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瓶颈的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当今社会已进入人工智能新时代,高中生物学"双新"教学也已进入深化阶段,教学的数字化转型不仅要在技术上有所创新,更要在技术服务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上有所突破.本文从当下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瓶颈的角度,通过实例,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与"双新"教学有机整合,助推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落地的策略和进路,为帮助一线生物学教师有效实现高中生物学数字化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质增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联合环磷酰胺对肉瘤细胞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生存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简称:核糖核酸Ⅱ)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联合对肉瘤细胞S180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生存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肉瘤细胞S180实体移植瘤小鼠模型和腹腔积液瘤小鼠模型。将CTX(25 mg/kg,1次/2 d)单独或联合低剂量(25 mg/kg,1次/d)、中剂量(50 mg/kg,1次/d)核糖核酸Ⅱ腹腔注射实体移植瘤小鼠10 d,将CTX(25 mg/kg,1次/2 d)单独、中剂量(50 mg/kg,1次/d)或高剂量(100 mg/kg,1次/d)核糖核酸Ⅱ单独或联合CTX(25 mg/kg,1次/2 d)腹腔注射腹腔积液瘤小鼠至全部死亡,两模型均设未经药物处理的模型组,各组小鼠均为8只。对于实体移植瘤小鼠,给药后称量体质量,测量活体肿瘤体积,处死小鼠后取肿瘤组织并称量其质量,计算抑瘤率。对于腹腔积液瘤小鼠,给药后称量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增长率,绘制各组生存曲线,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1)实体移植瘤小鼠:给药后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均低于模型组。给药期间,模型组活体肿瘤体积均远超各给药组;给药第8天起,CTX组活体肿瘤体积开始大于两个联合给药组。给药结束处死小鼠后称量显示,各给药组肿瘤质量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1),CTX+核糖核酸Ⅱ低剂量组和CTX+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的肿瘤质量均低于CTX组(均 P<0.05),两组抑瘤率均高于CTX组(83.6%、77.2%比58.5%)。(2)腹腔积液瘤小鼠:给药12 d后,CTX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迅速增加,达最高,两个联合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较其他各组均低。核糖核酸Ⅱ高剂量组与CTX组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8.2%、53.2%,对生命延长作用相当;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小鼠生命延长率仅20.9%;CTX+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和CTX+核糖核酸Ⅱ高剂量组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达到94.2%、105.0%。 结论:核糖核酸Ⅱ联合CTX可明显延长肉瘤细胞S180荷瘤小鼠生存时间,提高抑瘤率,改善小鼠生命质量,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持续质量改进目标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外科诊疗提质增效是广大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的疗效保证,而以“教科书式结局”为导向的持续质量改进机制是不二之选。为了更好地配合《中国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顺利实施,由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牵头组织以胸外科为主的多学科专家和工作团队,应用国际规范的指南共识制订方法,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我国国情,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共计包括8项“教科书式结局”供参考,旨在规范、促进并夯实外科质量管理,以促进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质量持续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角膜屈光手术后增效手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初次角膜屈光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术后屈光异常(残余屈光不正)或者视觉质量不佳,要求手术修正,这种在手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再次进行且以提高视力、改善初次手术效果为目的的屈光手术即为增效手术。现笔者对增效手术的流行病学、术前术后评估和具体方法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层卫生人员对移动医疗的采纳和感知效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基层卫生人员对移动医疗的采纳现状和感知效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信息化减负、增效、赋能提供策略建议。方法:于2019年7月,对来自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91位不同岗位的职工,就"移动医疗的采纳和感知效用"话题进行深入访谈;利用Nvivo11质性研究软件对访谈记录进行编码编目,采用响应率、普及率、列联表描述感知效用的分布。结果:调研地基层卫生人员广泛采纳移动医疗,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应用和便携医疗设备;感知效用正、负效用的响应率分别为78.97%和21.03%,排名前五的感知效用为工作创新、工作效率提升、网络效用、数据驱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超载,累积响应率为73.80%;各岗位感知效用有统计学差异,管理和公共卫生人员的普及率更高。