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链脂肪酸与儿童胃肠道功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短链脂肪酸是厌氧菌在盲肠和结肠发酵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代谢产物,在结肠中被吸收后可以调节肠道能量代谢、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调控肠道免疫功能、影响肠道分泌和吸收,并通过以上功能调节肠道微生态,从而改变儿童排便频次。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也在人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儿童排便频次改变时,其肠道菌群的组成改变,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含量也会改变。该文就短链脂肪酸在儿童不同排便频次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儿童不同排便频次提供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齐民要术》造神曲法对后世六神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齐民要术》造神曲法对后世六神曲的影响深远。药物组成方面:面曲延续至今,后世发展了全麸麦曲与麸曲。野蓼的范围逐渐缩小到辣蓼与红蓼。神曲的制作加工工艺方面:诸鲜药由水煮发展为捣汁与水煮并行,小麦由蒸炒生并用简化为仅用生麦。曲饼“溲欲刚”的干湿程度至今仍为业界圭臬。曲饼的成型方法手抟与用模具成型均有传承。覆盖曲饼的材料由麦秸、青蒿扩展到黄荆,并使用麻叶、楮叶、纸等包裹曲饼。对于发酵过程中的翻曲、聚曲、瓮盛的工艺后世没有传承。晾晒的方法由成串曲饼悬挂发展为纸包单独悬挂。罨曲法至今仍为主流,后世扩展了风曲法与造酱黄法。现代神曲的罨曲法与造酱黄法的制作工艺仍不出《齐民要术》这一渊薮,而添加旧曲的 曲法的基础,仍是罨曲法。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青蒿、辣蓼、苍耳的入药方式;曲饼的形制;单一菌种发酵或优势种群发酵研究;风曲法的研究;曲饼包裹与覆盖的材料研究;面曲、全麸麦曲、麸曲的比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潜艇某部官兵航海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潜艇官兵航海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参加某次航海任务的某部潜艇官兵分别于航行前1 d及航行第15天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潜艇官兵航海疲劳状况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一般情况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航龄、压力情况、运动情况、靠港期间吸烟情况、饮食情况、每天工作总时长、每天最大连续工作时长及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数目等;采用疲劳量表-14(FS-14)评价潜艇官兵的航海疲劳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潜艇官兵的航海睡眠质量。结果:在航行前1 d,共68名艇员参与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88.2%。在航行第15天,对问卷有效的60人再次发放同一份问卷进行调查。航行前1 d,潜艇官兵的FS-14得分为(5.57±3.01)分,与我国正常人群得分[(5.50±3.09)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航行第15天时FS-14得分为(6.85±3.83)分,高于我国正常人群得分及航行前1 d得分(均 P<0.01)。航行前1 d潜艇官兵的疲劳发生率为36.67%(22/60),航行第15天疲劳发生率为58.3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运动、靠港期间吸烟、发酵饮食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取、压力、环境中不利因素数目、每天工作总时长、每天最大连续工作时长以及PSQI总分等9个因素与FS-14总得分有关(均 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多的运动 、较多的发酵饮食摄入及较短的每天工作总时长为航海疲劳的保护因素(均 P<0.05),过大的压力、每天较长的连续工作时长、环境中不利因素多及睡眠质量低为航海疲劳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潜艇某部官兵长航期间疲劳发生率高,靠港期间吸烟多、压力大、每天连续工作时间长、环境中不利因素多、睡眠质量差者疲劳较重,经常运动、摄入较多发酵类食物、摄入较多碳水化合物、每天工作总时长短者疲劳较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降钙素原在AECOPD病原菌分类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96例感染引起的AECOPD患者,根据诱导痰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分组,入院后24 h内检测患者PCT并完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间血清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CT水平在鉴别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的效能。根据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2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是否存在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ROC曲线评估血清PCT、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796例感染引起的AECOPD病原菌培养阳性389例。细菌组与真菌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分别为1.80(0.89,3.45) μg/L、0.15(0.06,0.35) μg/L,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PCT水平分别为2.13(1.23,3.98) μg/L、0.77(0.54,1.05) μg/L;而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目组、非发酵菌组及其他革兰阴性菌组的PCT水平分别为3.17(1.73,5.81) μg/L、2.23(1.38,3.80) μg/L、1.25(0.86,2.13) μg/L。细菌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真菌组( Z=6.19, P<0.05);革兰阴性菌组高于革兰阳性菌组( Z=8.97, P<0.05);肠杆菌目组高于非肠杆菌目组( Z=3.98, P<0.05)。血清PCT判断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的ROC曲线,得到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细菌和真菌组0.56 μg/L(敏感度为0.88,特异度为0.95);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组1.13 μg/L(敏感度为0.78,特异度为0.83);肠杆菌目组与非肠杆菌目组的最佳截断值为3.89 μg/L(敏感度为0.44、特异度为0.81)。死亡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 r=0.62),采用ROC曲线分析PCT、APACHEⅡ评分及二者联合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PCT曲线下面积为0.70,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76,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78。 结论:本研究表明,PCT水平可作为鉴别由感染因素引起AECOPD患者病原菌种类的标志物之一,但PCT水平对AECOPD患者预后评估价值较APACHEⅡ评分差,不能单独作为AECOPD患者的预后评价指标,联合使用PCT和APACHEⅡ评分相较于单一使用APACHEⅡ评分对预后评估无显著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广东地区血液内科血流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广东省50家医院血液内科血标本来源细菌的构成和耐药性,了解血液内科血流感染(BSI)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基于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平台,对2019年广东省50家医院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和ICU由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检出率进行分析,同时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特征分儿童组(≤14岁)和成人组(>14岁)进行分析。参考CLSI 2019年M100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广东省50家医疗机构(三级医院48家)血液内科、呼吸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三个科室各1618、1026、3626株血标本分离菌完整微生物信息资料。其中血液内科革兰阴性杆菌占71.8%,革兰阳性球菌占28.2%。血液内科分离前5位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群。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19.7%和80.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无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群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6.9%,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均超过25.0%。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儿童组耐药率普遍高于成人组。成人组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4.1%,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超过25.0%,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性超过80.0%,但儿童组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于成人组(11.8%对6.5%)。鲍曼不动杆菌无对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科室之间比较,ICU和呼吸内科血标本革兰阳性球菌比例高于血液内科。呼吸内科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最低,分别为0.3%和3.7%。血液内科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最低,分别为8.3%和25.8%。