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双腔造口术后腹部切口严重感染全层裂开患者的护理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总结1例重症中年女性2个月内3次手术,行小肠部分切除,空肠双腔造口,术后发生腹部切口严重感染伴全层裂开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处理经验.护理要点:针对重症复杂疑难腹壁切口全层裂开,肠管暴露,大量渗液患者,需整体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案,有效管理收集并利用肠液回输,有效改善机体营养,整体护理,局部选择正确合适的新型敷料抗菌及保护肠管并结合改良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管理渗液,促进伤口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可冲洗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在预防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改良可冲洗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在预防失禁性皮炎(I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该院EICU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改良可冲洗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皮炎程度、IAD发生率、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肛周皮炎等级0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均护理次数、护理时间及护理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改良式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可有效减轻患者皮炎程度、降低IAD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护理次数、护理时间和护理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对肾多发性结石患者术后肾造瘘口渗液收集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对肾多发性结石患者术后肾造瘘口渗液收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100例肾多发性结石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观察组实施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对比两组日护理时间、次数、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 w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DET)评分、术前、术后2 w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OHQOL-OQ)评分。结果:观察组日护理时间较对照组短,日护理次数较对照组少,日护理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2 w DET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 w观察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2/50)较对照组的18.00%(9/5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应用于肾多发性结石患者术后肾造瘘口渗液的收集,能有效保护造口周围皮肤,缩短护理时间,减少护理次数,降低护理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损伤性皮炎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排泄物管理套件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皮肤转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分析排泄物管理套件和改良可冲洗造口袋装置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皮肤转归的影响,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探索较为经济、高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本研究按照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进行设计.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3 年 2 月东莞东华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 100 例失禁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观察组使用排泄物管理套件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改良可冲洗造口袋装置进行护理.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后出科前采用IAD皮肤损伤评估量表(IADS)评估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严重程度;对比两组患者导管和肛袋脱出情况、护理垫消耗情况及护理人员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I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留置期间均未出现装置脱落情况;两组患者护理消耗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垫消耗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每次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排泄物管理套件能有效收集患者大便,改善失禁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同时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成人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成人拔牙患者焦虑发生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为有效降低焦虑症发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21年1~5月来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拔牙的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患者拔牙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拔牙结束后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测量患者牙科焦虑程度,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患者拔牙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逐步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396例拔牙患者中,回收有效问卷385例.385例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率为31.17%,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性别、是否初诊、是否为复杂牙和是否定期口腔检查影响成人拔牙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MDAS评分与其主观疼痛程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成人拔牙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症的比例较高,应做好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提高患者对就诊体验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多学科协助式护理在肠造口周围脓肿患者经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助式护理在肠造口周围脓肿患者经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陕西省汉中市中医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肠造口周围脓肿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两组均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在此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多学科协助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脓肿消失时间,并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肿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比干预前低,MBI评分比干预前高,且研究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MBI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比干预前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助式护理在肠造口周围脓肿患者经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及心理状况,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改良式肛门造口袋在危重患者大便失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式肛门造口袋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大便失禁或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ICU符合条件的30例大便失禁或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改良式肛门造口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每日肛周护理次数、肛周皮肤损害程度.结果 观察组平均每日肛周护理次数、肛周皮肤损害程度及肛周皮肤愈合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ICU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护理早期应用改良式肛门造口袋能有效避免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和损害,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减轻护理工作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次性使用改良肠道冲洗器的制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结直肠癌造瘘患者,因病情需要行肠道灌洗、给药时,灌肠液及粪便从造瘘口溢出,不仅污染患者被服,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而且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现临床使用的一次性肠道冲洗器,肛管管径粗、材质硬,易损伤肠黏膜;肛管长度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灌肠液或药物下降速度不易观察;止水阀不能调节流速等.针对以上不足,笔者对现有肠道冲洗器进行改良设计,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医护站位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施行方法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改进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医护站位,为手术提供和创造便捷安全的操作条件.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因操作原因调整术中站位的频次,同时对医生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腹时间、术中医护站位调整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改良站位后医生对体位安置、操作便捷以及视野满意度的评价均高于改良前,其评价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护士配合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站位能更好体现手术团队的配合,为医护提供和创造便捷安全的手术操作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负压治疗技术及微信随访在居家慢性伤口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伤口负压治疗技术联合微信随访应用于居家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对居家慢性伤口患者21例共24处采用负压持续吸引治疗,并建立微信平台,由伤口专科护士给予居家指导.结果 20例23处慢性伤口完全愈合,治愈率为95.83%,平均愈合时间(57.23±18.75)d;1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损伤伴骨外露患者接受改良负压治疗技术后伤口肉芽新鲜,转烧伤整形科行皮瓣转移修复手术,皮瓣及植皮成活,创面完全治愈.结论 改良后的伤口负压技术应用于居家慢性伤口患者,能有效营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收缩及愈合;通过微信随访进行伤口负压治疗质量控制和居家指导,能缓解患者恐慌焦虑情绪,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伤口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