结论:目前调研地基层移动医疗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正向集成阶段过渡;创新和提效的初代效用已经显现,网络效应、资源配置、临床决策支持等高阶效用值得期待;同时要警惕移动医疗的双刃剑,理性对待发展中的技术超载、技术投资、信息鸿沟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推进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主体,始终承担着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责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公立医院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改革发展的需求及目标职能的转变等一系列新的形势,亟需破解自身能力建设不足、运营压力沉重、传统模式受到冲击、定位和模式不断调整等诸多问题。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府都应以坚持公益性为根本立足点,加快落实医疗资源科学规划和均衡布局,通过对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调整,积极帮助公立医院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尽快实现释压纾困;公立医院则应积极借助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实现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国家整体战略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疗科室综合实力排名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科室综合实力排名评价体系,对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作者总结了辽宁省肿瘤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制定医疗科室综合实力排名评价指标体系,从医疗业绩、科研、医保、教学、经营效益等多维度进行量化考核的实践。该指标体系分为基础评议指标和现场评议指标两部分;根据不同的科室职能和管理要求,将医疗科室分为临床科室和医技/支撑两大类科室分别制定评议指标;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和医院战略规划动态调整评估指标;并引入进步系数进行纵向评价。自2017年开始实施该评价体系以来,医院整合多学科资源,引导医疗科室提质增效,促进了医、教、研的全面进步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公立医院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公立医院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改、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作者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发现,治理主体中党建引领、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行政放权,制度安排与职权让渡;智库参与,专业团队贡献智慧力量;公民参与,治理回归"以人为本";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力量的有益补充,是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生动实践。制度治院、推进规范治理;数字赋能,"智"治提质增效,也是推进医院治理制度化、智慧化的重要途径。当前,医院治理中仍然存在着行政效能不高、薪酬分配不够合理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从"职能重塑"、落实制度"管人办事"、深化数字化改革方式强化效能提升;优化薪酬分配,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得"的路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矫正常规飞秒LASIK术后偏中心切削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19岁,因"左眼飞秒LASIK术后视力恢复欠佳6个月"于2019年6月10日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就诊。患者6个月前曾在我院行双眼飞秒LASIK手术。术前检查:左眼主觉验光:-6.25-0.75×155;散瞳验光:-6.25-0.75×171;角膜曲率:44.50 D/45.75 D@91°;角膜厚度:600 μm,其余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检查、泪膜破裂时间、眼压、眼位、眼底检查)均无异常。手术设备:IntraLase FS型激光角膜手术仪(Intralase FS2,美国AMO公司)、Star S4 IR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VISX S4IR,美国AMO公司),手术参数:能量密度为160 mJ/cm 2,传输率为26.5%,拟矫度数为-6.65-0.65×165,角膜瓣直径8.5 mm,切削直径8 mm,光学区直径6.5 mm,过渡区1.5 mm,总切削深度104 μm。术后1d、1周、1个月3次复查均显示左眼裸眼视力(UCVA)及矫正视力欠佳,角膜地形图显示有偏中心切削,患者自觉左眼视物模糊、眩光、夜视力下降,已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要求再次手术。患者2019年6月10日检查结果如下:UCVA:右眼1.0+,左眼0.4-;屈光度:右眼0.00 D,左眼0.00 D;右眼其余检查无异常。左眼主觉验光:+1.00-0.75×35,矫正视力0.6,左眼角膜厚度:496 μm;角膜地形图提示左眼光学区偏中心切削,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1.18,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0.44(见图1A),左眼OrbscanII提示角膜最薄点后表面高度值正常,排除圆锥角膜,左眼波前像差仪检查结果见图2。多次复查波前像差后选择重复性最好、屈光状态与主觉验光相吻合的检查结果作为手术设计方案,由于波前设计方案中显示光学区直径为6.0 mm,过渡区3.0 mm,总切削范围达9.0 mm,大于初次手术的角膜瓣直径8.5 mm,故我们将光学区直径修正为5.5 mm。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角膜中央透明,角膜瓣边缘可见,根蒂位于上方。诊断:左眼飞秒LASIK术后偏心切削。治疗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增效手术。术中采用掀开原角膜瓣法,掀瓣后将事先储存的设计方案调出(波前屈光度数+0.56-0.87×23,切削区直径5.5 mm,过渡区3.0 mm,最大切削深度20 μm),虹膜定位,行个性化准分子激光切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坚持公益属性 探索医院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而如何找准着力点,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大多数地市级公立医院普遍面临的困境。为此,我刊专访了嘉兴市第一医院姚明院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