ICU整体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都最高。结论:血液内科血标本来源细菌构成比与重要细菌耐药性与呼吸内科、ICU存在差异,广东地区血液内科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及以草绿色链球菌群为主的链球菌属比例明显高于ICU和呼吸内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对酒精性肝炎小鼠干预的效果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对酒精性肝炎(AH)小鼠的干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70只6~8周龄近交品系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G)、模型组(MG)、液体饲料对照组(CG)、水飞蓟宾组(SI)及铁皮石斛叶发酵液低剂量组(DL)、中剂量组(DM)、高剂量组(DH),每组10只。NG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CG组给予对照饲料(LB酒精液体对照饲料),SI组给予LB酒精液体饲料及水飞蓟宾灌胃,DL、DM和DH组分别给予LB酒精液体饲料及25%、50%、100%浓度的铁皮石斛叶发酵液灌胃。LB酒精液体饲料喂养8周建立AH模型。第8周取小鼠眼球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转铁蛋白(TRF)、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含量;并取肝组织行HE、油红O、普鲁士蓝和免疫荧光ROS染色;肝组织匀浆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PCR及Western 印迹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AMPKβ1、磷酸化AMPKβ1(p-AMPKβ1)、抑癌基因p53(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XP4)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分析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对AH小鼠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结果:与MG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血清ALT和TG均降低[ALT分别为(45.94±19.85)、(45.73±22.62)、(41.68±7.13)比(75.51±17.76)U/L;TG分别为(0.90±0.23)、(0.69±0.22)、(0.41±0.20)比(1.28±0.19)mmol/L,均 P<0.05];IL-6、IL-1β、TNF-α、IFN-γ均降低(均 P<0.05);DM、DH组小鼠血清TRF、IL-10均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肝组织MDA均降低[分别为(0.41±0.05)、(0.40±0.03)、(0.43±0.14)比(0.64±0.06)μmol/g],GSH均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肝组织AMPK(分别为1.36±0.11、1.61±0.17、1.68±0.11比0.80±0.12)、SLC7A11(分别为0.91±0.12、0.97±0.12、0.99±0.13比0.60±0.14)、GPX4(分别为0.51±0.11、0.63±0.17、0.83±0.15比0.42±0.14)的mRNA表达量均增加(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肝组织AMPKβ1、p-AMPKβ1、SLC7A11和GPX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5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程度减轻,肝组织铁染色、ROS染色变浅。 结论: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可减轻小鼠AH的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MPK抑制p53/SLC7A11/GPX4介导的铁死亡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静脉联合鞘内应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颅脑手术后患者易出现细菌感染,进而引发脑脓肿、脑炎及脑膜炎等疾病。神经外科中的颅内感染患者主要由手术或外伤引发,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 [1]。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属于革兰阴性杆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皮肤、黏膜等部位的正常菌群。此类细菌的繁殖和传播能力较强,临床上易产生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泛耐药现象,增加了感染后临床用药选择难度(筛选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发感染的敏感药物较难。)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比率逐年升高,且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也使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其治疗难度也相应增高,患者病死率较高 [1,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所致的颅内感染治疗难度及致死率较一般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高,一旦出现此类感染,患者治愈率极低,且国内外成功治疗案例也较少 [3]。本研究选取神经外科ICU 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48例颅内MDR-AB感染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对这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鞘内联合静脉应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治疗MDR-AB临床疗效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干预在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干预在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移植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7岁。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选取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干预患者纳入干预组,常规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各25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肠道菌群结构,比较术后肠道细菌移位和腹腔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肠球菌均呈上升趋势,而肠杆菌下降,非发酵菌和念珠菌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15天干预组肠道肠杆菌、肠球菌和念珠菌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术后第7天和第15天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肠杆菌和术后第15天肠球菌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干预组术后第7天和第15天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32.0%(8/25),其中6例为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腹腔感染;干预组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为8%(2/25),其中1例为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腹腔感染。干预组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肠道细菌移位且腹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干预,改善术后肠道菌群失衡,可以降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对于减少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起到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维泰醇与前列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维泰醇是从一种真菌诱变株的发酵产物中纯化分离出的新型单体化合物。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表明,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的细胞分裂和增殖,引起细胞周期停滞;降低肿瘤细胞中Bcl-2等促存活蛋白的表达;激发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等导致细胞凋亡、减少线粒体有氧呼吸及肿瘤细胞ATP的产生、启动细胞自噬;但是对良性细胞没有显著的致死效应。体内动物实验表明,维泰醇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的异植瘤生长,而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较小。因此维泰醇有望开发成为新型抗前列腺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丁酸与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肠道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婴幼儿,是肠道免疫耐受体系失衡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丁酸是肠道厌氧菌的发酵产物,可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G蛋白耦联受体的配体调节肠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从而诱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肠道免疫耐受,对牛奶蛋白过敏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价值。然而,这一理论仍局限于细胞及动物水平的机制探索,尚未在临床中推广。该文综述了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肠道免疫机制、丁酸的合成代谢及丁酸在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肠道免疫耐受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旨在为丁酸诱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肠道免疫耐受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