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拇指掌指关节绞锁18例临床分析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拇指掌指关节绞锁的发病机制,对现有治疗方法做出改良。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2007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8例拇指掌指关节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例,年龄19~41岁,右侧15例、左侧3例。手术治疗4例,根据手术中发现的解剖特征,推断发病机制;保守治疗14例,其中改良复位手法治疗3例,传统复位手法治疗11例。观察患者治疗后拇指掌指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疼痛、稳定性以及和关节绞锁是否复发等。结果:(1)4例手术治疗患者术中观察到桡侧籽骨近侧缘撞击掌骨头关节面导致出现软骨缺损,籽骨嵌于软骨缺损内致使拇指掌指关节绞锁。在近节指骨基底处部分松解拇短展肌和拇短屈肌腱止点,可以很容易地解除关节绞锁。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拇指掌指关节未见不稳定和疼痛,未见绞锁复发。患者术前拇指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平均为-31.8°~-19.3°,被动活动度平均为-32.5°~30°;术后关节主、被动活动度一致,平均为-3.8°~52.5°;患者对手术疗效的主观评价均满意。(2)14例保守治疗患者均复位成功,其中改良复位手法3例,传统复位手法11例。复位前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度平均为-28.6°~-15.2°,被动活动度为-30.4°~26.5°;复位后关节主、被动活动度一致,平均活动度为-15.8°~47.5°。随访6~8周,末次随访双侧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度一致,未见关节不稳定和疼痛,未见绞锁复发。结论:拇指掌指关节绞锁的发病机制为拇指过伸时桡侧籽骨向远端和桡侧移位,其近侧缘在掌骨头关节面上刻划出一沟槽状软骨缺损,在拇短展肌和拇短屈肌腱的张力作用下,籽骨嵌于软骨缺损中而导致关节发生绞锁。根据这一损伤机制,改良复位手法可被用于治疗拇指掌指关节绞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旋转推压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儿童拇指籽骨脱位所致掌指关节绞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推压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儿童拇指籽骨脱位所致掌指关节绞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13例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0~ 14岁,平均(12.00±1.00)岁.右手10例,左手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16h,平均(5.00±3.79)h.本院首诊5例,8例曾经于其他医院诊治过,其中确诊患者5例,于当地医院行手法整复失败,漏诊3例,未行手法整复处理.受伤原因:打蓝球受伤6例,摔伤3例,撞击伤3例,扭伤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查体表现为患手拇指掌指关节过度背伸,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拇指功能受限.本组患者均先行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失败者行手术切开复位.[结果]本组手法整复成功12例,失败1例,行手术切开复位及韧带修复.随访6个月~ 10年,平均(3.50±2.58)年.手法复位成功后所有患者拇指畸形消失,疼痛症状消失,无红肿,指端感觉正常,屈伸、对掌、对指活动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及学习.X线片显示拇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对位良好.手法复位的患者中有1例于术后2年因再次打篮球受伤,出现二次脱位,再次予以手法复位成功,随访5年后无再次脱位.根据国际手外科学会推荐的(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定法,优12例,良1例,可0例,差0例.[结论]应用旋转推压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儿童拇指籽骨脱位所致掌指关节绞锁疗效确切、方法简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针刀术式治疗Ⅱ、Ⅲ度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Ⅱ、Ⅲ度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标准纳入Ⅱ、Ⅲ度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共93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有8名患者脱落,最终试验组43名,对照组42名.试验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的Quinnell分级评分、VAS评分、拇指掌指关节处弹响、绞锁、硬结情况、拇指指间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术后Quinnel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刀组术后Quinnell分级评分结果更佳.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即刻VAS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试验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拇指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弹响、绞锁、硬结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术后3月硬结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70% (39/43),对照组为64.29%(27/42),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Ⅱ、Ⅲ度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操作简便,具有缓解疼痛、治疗弹响、绞锁、硬结效果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长期效果明显等优点,为临床针刀疗法的运用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绞锁型拇指屈肌腱鞘炎40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绞锁型拇指屈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体外冲击波对绞锁型拇指屈肌腱鞘炎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绞锁型拇指屈肌腱鞘炎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设计于治疗前、治疗后3d、2周、1个月、3个月进行评估,观察指标包括掌指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疗效评价,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掌指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包括治愈和好转患者,其中治愈率95%,总有效率100%.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绞锁型拇指屈肌腱鞘炎临床疗效确切,康复作用显著,远期疗效可观,为患者明显减少了复发带来的经济成本和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掌指关节绞锁4例的临床治疗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掌指关节绞锁的治疗方法,回顾文献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12月对收治的4例掌指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手术复位2例,手法复位2例.术后观察掌指关节稳定性、主被动功能的恢复、复发与否等,并查询关于掌指关节绞锁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组4例,术后随访3~18个月,主动活动范围完全恢复,未发现掌指关节不稳及疼痛,未见绞锁复发.结论通过临床中对掌指关节绞锁的治疗及随访,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将掌指关节绞锁分类为退变性及创伤性两类,并推理其相关发病机制;首次报道1例拇指籽骨异位至掌骨头髁部近端所致拇指掌指关节绞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频超声在拇指掌指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拇指掌指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3例经临床检查或手术证实为拇指掌指关节损伤的患者,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别与手术及磁共振成像(MR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回顾性分析拇指掌指关节损伤的声像图表现,通过患侧与健侧对比,观察籽骨的位置,韧带连续性、厚度、内部回声、关节间隙、韧带附着处骨质情况及周边软组织等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21例出现异常,9例籽骨向远侧脱位,其中1例籽骨嵌顿于关节间隙内,出现关节绞锁.18例声像图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侧副韧带不同程度的信号增粗、局部或完全连续性中断,2例韧带附着处合并撕脱骨折碎片.15例患者出现关节间隙增宽,合并关节积液.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虽准确性低于MRI,但其操作简便,可动态观察拇指掌指关节损伤情况和严重程度,可作为拇指掌指关节损伤检查的一种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