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三甲医院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防控实践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全国三甲医院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防控的护理实践现状,评估护理实践的薄弱环节,探讨存在的共性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最佳实践落实情况调查问卷》,2017年3月1日对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及组织的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5家医院的ICU进行问卷调查。并在调查前对参与研究医院的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共回收134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7份,有效率87%。结果:117个ICU中71个(60.68%)ICU填写了CLABSI发生率,18个(15.38%)数据来源于本科室。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环节,65个(55.56%)ICU有专人督导,109个(93.16%)ICU使用专用穿刺包,74个(63.25%)ICU使用无菌手术衣,26个(22.22%)ICU无菌巾覆盖全身,13个(11.11%)ICU使用思乐扣固定导管。CVC维护环节,透明敷料更换频率106个(90.60%)ICU在7 d之内,纱布更换频率44个(37.61%)ICU为1~2 d,使用一次性预充液冲管的ICU有22个(18.80%),103个(88.03%)ICU连续输液时24 h更换输液器1次,13个(11.11%)ICU进行复方氯己定溶液擦浴。97个(82.91%)ICU没有输液接头使用操作规程,28个(23.93%)ICU护士不知道使用的接头类型。结论:目前临床上的防控CLABSI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建议规范指南,开展高质量研究,加强人员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结构化护理规程在预防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结构化护理规程在预防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该院入住EICU的患者416例,采用历史对照实验方法分为试验组264例和对照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结构化护理规程。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失禁类型、大便失禁频次、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在未发生IAD、轻度IAD、中度IAD、重度IAD及真菌性皮疹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实行IAD的结构化护理规程后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IAD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临床护理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在岗的40名护士进行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急诊科护士行常规管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按照护士实践经验、学历,将其分成5个层级,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 n=12)、N1级注册护士( n=9)、N2级责任护士( n=10)、N3级专科护士( n=5)、N4级专家层( n=4)。分别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利用护士职业生命质量(QNWL)量表评价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经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护理过程中差错发生率,用于评估护理风险。 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家庭平衡、社会环境、工作量评分及QNWL总分分别为(46.33 ± 8.52)、(30.01 ± 6.07)、(21.45 ± 4.60)、(94.52 ± 8.06)、(192.31 ± 12.46)分,实施后分别为(51.29 ± 4.75)、(34.62 ± 4.68)、(25.89 ± 3.58)、(109.43 ± 6.15)、(221.23 ± 10.03)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 t值为3.216~11.435, P<0.05)。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病房管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护士培训、护理效率、护理记录书写、急救物品管理评分分别为(84.29 ± 9.75)、(80.39 ± 12.46)、(83.02 ± 5.63)、(80.93 ± 9.84)、(87.14 ± 6.12)、(85.91 ± 8.46)、(88.20 ± 6.76)、(83.51 ± 7.18)分,实施后分别为(92.38 ± 4.66)、(94.67 ± 3.89)、(91.25 ± 6.37)、(94.78 ± 3.56)、(95.01 ± 3.78)、(93.81 ± 4.11)、(95.13 ± 3.07)、(93.57 ± 4.62)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 t值为4.735~8.371, P<0.001)。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44%(8/1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0.00%(18/180)( χ2值为4.146, P<0.05)。 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标准规程的路径化管理模式在白内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规程的路径化管理模式在白内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2 5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倾向性评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 2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标准规程的路径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对疾病知识、手术治疗知识掌握率,护理前、护理后应激指标水平,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对疾病基础知识、术前点眼必要性、术前点眼正确方法、术前点眼频次、注视训练正确方法、手术具体流程、术中注意事项、术中配合事项等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及负性情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眼内炎、前房积血、角膜水肿、切口渗漏、感染及高眼压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白内障手术配合中应用基于标准规程的路径化管理模式,能强化患者对疾病知识、手术过程的认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术中配合度的同时,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疾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IMB模型的结构化护理规程在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结构化护理规程在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诊的300例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IMB模型的结构化护理规程,均持续护理8 w。比较护理前、护理后2 w、4 w、8 w后,两组患儿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变化;比较护理前及护理8 w后,两组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评分变化;护理8 w后,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2 w、4 w、8 w后BPRS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8 w后,观察组患儿QLSCA评分中,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8 w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IMB模型的结构化护理规程在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精神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心脏重症镇痛、镇静及谵妄实践现状及特点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国内儿童心脏重症镇痛、镇静及谵妄实践的现状及特点,为规范化儿童心脏重症镇痛、镇静及谵妄预防流程奠定研究基础。