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混合模式同质化培训背景下的全国52所医院护士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掌握程度的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基于混合模式同质化培训背景下的全国52所医院护士对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掌握程度的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月选取全国52所医院的1 06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对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 067份,回收有效问卷1 06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 067名护士压力性损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撕裂伤、皮肤干燥症知识得分分别为(95.66±7.37)、(95.65±9.15)、(91.37±15.45)、(87.67±15.9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是护士压力性损伤、皮肤撕裂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学历是护士皮肤撕裂伤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职称是护士压力性损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干燥症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各级医院需要加强对护士进行老年人皮肤干燥症和皮肤撕裂伤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尤其需要注重加强对基层医院、初级职称和学历较低护士的相关知识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成人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国内外电子数据库、指南网及相关专业网站有关成人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所有证据。并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多维系统评价工具AMSTAR等文献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结果:共得到28条相关证据,包含失禁相关性皮炎评估与预防、失禁管理、清洁、滋润与保护、治疗、监控与管理6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28条证据能够指导医护人员对成人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进行更好的预防与管理,建议医护人员在应用证据时,需结合具体的临床环境和患者意愿审慎地应用证据,并及时关注相关证据的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养老机构老年人皮肤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洛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皮肤健康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构建老年人皮肤健康状况监测及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1—12月在洛阳市7家养老机构居住的489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老年人皮肤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一般情况及疾病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率前3位皮肤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89名老年人,不符合纳入标准163名,实际完成调查问卷326名,收回有效问卷321份。321名养老机构老年人皮肤问题发生率为89.1%(286/321),其中发生率占前3位的皮肤问题依次为皮肤干燥症(58.3%,187/321)、瘙痒症(24.3%,78/321)、浅部真菌感染(14.3%,46/321),其余依次为皮肤撕裂伤、压力性损伤、皮下淤血、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9.3%(30/321)、6.5%(21/321)、4.4%(14/321)、2.2%(7/3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BMI、护肤频率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皮肤干燥症的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0.474、1.904、0.426、2.026; P<0.01);年龄、基础疾病、护肤频率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皮肤瘙痒症的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0.645、0.575、1.659; P<0.05);年龄、用药种类、MMSE得分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浅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1.646、0.248、4.539; P<0.05)。发生各类皮肤问题后,大多数老年人未做处理或自行处理。 结论:洛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存在较多皮肤健康问题,皮肤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复杂,且相关处理措施不规范。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需重视老年人皮肤问题的评估与管理,提高护理员皮肤护理水平,加强老年人护肤宣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IADIT的定向干预在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皮肤清洗方法联合失禁相关性皮炎干预工具(IADIT)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伴有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2月伴有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63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IADIT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30.16%(19/63),低于对照组的44.57%(4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治疗有效率为94.74%(18/19),高于对照组的65.86%(2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愈合的时间为(6.33±3.14)d,低于对照组的(11.55±3.4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在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者中,与传统经验性护理方法相比,基于IADIT的定向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失禁相关性皮炎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信息化管理在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9年4月开始浙江省人民医院干部科对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进行信息化管理。依托钉钉平台对护士进行失禁性皮炎相关知识信息化培训与考核,对老年失禁患者皮肤状况进行信息化管理。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4—9月收治的80例老年失禁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为13.75%(11/80),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3.75%(2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时间为(10.46±2.01) d,晚于对照组的(5.47±2.2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进行信息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延缓发生时间,提高护理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肿瘤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肿瘤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的1 494例中发生失禁的1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轻度失禁性皮炎13例,中重度失禁性皮炎68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发生中重度失禁性皮炎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营养评分、体重指数(BMI)、入住ICU的原因、PAT评分、Braden评分、愈合时间、失禁性皮炎的转归、原发病的转归、失禁的频率、失禁的类型、失禁的天数等因素,分析失禁性皮炎的发生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AT评分、失禁的天数及失禁的频率是ICU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重症患者中PAT评分、失禁天数及失禁频率是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功能蝶形底盘造口袋在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功能蝶形底盘造口袋引流大便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9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ICU因大便失禁而发生IAD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IAD皮肤管理三部曲联合普通造口袋,观察组采用IAD皮肤管理三部曲联合多功能蝶形底盘造口袋。比较两组患者的IAD治疗总有效率、治疗IAD护理人员的护理时间以及造口袋平均留置时间、造口袋平均使用时间、更换频次、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AD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所用护理时间为(1.89±0.32) h/d,短于对照组的(5.73±1.64) h/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为(5.20±0.40) d/人,短于对照组的(9.40±1.20) d/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使用时间为(98.27±12.18) h/袋,长于对照组的(72.18±4.63)h/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更换频次为(1.20±0.10)次/人,短于对照组的(3.10±0.70)次/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相较于传统的造口袋,多功能蝶形底盘造口袋可有效治疗IAD,缩短治疗IAD所用护理时间,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减少平均留置时间和更换频次,提升家属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构化护理规程在预防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结构化护理规程在预防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该院入住EICU的患者416例,采用历史对照实验方法分为试验组264例和对照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结构化护理规程。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失禁类型、大便失禁频次、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在未发生IAD、轻度IAD、中度IAD、重度IAD及真菌性皮疹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实行IAD的结构化护理规程后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IAD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临床护理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制肛塞装置应用于ICU便失禁患者的循证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将循证护理概念应用于ICU便失禁患者的护理实践中,介绍自制肛塞装置的使用方法,并观察使用效果。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按便失禁出现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肛门外置型装置(造口袋)引流大便;观察组采用肛门内置型装置(自制肛塞装置)引流大便,通过循证护理策略,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查找临床证据,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大便漏出率为7.9%,对照组为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皮肤损伤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每天护理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比对照组耗材总费用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自制肛塞装置引流大便较造口袋减少了皮肤损伤,节省了护理时间,节省了医用耗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预防措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中筛选出64例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发生组),142例未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未发生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失禁性皮炎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和了解老年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现状和高危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64例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发生轻度失禁性皮炎患者29例(45.31%),中度失禁性皮炎患者23例(35.94%),重度失禁性皮炎患者12例(18.75%);年龄、意识障碍、基础疾病、感染、血清白蛋白、腹泻、Braden评分、肠内营养、Barthel评分、肠道清洁、失禁类型及潮湿频次均为影响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P<0.05);基础疾病、血清白蛋白、Braden评分及失禁类型是影响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基础疾病、血清白蛋白、Braden评分及失禁类型是影响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重对高危风险人群的筛选和评估,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实施防治相结合手段,减少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患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