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跨文化敏感性水平对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教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患者的跨文化敏感性水平对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22年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见习教学中的102名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和见习诊查的5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敏感性量表(ISS)对见习教学中诊查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留学生见习后书写的病历和反馈评价对见习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收集留学生学习基本信息,根据ISS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ISS高分组和ISS低分组,两组患者分别对应见习中的学生为A、B两组,分析见习中的患者跨文化敏感性水平对留学生见习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习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51例患者ISS分值为(91.75±11.76)分,以中位值93分为标准分为ISS高分组(n=23)和ISS低分组(n=28),ISS高分组患者"互动参与度""尊重文化差异"和"交互信心"维度得分高于ISS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高分组患者对应留学生(A组学生)见习后的反馈评价包括见习学习过程顺利、患者配合度、患者友好度、见习对知识掌握和见习对学习信心建立的帮助五个方面均好于ISS低分组对应留学生(B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学生书写的病历得分高于B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ISS总分,及"互动参与度""尊重文化差异"和"交互信心"维度分值均与对应学生的病历评分呈正相关(r=0.767、0.660、0.698、0.671,P<0.05);经Spearman检验显示,患者的ISS总分与对应留学生各见习反馈的见习学习过程顺利、患者配合度、患者友好度、见习对知识掌握和见习对学习信心建立的帮助这五个方面评价指标均呈正相关(r=0.552、0.489、0.540、0.547、0.449,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ISS水平、患者友好和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留学生见习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结论 医学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患者的跨文化敏感性水平可能影响医患沟通和教学效果,是留学生临床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BOPPPS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5月30日在泌尿外科的144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开课前均进行理论测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分别讲授泌尿外科常见技能,实习教学后对两组实习医生均进行理论测试和临床技能操作测试,并发放调查问卷,对测试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价,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理论成绩均值分别为81.14±3.13和81.03±3.57,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理论成绩分别为90.32±4.51和84.70±5.10,P<0.001.实验组各临床技能操作项目成绩分别为:导尿术88.66±3.11分、直肠指诊90.44±3.16分及外科换药术92.66±3.27分,总成绩90.66±4.00分,对照组各临床技能操作项目成绩分别为:导尿术78.66±3.12分、直肠指诊85.34±2.16分及外科换药术89.41±3.61分,总成绩85.92±4.38分,且均低于90分,其中导尿术分值最低,且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所有实习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对自己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赞成本组教学法、整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实习医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实习医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显著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世界咖啡"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为例,就"世界咖啡"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思考如何利用该模式帮助学生构建概念,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考虑团队合作的同时又兼顾个体差异.通过课前活动准备、课中活动开展、课后反思3个环节,体现"世界咖啡"模式的开展过程,并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模型建构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教学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利用中药药丸球、汤圆承托板、不同材质的颗粒、磁铁等材料,构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诱导细胞融合、第一次筛选、第二次筛选的物理模型,从微观到宏观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单克隆抗体概念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医学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PS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HPS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路径,以苏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探究实验为线索,通过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转变,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人文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如何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三教学中一轮复习是整个复习阶段的关键时期,如何对高三一轮复习进行准确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和实践.基于此,提出明确一轮复习关键任务是前提、整体和联系的视角是基础、问题设计深化概念理解是途径、关注方法技巧背后的原理是关键的教学理念,以期为一线生物学教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跨学科实践活动:"果酒的发酵"教学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运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开展了以"果酒的发酵"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该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果酒的制作,探究发酵的本质和影响发酵的因素,反思果酒发酵过程中各种条件的控制,设计并制作果酒发酵装置,最终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中生物学课堂过程性评价框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为例,通过"特异性免疫"章节实施过程案例的设计,展示基于UbD课程计划框架规划课程流程,利用马扎诺"教育目标的新分类学"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计和评价教学过程,构建过程性评价框架,提出进一步学科化应用的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和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当前初中生物学的课程学习往往是通过不同的单元进行的,单元之间既分离又统一,教师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明确各章节之间的知识逻辑关系很关键.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为学生构建明确的知识网络,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观点,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出发,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概念模型的渗透与信息化建模思维的培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概念是高中生物学的基础和关键,以"特异性免疫"为例,借助经典电影材料,创设沉浸式场景,引导学生构建单元概念模型、大概念模型,并运用概念模型构建现实免疫问题的过程模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处理概念、构建模型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信息化建模思维作为设计主线,贯穿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全过程,形成从教师到学生的全维度信息化建模语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