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丙泊酚+舒芬太尼组( n=21)、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 n=23)和右美托咪定+布托啡诺组( n=19),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血流动力学(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右美托咪定+布托啡诺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率为94.7%(18/19),明显高于丙泊酚+舒芬太尼组的61.9%(13/21)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的60.8%(14/23)(χ 2=6.16、6.57,均 P < 0.05);右美托咪定+布托啡诺组患者拔管4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明显低于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均 P < 0.05);右美托咪定+布托啡诺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均 P < 0.05);右美托咪定+布托啡诺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10.5%(2/19)]明显低于丙泊酚+舒芬太尼组[23.8%(5/21)]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30.4%(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1.94, P < 0.001)。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不仅可稳定患者术后血压及心率,还能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国内外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现况,整合其中的有效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借鉴。方法:以Arksey和O′Malley提出的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以护士长/护理管理者、人文关怀/关怀/以人为本、患者/病人及相应的英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华医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医知网(PubMed、Elsevier、Springer、Wiley、OVID、EBSCO)、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29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文献的基本特征及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措施和效果评价工具。结果:共纳入57篇文献。在护士长作为直接护理者和组织管理者2个层面综述其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措施,作为直接护理者层面的措施包括通过查房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关怀氛围,设立护士长接待日,访谈患者及家属的关怀需求,基于人文关怀角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患者及家属的关怀性沟通;作为组织管理者层面的措施包括构建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人文关怀模式,构建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加强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素养的培训,构建关怀环境和氛围,简化护理工作流程,建立连续的、多样化的护患沟通模式,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人文关怀,组织参与人文关怀社会实践活动,设置"爱心照护岗",关怀督导与质控。主要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实施人文关怀实践的效果,评价对象为护士或护理服务。结论:护士长在实施人文关怀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采取多种措施直接或间接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建议构建覆盖更多专科和患者群体的人文关怀模式,并完善以护士长为评价对象的患者满意度测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干预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干预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永康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分娩的产妇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干预及出院随访,研究组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干预,两组干预时间12周。比较两组产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抑郁发生率3.77%(2/53)、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8.04±1.81)分]及压力知觉评分[(21.56±1.5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53%(13/53)、(10.34±1.94)分、(25.34±3.14)分](χ 2=9.40, t=-6.31、-7.87,均 P < 0.05)。干预后,研究组屈服评分、回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t=-4.38、-3.94、15.60,均 P < 0.05);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25.37±3.12)分]、育儿胜任感评分[(85.61±3.73)分]及母亲角色适应评分[(63.69±5.2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2.92±2.73)分、(76.26±5.59)分、(50.38±6.07)分]( t=4.30、10.13、12.06,均 P < 0.05)。研究组产妇干预满意52例(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例(81.13%)(χ 2=8.22, P < 0.05)。 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干预能够明显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改善产后抑郁程度,增强产妇自我效能感和疾病应对能力,提高产妇产后康复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儿留置针置入不同长度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小儿留置针置入不同长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11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3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为一次穿刺成功,无刺激性液体输注,按1∶1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完全置入法,观察组患儿采用导管外露1~2 mm置入法。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的留置天数、疼痛程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渗血、液体渗出、留置针套管打折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的留置天数为(5.13±0.52)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20±0.33)d( t=9.264, P<0.05);观察组患儿的0级疼痛率[62.58%(102/163)]显著高于对照组[28.22%(46/163)](χ 2=38.807, 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6%(19/163)]显著低于对照组[35.58%(58/163)](χ 2=25.862, P<0.05)。 结论:小儿留置针采用导管外露1~2 mm置入法的效果显著,促进留置天数的明显延长,有效降低患儿疼痛程度,且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该研究成果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DCA循环基础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后的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PDCA循环基础上强化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急救后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作用,并评估患者健康知识、行为、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的DKA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在2019年1-6月实施PDCA循环健康教育之前的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实施之后研究对象为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并强化健康教育。