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膜翅目生物多样性丰富,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数据库检索,本文对2022年发表的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共纳入于本年发表的360篇相关期刊论文,涵盖了 1,698个新分类单元,包括7个新亚科、53个新属、25个新亚属、808个新种、6个新亚种、334个新异名、241个新组合、76个新地位、14个新替代名、5个恢复异名、71个恢复组合、1个恢复名称和57个恢复地位,涉及17个总科、77个科和446个属.在各总科新种数量对比中,蜜蜂总科、姬蜂总科和胡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分别约占新种总数的25.9%(209/808)、21.0%(170/808)和18.1%(146/808).2022年共有71篇期刊论文涉及中国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涵盖了 165个新分类单元,包括5个新属和126个新种(广腰亚目35种,细腰亚目91种(针尾部35种,寄生部56种)),另有4个新记录属和30个新记录种,共涉及13个总科、31个科和83个属;其中新属和新种涉及12个总科、29个科和76个属.中国现生膜翅目中,姬蜂总科、叶蜂总科和小蜂总科发表新种数量最多,分别约占中国现生膜翅目新种总数的20.6%(26/126)、19.0%(24/126)和17.5%(22/126).从地理单元角度来看,亚洲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55.9%(452/808);洲级地理亚单元中,东亚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20.7%(167/808);在国家和地区行政单元中,中国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15.6%(126/808).在涉及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的85个期刊的360篇论文中,有353篇英文论文、5篇中文论文、1篇法语论文和1篇西班牙语论文;其中,来自79个期刊的314篇论文涉及新种发表.2022年,现生膜翅目新种命名人412人,其中中国学者76人,占比约18.4%.膜翅目新种正模保藏机构167家,其中19家位于中国,占比约11.4%.综上所述,中国膜翅目分类在世界膜翅目分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2022年全球鞘翅目现生类群新分类单元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本文总结了2022年国内外学者发表的全球鞘翅目现生类群新分类单元的情况,并单独梳理了2022年中国鞘翅目新增分类单元.通过检索数据库和分类期刊,以及专家学者的补充,最终获得相关文献857篇,专著1部.经统计分析,2022年,全球发表鞘翅目现生类群新分类单元2,810个,包括1个新亚科,2个新族,3个新亚族,144个新属,48个新亚属,2,570个新种,42个新亚种;另有620个新组合,457个新异名,39个分类单元升级,12个分类单元降级.中国是全球鞘翅目新物种发现数量最多的国家,共发现新属8个,新亚属7个,新种480个,新亚种9个,发表中国新记录属11个,新记录亚属1个,新记录种87个,新记录亚种1个.云南和西藏是中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新物种数量约占全国的46%.相比2021年,2022年全球鞘翅目现生类群新增分类单元数量有所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中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与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解决各类自然保护地各种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历史性工作.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从2020年2月开始,省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逐步完善,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还面临非常艰巨的任务.本文主要针对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分区、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生态保护红线衔接、永久基本农田调出等几个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和讨论,认为:(1)以自然景观为主要风景资源和保护对象的风景名胜区,可单独作为一个类别,与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并列;主要风景资源是人文景观的风景名胜区不宜列入自然保护地体系.(2)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主要功能是自然保护,应归类为自然保护区,而不应归类为自然公园.(3)不应再新增"生态自然公园"类型;不应把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公园名称改为森林自然公园、地质自然公园、湿地自然公园.(4)如果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统一分为两级管理,则应该是国家级、省级.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草原公园等都不宜省略"级"字.(5)可参照国家公园管控区、功能区分层设置方法,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也可分层设置管控区、功能区.不应简单地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3个功能区直接转为核心保护区(宜称严格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2个管控区.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不宜整体按一般控制区管理,也可设置核心保护区(即严格控制区).(6)应肯定以自然景观为主要风景资源和保护对象的风景名胜区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分类地位和自然保护功能,应一并纳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中.(7)不宜把自然保护地整体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而是把自然保护地内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中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地块"划入生态保护红线.(8)自然保护地是一个地理单元,也是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镶嵌体.永久基本农田是高质量耕地的"地块",保留在自然保护地内并不会改变其生产空间属性,可不调出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地法、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的制修订宜充分考虑各类自然保护地发展历史和管理现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中国膜翅目2020年新分类单元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对中国膜翅目昆虫2020年发表的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数据库检索和统计表格征集,基于采自中国的膜翅目昆虫标本记录,全世界膜翅目学者于2020年共发表涉及中国膜翅目分类单元的期刊论文104篇、出版1本图书专著,分类单元新增及变动条目共469条:4个新属(其中1个绝灭属),1个新亚属,321个新种(其中10个绝灭种),8个新组合,22个新异名,1个中国新记录亚科,18个中国新记录属,93个中国新记录种,1个替代名.