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囊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风险降低有关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产前糖皮质激素(ACS)使用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极早产儿患囊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c-PVL)以及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出血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重大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这是一项基于人群的观察队列研究,数据来自1995年至2016年以色列国家VLBW数据库。结果:10 170例VLBW中,692例(6.8%)诊断为c-PVL。7 522例使用ACS,患c-PVL比例为5.4%,未使用ACS组患c-PVL比例为10.7%( P<0.000 1)。ACS与c-PVL呈显著负相关( OR=0.69,95% CI=0.57~0.84)。亚组分析中,排除患有一种或多种疾病的患儿后,使用ACS组的c-PVL发病率为2.7%~5.4%,未使用ACS组为5.6%~10.7%( P<0.000 1)。所有亚组中,ACS与c-PVL的 OR值显著降低相关,其范围为0.52(95% CI=0.40~0.66)至0.62(95% CI=0.50~0.77)。 结论: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组患c-PVL的风险显著降低,排除重大疾病后的亚组分析显示:ACS使用后的c-PVL患病风险降低了40%~5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仍缺乏特效的防治措施。间充质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中的一类,具有内在归巢能力,能够向损伤组织迁徙,同时可以分泌外泌体,其内包裹着源细胞内的特殊信息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对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进行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解脲脲原体定植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定植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 000 g,并在入院24 h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完善UU核酸检测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核酸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分析2组患儿的基本临床特点,探讨UU定植与BPD发生的相关性。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82例患儿,其中UU阳性组31例(37.8%),UU阴性组51例(62.2%)。UU阳性组30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合计27例(90.0%,27/30)转阴。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母亲胎膜早破比例[51.6%(16/31)与17.6%(9/51), χ2=10.50]及产前抗生素使用率[71.0%(22/31)与47.1%(24/51), χ2=4.47]均较高( P值均<0.05)。胎膜早破( OR=5.893,95% CI:2.016~17.228)和胎龄小( OR=0.663,95% CI:0.441~0.999)是UU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均<0.05)。UU阳性组持续用氧时间更长[ M( P25~ P75),1 756 h(1 385~2 088 h)与1 357 h(1 128~1 656 h), Z=2.98],住院时间[81 d(70~105 d)与68 d(59~84 d), Z=3.05]、住院费用[(201 574±70 326)元与(161 288±53 412)元, t=-2.74]均高于阴性组( P值均<0.05)。UU阳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4.2%(23/31)与47.1%(24/51), χ2=5.80]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93.4%(29/31)与74.5%(38/51), χ2=4.68]的发生率均高于UU阴性组( P值均<0.05)。UU阳性与阴性组BPD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UU定植可能导致BPD发生率升高,但与B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现状及热点的中文文献计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梳理分析国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其研究热点、趋势。方法:以“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新生儿慢性肺疾病”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8月27日的相关文献,限定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所收录的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 172篇,发表在311种期刊上,发文量逐年快速递增,主要聚焦在BPD的危险因素、呼吸管理等方面,其中多种无创通气模式的选择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方式、咖啡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出院后的随访等是研究热点。结论:近40年国内早产儿BPD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危险因素和防治方面,发病机制等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多种油脂肪乳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多种油脂肪乳(soybean,medium-chain triglyceride,olive and fish oils,SMOF)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NEC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应用脂肪乳的种类分为SMOF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edium and long chain triglycerides,MCT/LCT)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9例早产儿,SMOF组34例,MCT/LCT组35例。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发病急期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包括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及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MCT/LCT相比,应用SMOF的NEC早产儿肝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并发症无明显降低,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呼吸系统预后及肺功能评估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的呼吸系统预后和肺功能状况,提高对BPD的认识。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对我院BPD组患儿( n=46)及非BPD组患儿( n=36)进行问卷调查,对于≥6岁的儿童行肺功能检测,BPD组完成17例,非BPD组完成12例)。 结果:生后2年内,BPD组患儿因肺炎返院率、喘息发生率高于非BPD组[(54.3%vs 25.0%),(32.6%vs 8.3%), P值均<0.05];在肺功能检测中,BPD组较非BPD组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高(76.5% vs 25.0%, P<0.05)。 