.8%(9/11)和87.5%(8/9),权威程度分别为(0.86±0.11)和(0.85±0.06)分;营养素养条目重要性得分分别为(4.03±1.24)和(4.64±0.50)分; 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556(χ2=163.42, P<0.001)和0.400(χ2=64.41, P<0.001)。第2轮咨询结束后,条目均在纳入标准范围内,最终入选3个维度(基本知识与理念、生活方式与饮食行为、基本技能)、10个主题(基本营养理念、食物与营养知识、喂养知识、生活方式、饮食行为、喂养行为、体重管理、辅食制作、营养信息的获取、信息识别与营养决策),共计24个条目。 结论:通过德尔菲法建立中国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入选专家代表性好,积极性、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好,均达到了相关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口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置信职业行为指标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口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指标。方法:2022年1至7月,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小组讨论,初步拟定EPAs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口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EPAs指标。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875,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3.7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4、0.095( P<0.05)。最终构建了11项EPAs指标及56条内容说明,并确定了各项指标在不同就读阶段的预期置信级别。 结论:口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EPAs指标内容全面、实用,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口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简便可行的教育效果评价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的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初步形成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通过专家函询法修正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18/20)、94.4%(17/18),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94.4%(17/18)和29.4%(5/1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和0.95,2轮专家函询后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15,整体指标及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77~0.441( P均<0.01),最终形成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严谨,内容系统全面,研究方法和结果科学可靠,可为进一步编制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工具和建立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分级标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为规范、有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于2020年1—10月,以三维质量模型为框架,结合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和初始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31名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或者居家护理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人力资源、公共卫生管理和信息技术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结果: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92、0.828;2轮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二级指标0.076、0.075,三级指标0.138、0.150 ( P<0.05)。最终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 结论: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及可靠,可为科学有效评价"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及可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与瘢痕地形图评估系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和瘢痕的针对性精准评估系统。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条目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2020年6—8月,以面颈部整形美学标准为基础,患者烧伤后面颈部创面与瘢痕评估为中心,初步形成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与瘢痕地形图评估系统。于2020年9月对38名相关领域专家行预函询,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问卷。2020年12月—2021年3月,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5名来自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函询,筛选并确立条目。计算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判断专家积极程度;计算所有条目的权威系数均值,判断专家权威程度;计算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专家评分均值、变异系数均值和满分率均值,判断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计算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敏感性和可操作性专家评分变异系数均值、肯德尔和谐系数,判断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对函询中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敏感性和可操作性专家评分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行 χ2检验。 结果:经德尔菲法函询的35名专家以男性居多,年龄为(48±10)岁,工作年限8~38年,副高及以上职称者为主,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烧伤科专家11人、创面修复科专家7人、整形美容科专家4人、康复医学科专家13人。最后形成包含4个一级条目、21个二级条目、40个三级条目和1个面谱的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与瘢痕地形图评估系统。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35/35)。所有条目的权威系数均值为0.89。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专家评分均值为4.67分,重要性专家评分变异系数均值为0.01,满分率均值为86.3%。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敏感性、可操作性专家评分的变异系数均值分别为0.01、0.01、0.02。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敏感性、可操作性专家评分的肯德尔和谐系数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1 201.53、745.67、707.07, P<0.05)。 结论:构建的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与瘢痕地形图评估系统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靠性,可用于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或瘢痕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的内容体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利用德尔菲法编制《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为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给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内容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由3名全科医师、1名全科护师、1名康复治疗师、1名残联工作人员及1名全科专业在读研究生组成研究管理小组,在北京、四川、安徽、江苏等地调研,拟定写作大纲,邀请15名来自全科医学及残疾人康复领域的专家进行4轮专家咨询,完成《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的编写。结果:邀请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0,4轮咨询均向15名专家发放问卷,分别回收了13、13、15、15份问卷。第4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分别为重要性0.394(χ 2=319.501, P<0.01)、准确度0.234(χ 2=189.189, P<0.01)。根据各轮专家的建议及评分对手册内容进行增减,最终形成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15个,三级条目18个,四级条目17个。 结论:本研究所邀请专家权威性、积极性均较高,咨询结果可靠,《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内容有较好的准确度及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培训迁移理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以培训迁移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00%(23/25)、95.65%(22/2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4、0.90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8、0.250,均 P<0.01。最终确立了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59项三级指标的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指标体系。 结论:构建的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评估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提供了工具,同时为完善新护士培训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的评价系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的评价系统。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选取20名儿科专家参与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确定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自评熟悉程度值为0.88,判断依据值为0.90,得出权威系数为0.89。Ⅰ级、Ⅱ级、Ⅲ级及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76、0.86、0.82和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最终形成的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评价系统包括Ⅰ级指标3个、Ⅱ级指标9个、Ⅲ级指标32个。 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评价系统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客观评价儿科实习质量,为提高实习质量提供有效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危重症应用的急诊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急危重症患者监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肺动脉导管技术(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PAC)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 [1],但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使PAC无法常规应用于急诊患者。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 [1,2](表1),尤其超声心输出量监测(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 USCOM)已经在危重症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USCOM受到操作者经验、技术的影响,难以持续监测 [3]。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具有无创、简便、快速、可持续监测的优点 [4,5],但目前基于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尚无统一的标准,特此在系统中检索国内外文献,包括Pubmed、Medline、Embase、Springer、Interscience Wiley及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自2000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列出具体问题并设计专家函询表,邀请全国急诊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三轮专家论证会议,对各个条目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特此制定此专家共识,以期能为急诊医师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和技术难度,为精确计算麻醉护理工作量和合理匹配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经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初步确定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每级指标进行修订,评估指标重要程度和难度程度;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和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值和难度系数。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和0.96,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0.342和0.042~0.307,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39和0.273(均 P<0.01)。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由10个一级指标和85个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权重值为0.016 4~0.186 4,二级指标权重值为0.000 8~0.064 3。二级指标标准化难度系数为1.02~1.59。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评价指标体系全面且难度系数符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为后续科学计算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量和人力资源匹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