绝灭类群有11条,涉及3总科3科5属;现生膜翅目有458条,涵盖11总科29科170属,其中6科40属不涉及新种.发表现生膜翅目新种的9总科23科130属:广腰亚目(Symphyta)叶蜂总科(Tenthredinoidea) 23个新种;细腰亚目(Apocrita)针尾部(Aculeata)3个总科(蜜蜂总科(Apoidea) 29个新种、青蜂总科(Chrysidoidea)2个新种、胡蜂总科(Vespoidea) 20个新种);细腰亚目寄生部(Parasitica)5个总科(小蜂总科(Chalcidoidea) 23个新种、瘿蜂总科(Cynipoidea) 12个新种、姬蜂总科(Ichneumonoidea) 206个新种、广腹细蜂总科(Platygastroidea)4个新种、钩腹蜂总科(Trigonalyoidea)2个新种).2020年发表的所有中国膜翅目新种中,姬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约占全年发表新种总数的2/3.云南、浙江、西藏、福建和辽宁等5个省级行政区为2020年中国膜翅目新种分布最多的省份,超过全年发表新种总数的1/2.基于以上结果,本文对膜翅目分类学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游戏障碍的诊断治疗进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游戏障碍是指持续或反复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表现为对游戏行为失去控制,游戏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已经导致社会功能的损害,但是玩游戏的行为仍在继续或升级,并持续较长时间 [1].2013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Ⅴ,DSM-Ⅴ)将"网络游戏障碍"列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临床现象 [2].2019年5月25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3],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单元中.成瘾行为所致障碍是指与化学物质(如成瘾性物质)无关的一种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出现的、具有强迫性质的冲动行为,尽管此类疾病已经对成瘾者的躯体、心理健康甚至社会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但其仍然执意坚持.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成瘾行为包括游戏障碍、赌博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21年膜翅目新增分类单元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对2021年发表的膜翅目昆虫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数据库检索,基于标本记录,全球膜翅目学者于2021年发表该目新分类单元的期刊论文355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共1,152条,隶属于21总科66科416属,包括5新科4新亚科83新属3新亚属1,054新种和3新亚种.现生类群相关期刊论文309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980条,隶属于18总科52科332属,包括2新科26新属3新亚属946新种和3新亚种.绝灭类群相关期刊论文46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172条,隶属于14总科27科86属,包括3新科4新亚科57新属和108新种.2021年中国膜翅目新增分类单元的相关期刊论文83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235条,隶属于17总科34科91属,包括3新属(绝灭类群1新属)和232新种(绝灭类群2新种);现生类群中新增的2属分别记录自台湾和浙江,新种数量排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单位有云南(54个)、浙江(42个)、福建(18个)、西藏(18个)和新疆(16个).在全球现生、绝灭和中国现生膜翅目总科新物种数量的对比中,姬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分别约占全球现生、绝灭和中国现生膜翅目新种总数的32.5%(307个/946个)、19.4%(21个/108个)和37.0%(85个/230个).有关现生膜翅目新种发表情况,在洲级地理单元中,亚洲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56.9%(538个);在洲级地理亚单元中,东亚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28.6%(271个);在国家和地区行政单元中,中国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24.3%(230个).在76种期刊的355篇论文中,有348篇英文论文、4篇中文论文和3篇法语论文.这些结果表明,中国膜翅目分类在全球膜翅目分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20-2021年世界甲螨亚目新分类单元和近15年中国发表新种概况——纪念中国甲螨学开创100周年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甲螨是土壤动物主要的三大类群之一,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截至2020年,中国已报道的甲螨仅占世界所有已知甲螨种类的7.6%,这与我国已知甲螨种类真实物种状况仍有较大的差距.值此中国甲螨学开创100周年之际,本研究以甲螨亚目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世界2020-2021年度和中国2007-2021年度发表的分类学文献资料,编制了世界新增分类单元名录和近15年中国发表甲螨新种名录,分析了新分类单元的地理分布、学者贡献和出版刊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20-2021年,世界甲螨亚目共描述238个新分类单元,包括新属及新亚属21个,新种217个;新分类单元发表的热点地区在埃塞俄比亚界、东洋界和新热带界;描述的新分类单元由27位作者所贡献,其中外国学者贡献占比高;论文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Systematic and AppliedAcarology是新分类单元发表的主要期刊.2007-2021年,中国发表甲螨亚目新种183个,无新科和新属发表;新种发表的热点地区在华南区和西南区;描述的新种由24位作者所贡献,中国学者占主要贡献;论文多发表在国外期刊上,Systematic and Applied Acarology和Zootaxa是新分类单元发表的主要期刊.基于以上结果,本文认为目前从事甲螨分类学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发表的新分类单元在类群分布和区域分布上均表现出极不均衡的现象.传统分类学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机遇和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