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应急救援队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国消防职业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应急救援队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研究面临新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的一些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对应急救援队员PTSD的社会心理因素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政策制定进行了建议与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海上航空救生分队医疗救治培训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海上航空救生分队作为一支特殊的水面救援力量,在援潜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医疗救治能力与援潜救生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提高其医疗救治能力是提升援潜救生能力的重要一环。笔者基于前期针对海上航空救生分队医疗救治能力的调查和研究,从构建培训体系的三要素、培训理念及内容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初步探讨我国海上航空救生分队医疗救治能力的培训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核应急医学救援任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核应急医学救援是军事医学任职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提升核应急医学救援培训水平对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合以往核应急医学救援任职教育培训中存在的“教”与“需”脱节问题,提出了“三能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核应急医学救援任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实践。结果发现,新的课程体系能显著提高学员的核应急医学救援综合能力,满足其岗位需求,对培养新型高素质专业化核应急医学救援军事医学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时分级管理实现方舱医院批量新冠感染者高效应急救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灾害救援及急诊分诊理论,以四川援长春医疗队执行长春工人体育馆方舱医院(简称长春工体方舱)救援实践为例,介绍如何快速组建医生团队以实现批量患者的高效应急救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和前瞻性观察方法开展研究。横断面分析2022年4月支援长春工体方舱医院的四川医疗队医生的基本情况。工作量为2022年4月3月至28日在长春工体方舱的患者总数。在任务开始时、任务第1周、第3周利用五分评分法反映医生身心状态、压力状态和救援成就感。动静态分时舱内外联动排班和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方案在方舱运行10 d时完成全部实施,对比方案实施前后医生查房效率和自评分变化,总结救援成绩。结果:承担长春工体方舱医院运维的四川援长春医疗队56名医生来自14家医院12个专业科室。在常规培训及分工基础上,通过动静态分时舱内外联动排班及基于信息化的患者分区分级管理措施的实施,批量患者入舱收治时间从每人(14.64±10.09)min缩短至(6.80±5.10)min( P<0.01),静态查房时段每位医生每小时可查看患者数从(28.50±12.26)人提高到(68.43±19.95)人( P<0.01),共收治患者1 293人,舱区零死亡、零事故、无轻症转重症。35名医生完成连续调查,措施实施前,医生身体状态评分略有下降,方案实施后趋势改善( P<0.01),方案实施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 P=0.03)、压力感受自评分降低( P<0.01)、职业成就感自评分提高( P<0.01),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根据方舱批量患者应急救治工作特点,对临时召集的医生团队进行基于舱内外联动机制的动静态分时排班和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有利于提高救治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和风险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美军战时眼外伤空运医疗后送对我军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综述美军战时眼外伤空运医疗后送(aeromedical evacuation,AE)的主要特点,为我军眼外伤AE专业队伍建设、救治注意事项及专科培训考核提出建议方案。资料来源与选择 战创伤等相关著作,以及国内外有关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和报告。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31篇,包括著作2部、论文29篇。资料综合 战时眼外伤具有严重性、高发性及多样性等特点,战时眼外伤中开放性眼外伤和眶腔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眼外伤伤型,AE时要正确判断伤情,合理掌握各种伤情的治疗指征与时间,作好前期准备工作。鉴于机舱内压力及飞行高度的变化,部分眼外伤的救治需加以注意。美军在重大战争中眼外伤的救治过程,医疗职责清晰,配备联合医疗团队,并设立多个AE专业中心,提高救援的速度和效率。美军在眼科AE救护队伍、细化专科分级救护以及对眼科专科人员实行全面化实践演练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结论:建议完善眼外伤AE体系建设,包括组建队伍,明确种类及时效,规范救护设备和药品,加强培训及考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空间站任务院前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载人航天这个系统工程中,首先是要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在国内外载人航天实践中,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及返回舱着陆返回地点均选择在远离城市和人群的空旷地带。尽管我国历次载人航天任务均未出现安全事故及需急救处理的医学问题,但在国外既往60余年的载人航天实践过程中,各种故障、事故及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也出现了需应急返回的医学问题 [1,2,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立体闭环"急救体系在亚运会温州赛事保障中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背景:区域急救体系需要能够在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保持正常运行,确保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及时性,同时也担负着各类社会活动保障的重任。本文探讨"立体闭环"急救体系在亚运会温州赛事保障中的实践。方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分析和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基础上,研判温州赛区赛事特点,模拟城市道路和自然水域等环境下突发事件和医疗保障场景,针对医疗保障体系的薄弱环节,进行了2年的持续演练和优化。结果:成功建立"立体闭环"急救体系,并圆满完成了保障工作。"立体闭环"急救体系具有分权组织结构和专业医疗组相结合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同时形成能够满足赛事需求的陆、海、空"三位一体"应急救援体系。通过人力与信息结合的方式,实现场馆医疗应急事件即时感知、即时评估、120即时转运、院内医疗团队即时到位的"四即时"。在急诊亚运保障组的组织下,通过院内诊疗的闭环,实现了医疗保障对象"全流程无感就医"。结论:"立体闭环"急救体系在亚运会温州赛事保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为未来城市应急救援积累了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军队先遣护理人员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核心胜任能力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军队先遣护理人员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核心胜任能力指标体系,为评估军队医疗救援先遣护理人员核心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初步拟定突发传染疾病事件中军队先遣护理人员应急核心能力指标体系,运用改良德尔菲(Delphi)函询法,基于循证理论,对20名权威专家发放2轮函询问卷,整理分析后最终形成有效问卷,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分配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2、0.846;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均靠近于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最终确定了包含突发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专业护理技能、卫勤保障能力共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 结论:初步构建的军队先遣护理人员应急救援核心能力体系指标内容专家意见集中,权重分配较为合理、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提升军队先遣护理人员甲级防护实践技术能力和核心应急能力,提升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水平和军队医院整体卫勤保障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立医院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公立医院是主力军,而党的领导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根本保障。作者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为例,总结分析了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主体责任,保障人民健康。同时,从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医院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常规管理与应急管理的迅速切换、积极探索医院多院区发展的新模式4个方面,对公立医院党组织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好发挥领导作用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救援的实施与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经历从激进手术到保守治疗,再到如今微创与开放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转变。SAP患者病情复杂且进展迅猛,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会发生消化道瘘、严重腹腔感染、大出血、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重症胆囊并发症等外科急危重症,保守治疗收效甚微,常需果断采取外科救援以挽救生命。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和最新文献,首次将外科救援概念引入SAP救治中,阐述SAP病程中外科救援策略与不同情境下外科救援要点,并对如何提高外科救援成功率提出个人见解,旨在进一步提高SAP整体治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