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种油脂肪乳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种油脂肪乳(soybean,medium-chain triglyceride,olive and fish oils,SMOF)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NEC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应用脂肪乳的种类分为SMOF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edium and long chain triglycerides,MCT/LCT)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9例早产儿,SMOF组34例,MCT/LCT组35例。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发病急期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包括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及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MCT/LCT相比,应用SMOF的NEC早产儿肝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并发症无明显降低,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过度补充脂肪乳致幼儿血脂代谢紊乱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2岁左肾母细胞瘤男性患儿因不能进食,在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前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含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等)。治疗前血生化检查示三酰甘油(TG)1.18 mmol/L、总胆固醇(TC)2.6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8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8 mmol/L。治疗7 d后血生化检查示TG 4.28 mmol/L、TC 5.48 mmol/L、HDL-C 1.32 mmol/L、LDL-C 3.74 mmol/L。考虑为过度肠外营养导致的血脂代谢紊乱。停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 d后复查血生化,TG 3.34 mmol/L、TC 3.17 mmol/L、HDL-C 0.86 mmol/L、LDL-C 2.67 mmol/L;7 d后,血生化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抑制骨骼肌NLRP3炎症小体活性改善力竭运动小鼠疲劳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揭示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对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炎症和疲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40只鱼油灌胃的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外源性补充n-3 PUFAs)以及20只7周龄雄性Fat-1小鼠(内源性合成n-3 PUFAs),建立7 d力竭跑台运动小鼠模型.将C57BL/6J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静息组(CON组)、空白运动组(EX组)、鱼油静息组(FO组)、鱼油运动组(FO+EX组);将Fat-1小鼠分为2组(每组10只):Fat-1静息组(FA组)、Fat-1运动组(FA+EX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尿素(urea,UREA)、葡萄糖(glucose,GLU)、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 IL-1β 和 IL-18 含量;RT-qPCR 检测腓肠肌 IL-1 β、IL-18、NLRP3、ASC、Caspase-1 基因 mRNA 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腓肠肌NLRP3和ASC蛋白表达水平;氧化应激试剂盒检测腓肠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肱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以及肌糖原和肝糖原水平;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n-3 PUFAs降低了力竭运动小鼠血清UREA、CK、LDH水平(P<0.05),升高了 GLU水平(P<0.05).n-3 PUFAs降低了力竭运动小鼠血清IL-1β和IL-18水平(P<0.05).n-3 PUFAs抑制了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P<0.05),抑制了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NLRP3和ASC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n-3 PUFAs提高了力竭运动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P<0.05).n-3 PUFAs升高了力竭运动小鼠腓肠肌SOD、GSH-Px活性(P<0.05),降低了 MDA含量(P<0.05).结论 n-3 PUFAs可有效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改善力竭运动小鼠疲劳,其机制可能与n-3 PUFAs抑制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合并不全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伴有不全梗阻的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于术前5 d、术后1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含10%鱼油脂肪乳100 ml),对照组术前5 d、术后1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不含鱼油脂肪乳),两组同时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第7天,实验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伴有不全梗阻的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而言,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了炎症反应,提高了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3鱼油脂肪乳剂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脂肪酸代谢和炎性介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n-3鱼油脂肪乳剂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脂肪酸代谢、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胃切除术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至少5d以上的患者,按前瞻、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鱼油组(卡文+尤文,30例)和对照组(单纯卡文,30例).