结论:BPD患儿生后2年内呼吸系统预后及平均肺功能水平较非BPD组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及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LISA)技术与传统的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INSURE)技术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87例NRDS早产儿(胎龄24~31 +6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矫正年龄1岁内的随访资料,使用LISA注入PS的纳入LISA组,使用INSURE注入PS的纳入INSURE组,其中LISA组144例,INSURE组4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组间混杂因素进行矫正,获得组间协变量均衡样本(2组各39例)。采用 t检验、 χ2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体格发育、听力和视力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呼吸系统疾病等预后情况。 结果:1.与INSURE组相比,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12例(33.3%)比23例(63.9%)]和视网膜病变(ROP)[13例(36.1%)比26例(72.2%)]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727, P=0.009; χ2=9.455, P=0.002)。轻度BPD [8例(22.2%)比16例(44.4%)]和Ⅰ~Ⅱ期ROP[11例(30.6%)比22例(61.1%)]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0, P=0.046; χ2=6.769, P=0.009),而中重度BPD和≥Ⅲ期RO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两组患儿住院期间PS重复使用、72 h内机械通气率、气胸/肺出血、Ⅲ~Ⅳ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Ⅱ~Ⅲ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矫正胎龄36周病死率、总吸氧时长、住院时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出院后矫正年龄1岁内随访:宫外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发育、视力发育、听力发育、矫正胎龄40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矫正月龄6个月及矫正年龄1岁时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分、肺炎、呼吸道疾病再住院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胎龄24~31 +6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NRDS患儿进行治疗,采用LISA技术PS给药能够降低轻度BPD和Ⅰ~Ⅱ期ROP发生率,无增加其他并发症风险,2种技术远期预后效果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房异构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文报道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房异构一例。孕妇孕24周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左位心合并复杂心血管畸形(右心室双出口、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发育不良、双侧上腔静脉、心下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胃泡位于腹腔右侧、中位肝、可疑无脾、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侧、双侧支气管呈右侧支气管对称形态,综合考虑右房异构可能。引产后经尸体解剖证实脾脏发育不良、右房异构。右房异构常合并复杂心血管畸形,因此产前超声发现复杂心血管畸形时,应警惕右房异构的可能。右房异构病死率极高,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早产儿常见的消化系统合并症之一,约80%~85%的早产儿在出生2个月内会出现反流。大多数为生理性,不需要干预及治疗,但病理性仍可发生呼吸困难、吸入性肺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肺部疾病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早产儿GER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有研究显示,GER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关系密切。该文综述GER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从而有效管理GER,减少GER的发生,改善早产儿的远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早期口腔初乳涂抹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免疫保护作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口腔初乳涂抹(oropharyngeal administration of colostrum, OAC)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非盲试验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间在生后24 h内收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出生体重≤1 500 g且胎龄≤32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生后48 h内开始分别给予OAC(0.4 ml母乳涂抹口腔,每3小时一次,每天8次)或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直至生后10 d。主要结局指标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和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 LOS)的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达完全肠内喂养日龄、达完全经口喂养日龄、体重增长速率、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通气时间、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如动脉导管未闭、Ⅲ级及以上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不良反应为口腔黏膜破损。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及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207例,排除7例,5例退出研究,最终纳入195例,其中对照组97例,干预组98例。(1)主要结局指标:干预组Ⅱ期及以上NEC以及LOS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1%(3/98)与10.3%(10/97), χ2=4.116, P=0.042;4.1%(4/98)与13.4%(13/97), χ2=5.322, P=0.021]。(2)次要结局指标:干预组达完全肠内喂养日龄较对照组小[22.0 d(16.0~29.0 d)与25.0 d(19.0~40.0 d), Z=3 814.000, P=0.017],Ⅲ级及以上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1/98)与7.2%(7/97),Fisher精确概率法, P=0.035]。2组间其他次要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3)干预组内超低出生体重儿与对照组内超低出生体重儿相比,LOS发生率降低(0/13与3/7, P=0.031),达完全肠内喂养日龄较小[36.0 d(31.0~42.0 d)与46.0 d(42.0~71.0 d), Z=13.500, P=0.008],其他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4)2组均未观察到口腔黏膜破损发生。 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早期给予OAC可以降低NEC、LOS和严重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并缩短达完全肠内喂养的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