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共识、临床建议结合临床实际自行设计镇痛、镇静及谵妄实践现状问卷,于2021年8月通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小儿先心护理学组"向组内儿童专科医院拥有儿童心脏重症监护室(ICU)的ICU发放电子问卷,最终纳入15家ICU。15家ICU均完成本次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本次调查中的15家ICU均有疼痛评估制度,其中11家有疼痛评估标准操作规程,8家有镇静评估标准操作规范,4家会对患儿进行谵妄评估,但尚无ICU对谵妄评估形成具体的流程或制度。15家ICU均会使用镇痛药物,8家在心脏术后即刻启用阿片类药物镇痛,5家由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启用镇痛药物,2家根据疼痛评分启用镇痛药物,非术后患儿首选非甾体类对乙酰氨基酚,6家会根据疼痛评分启用镇痛药物。15家ICU均会使用镇静药物,6家在入科1 h内会启用镇静药物,6家由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启用镇静药物,3家根据镇静评分启用镇静药物,7家首选使用咪达唑仑镇静;15家ICU中有6家开展了"ABCDEF"谵妄预防方案中的部分项目。结论:本次调查中的ICU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异质性较大,镇痛、镇静评估流程尚未建立,谵妄未引起足够重视。合理的镇静镇痛需要制订规范化的镇痛镇静评估流程,目前仍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规范化流程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管理的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系统检索、评估、总结腹膜透析(PD)患者高磷血症管理的证据.方法 使用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按照证据金字塔"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Up To Date临床顾问、BMJ最佳临床实践、国际指南协作网、Cochrane图书馆等网站、肾病专业协会中与PD患者高磷血症管理相关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行业标准、规范、推荐实践、专家共识、meta分析、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2012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证据.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实践3篇、指南9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1篇、meta分析共1篇、标准操作规程1篇,共提取了 24条关于PD患者高磷血症管理的证据,包括高磷血症管理原则、饮食管理、药物管理、透析管理、健康教育、随访6个方面.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 PD患者高磷血症管理的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PD患者高磷血症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某医院基于信息平台的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探讨并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基于信息平台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原因,并完善防范管理.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 年 1 月 1 日~12 月 1 日医院护理信息平台上报的 376 例次近似错误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所有上报事件均经各科室护士长审核.统计所有事件的类型、发生原因及发生班次,近似错误事件与护理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探讨有关近似错误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结果:发生 245 例次近似错误事件、131 例次护理不良事件,其中四个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5.95%、24.43%、22.90%、26.72%.主要原因依次为评估不足、沟通不足、设备设施、医嘱错误、患者疾病因素、不遵守操作规程、防护用品伤害、交接班不严、能力不足、患者年龄因素等;在A1 班、A2 班、交接班时近似错误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次与近似错误事件拦截例次呈正相关(r= 0.346,P<0.05).结论:医院应进一步提高对近似错误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及管理系统的重视程度,提高护理人员对近似错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的敏感性,加强护理薄弱环节的管理,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全方位立体干预措施预防种植牙医院感染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全方位立体干预措施对口腔种植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于医院口腔种植科行口腔种植手术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8月-2015年7月未采取措施的89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2015年8月-2016年7月采取措施后的91例作为试验组,采用全方位立体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内空气、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部的消毒效果以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口腔种植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2.92%(P<0.05);试验组的口腔种植手术室器械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6.70%,高于对照组的71.91%(P<0.05);试验组患者的口腔种植手术室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5.60%,高于对照组的59.55%(P<0.05);试验组的医院感染率为4.40%,低于对照组的医院感染率14.61% (P<0.05).结论 全方位立体干预措施对口腔种植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有积极的影响,医院必须加强对口腔种植手术室的全方位立体干预管理措施,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才能有效提高口腔种植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从而保证医疗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治疗中应用效果的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临床效果,制定可行的护理操作程序,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及痛苦,提高该项检查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麻醉意外的发生.方法 对2017年1月至4月做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选择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将与本调查有关的调查结果汇总分析,从胃镜检查的必要性、无痛胃镜检查的优点、麻醉的配合、静脉麻醉药的不良反应、静脉的选择、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位摆放、术中的配合等方面进行宣教及麻醉后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方面制定完整的操作规程.结果 不同护理干预下,观察组缩短了无痛胃镜检查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胃镜检查顺利完成,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的心率、呼吸、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熟练的配合及整体护理能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使检查顺利进行并缩短检查时间,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