术后第2~8天两组患者按等氮、等热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于手术前1d及术后第1、4、8天检测游离脂肪酸谱、炎症反应指标(包括CRP、IL-1、IL-6、TNF-α),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指标HLA-DR表达率、T细胞亚群水平,观察APACHE Ⅱ评分、术后感染率、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住院总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丽组年龄、性别、BMI、TPN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HLA-DR表达率、T细胞亚群水平、APACHEⅡ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TPN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鱼油组患者血清n-6/n-3 PUFAs比率下降,AA含量减少,EPA、DHA含量增加,CRP、IL-1、IL-6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鱼油组血清HLA-DR表达率较对照组有所上升(P<0.05),但对CD4+T/CD8+T等T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鱼油组住院感染率、MODS发生率、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3鱼油脂肪乳剂可下调n-6/n-3 PUFAs比率,减少血清中AA含量,增加EPA、DHA含量;可以降低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血清IL-1、IL-6、TNF-α炎性因子和CRP水平,有效减轻炎症反应;能提升HLA-DR表达率,减轻免疫抑制;能降低术后感染率、MODS发生率,改善患者急性生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是早产儿长期胃肠外营养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结合胆红素≥34.2μmol/L,伴或不伴肝酶异常,排除其他疾病.其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胎龄、低出生体质量、胃肠外营养的持续时间、胃肠外营养成分、感染、胃肠疾病、基因易感性等.这种肝损害大多程度较轻,停止静脉营养会自愈,但也有少数会进展到肝纤维化.尽管熊去氧胆酸和鱼油来源的、富含 ω-3 PUFA(n-6:n-3=1:7)的脂肪乳剂可用于治疗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但临床实际仍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疗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的策略,需不断寻找新的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ω-3鱼油脂肪乳肠外营养治疗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尤文)肠外营养治疗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改善和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分为尤文组和常规组(n=36).尤文组使用含ω-3鱼油脂肪乳肠外营养支持方案,而常规营养组则进行常规营养支持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并发症、住院费用及预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尤文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尤文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迅速好转,感染性并发症明显减少,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伤后GCS评分提升明显.结论:含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治疗方案有利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剂量静脉注射鱼油-中链脂肪乳剂在小鼠体内血液清除、器官摄取分布以及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检测高剂量静脉注射鱼油-中链脂肪乳剂(20%鱼油∶80%结构脂肪乳,40 mg甘油三酯)后不同时间点小鼠体内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评价其血液清除、器官摄取分布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使用不可降解的[3H]胆固醇脂标记的鱼油-中链脂肪乳剂追踪其在C57BL/6J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采用高剂量和低剂量(40 mg和0.4 mg)注射小鼠后,检测25 min内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浆内的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采集不同的小鼠器官,检测器官摄取分布情况.结果 整个实验中没有动物在实验时间内死亡,高剂量组小鼠没有出现脂质高负荷综合征.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的脂肪乳剂的血液清除率显著下降,血浆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水平显著快速升高.血液的器官摄取率显著提高,而心脏的摄取率明显下降.肝脏和肺的器官摄取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高剂量静脉注射鱼油-中链脂肪乳剂对于实验小鼠是非致命的.与低剂量注射相比,高剂量组仅在短时间内经历了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游离脂肪酸血症,虽然血液清除率显著下降,但是血液摄取率明显提高以进一步代谢和清除.心脏和肺的低摄取率未影响心肺功能.高剂量静脉注射鱼油-结构脂肪乳剂可能不会引起脂质过负荷综合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含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给予含鱼油脂肪乳肠外营养的应用价值,分析含鱼油脂肪乳肠外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对照组接受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肠外营养,研究组接受含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持续5d后观察其效果.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6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并对比其营养状况[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GB)、前白蛋白(PA)]、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Ig)IgA、IgG、IgM]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第6天,两组ALB、TRF、HGB、PA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上升速度高于对照组;两组CD4+、CD4+/CD8+水平均呈升高趋势,CD8+呈下降趋势,但研究组上升、下降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IgA、IgG、IgM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上升速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组间、时点、组间· 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给予含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较传统肠外营养支持更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升,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鱼油脂肪乳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鱼油脂肪乳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可减少促炎性介质释放和减少脏器损害,临床上主要用于重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鱼油脂肪乳的相关文献,就鱼油脂肪乳的鱼油来源、化学成分、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