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记录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评估患者认知、行为管理评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17.40±1.38)h]低于对照组[(19.31±1.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9, P < 0.05)。干预组干预后FPG[(7.64±0.92)mmol/L]、2hPG[(10.12±1.18)mmol/L]、HbA1c[(8.8±1.09)]结果均低于对照组[(7.89±0.95)mmol/L、(11.27±1.06)mmol/L、(9.29±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48、-9.39、-9.25,均 P < 0.05)。干预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评分[(94.82±7.56)分]、自我行为管理评分[(82.63±6.38)分]、护理质量评分[(286.57±23.12)分]、护理过程[(38.42±2.15)分]、护士态度[(24.08±1.49)分]及护理满意度总评分[(73.76±4.21)分]均高于对照组[(85.47±7.11)分、(73.29±5.93)分、(270.81±22.37)分、(36.12±2.07)分、(22.37±1.53)分、(67.39±3.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65、14.92、18.46、11.47、10.92、9.49、13.28,均 P < 0.05)。 结论:PDCA循环基础上强化对DKA患者急救后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缩短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行为、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也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后6个月评价。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41.34±3.29)分]、自护责任感[(23.81±2.63)分]、自我概念[(26.89±2.01)分]和健康知识水平[(50.65±3.8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6.75±2.38)分、(20.13±2.09)分、(24.10±2.89)分和(59.83±4.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151、7.900、5.715、11.344,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1.93±2.35)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1.36±2.8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83±3.29)分和(48.10±2.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739、12.442,均 P<0.05)。观察组用药完全依从率(67.31%)高于对照组(46.15%)(χ 2=4.740, 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4.23%)高于对照组(76.92%)(χ 2=6.310, P<0.05)。 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期护理干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义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血管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时间准确、用药方法正确、情绪平稳、饮食结构合理、对病情进行自我观察例数均多于对照组(χ 2=8.274、9.470、10.981、8.306、7.862,均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总体健康评分为(73.85±12.75)分、生理功能评分为(72.85±13.65)分、生理职能评分为(65.75±10.50)分、躯体疼痛评分为(72.55±11.45)分、活力评分为(80.65±14.80)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1.20±13.75)分、情感职能评分为(90.20±12.55)分、精神健康评分为(76.65±13.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95±10.50)分、(66.55±10.35)分、(58.55±8.65)分、(65.50±10.75)分、(71.85±11.45)分、(74.70±11.35)分、(77.40±11.35)分、(66.75±11.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139、2.113、3.040、2.579、2.702、2.094、4.346、3.186,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χ 2=4.332, P<0.05)。 结论: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弹性及APS-POQ-R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情绪释放疗法(EFT)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弹性及美国疼痛协会修订版病人疼痛结局问卷(APS-POQ-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癌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FT干预在该院推行时间,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干预;将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美国疼痛协会修订版病人疼痛结局问卷(APS-POQ-R)〕、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CD-RISC、HHI、GQOL-74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疼痛程度、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影响、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能够减轻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增强其心理弹性,对提高其睡眠质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在静疗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互联网+"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对增强静疗专科护士的综合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静脉治疗专科培训学习的护士54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疗专科护士培训,研究组采用"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模式。培训结束后对护士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并统计两组护士培训期间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两组护士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理论考核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案例分析和理论考核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护士在实践操作考核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维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入、PICC维护、输液港维护、外周静脉导管置入与维护、无菌技术、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和健康教育8个方面以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士满意度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4±3.7)vs.(95.7±2.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18, P=0.032)。 结论:"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有助于增强静疗专科护士的综合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保障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面对死亡,医务人员和家属的伙伴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学在许多人眼里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学科,因为不管是内科病,还是外科病,都需要医生用专业的手段进行干预,所以穷其一生,医生都在专业技术上努力,不敢懈怠。但光有技术还是不够的,医学面对的是人,人的复杂性,人的多样性,人对医学的需求,人对医学的满意度,是靠关系这两个字维系的。叙事医学的创始人卡伦强调了医生与病人、医生与自己、医生与同事、医生与社会四种关系的重要性,在我眼里,医生与家属,医生与经济也是不可忽视的关系。在医疗行为中,处理不好这些关系,病治的再好,彼此关系中的人物都不会有好的就医感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