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临床实践发现,目前认为的一些原发性OP可能源于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负钙平衡和低血钙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增强(亚临床甲旁亢)或亢进,可防可治,故将此类OP称为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质疏松症。我国人群每日钙摄入量普遍不足,维生素D缺乏/不足也是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长期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低血钙和负钙平衡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临床广泛存在,对它的防治可有效防治低骨量和骨质疏松,从而有效防治身高变矮、驼背、腰酸背痛、乏力、骨关节疼痛、骨折、转移性血管钙化和全身钙质沉着症等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七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2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VZV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复习既往文献.结果 共纳入7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发病年龄35~94岁,平均65.1岁.7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发热,4例伴意识障碍,5例脑膜刺激征(+),4例伴肢体瘫痪、头痛、头晕,3例伴周围性面瘫,5例伴皮肤疱疹.脑脊液压力80~190 mmH2O(1 mmH2O=0.0098 kPa)、WBC 14~1039×106/L、蛋白40.38~444.43 mg/dl、葡萄糖2.34~6.01 mmol/L、氯化物108.90~125.00 mmol/L.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的VZV病毒DNA序列数7~8869.影像学结果示脑干及小脑受累3例,颈髓受累1例,硬脑膜或脊膜强化3例,伴硬膜下积液或出血1例、伴急性脑梗死2例.治疗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发病后4个月),好转出院6例;死亡2例(发病后1.5~10个月),好转4例(发病后6~63个月).既往文献报道,成人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患者有病情重、预后差,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合并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或脑血管受累等表现,但未见合并硬脑膜强化的病例报道.结论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患者年龄分布较广、青年至高龄老年均可见,脑脊液蛋白和WBC可明显升高,部分患者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结核杆菌感染.脑膜脑实质多同时受累时病情危重,高龄者预后差.怀疑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者应尽早完善腰穿、脑脊液mNGS等辅助检查,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后规范应用抗病毒感染药物,以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益肾祛浊方对比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背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是PCOS中治愈难度最大的亚型,病机复杂,个体差异性大.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用药,虽然能够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是对于调节激素失衡、改善卵巢功能等PCOS核心病理作用有限,且胃肠道反应大,患者难以坚持服用.目的 评价益肾祛浊方对比二甲双胍治疗PCOS-I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 2022 年 6 月—2023 年 10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门诊的 102 例PCOS-I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 2∶1 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68)、对照组(n=34).试验组以益肾祛浊方治疗,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性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FSH、睾酮、抗苗勒管激素];糖脂代谢指标;BMI、腰臀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基础体温排卵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有生育需求患者 13 例,妊娠 5 例,对照组有生育需求患者 5 例,妊娠 1 例.治疗后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腰围少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ALT、尿酸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UA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低血糖、乏力、胃脘不适及腹泻等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8,7.35%)低于对照组(15/31,48.39%)(χ2=20.404,P<0.001).结论 益肾祛浊方调节激素失衡、改善糖脂代谢异常,治疗PCOS-IR的有效性与二甲双胍相当,对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且在减少不良反应方面优于二甲双胍,鉴于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患者对益肾祛浊方有更好的耐受度和接受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腰围和体质指数变化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关系纵向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腰围和体质指数变化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的关系,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5年9月-2016年6月基于"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盐城市等8个项目点招募71 758名≥35岁常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对筛查出的12 369名初筛血糖水平记录完整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分别于2017、2018和2019年每年进行1次随访调查,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腰围和体质指数变化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 江苏省完成3次随访且随访血糖水平完整的9 952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正常腰围、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分别有3 045人(30.6%)、2 130人(21.4%)和4777人(48.0%),体重过轻、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分别有56人(0.6%)、2 669人(26.8%)、4 540人(45.6%)和2 687人(27.0%).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是否高血压、是否糖尿病、是否血脂异常、基线腰围、基线体质指数和随访次序等混杂因素后,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腰围减少和腰围增加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空腹血糖升高风险分别为腰围稳定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 0.911 倍(OR=0.911,95%CI=0.867~0.958)和 1.070 倍(OR=1.070,95%CI=1.022~1.120);基线腰围每增加1cm和基线体质指数每增加1,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分别增加0.011(β=0.011,95%CI=0.008~0.014)mmol/L 和 0.027(β=0.027,95%CI=0.013~0.041)mmol/L.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腰围每增加1 cm,男性、女性、城市、农村、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分别增加0.011、0.010、0.014、0.005、0.007和0.021mmol/L(均P<0.001);基线体质指数每增加1,女性、城市、农村和非糖尿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分别增加0.030、0.026、0.024和0.031 mmol/L(均P<0.05).结论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腰围和体质指数变化均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存在正向线性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八段锦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系统评价八段锦功法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PDM)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和VIP数据库,收集八段锦运动对PDM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2 年 9 月.由 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研究,包括 6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糖代谢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空腹血糖[MD=-0.46,95%CI(-0.60,-0.31),P<0.01]、糖化血红蛋白[MD=-0.46,95%CI(-0.82,-0.10),P=0.01]、空腹胰岛素[MD=-1.32,95%CI(-2.06,-0.57),P=0.000 5]和胰岛素抵抗指数[MD=-0.60,95%CI(-0.87,-0.33),P<0.01].2)形体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身体质量指数[MD=-1.04,95%CI(-1.28,-0.80),P<0.01];腰臀比指标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PDM患者腰臀比[MD=-0.03,95%CI(-0.04,-0.02),P<0.01],与健步走或步行对照组相比,两组的腰臀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03,-0.01),P=0.43].3)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提高生理健康评分[MD=8.68,95%CI(5.06,12.29),P<0.01]和心理健康评分[MD=6.95,95%CI(4.86,9.04),P<0.01].[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八段锦功法运动能改善PDM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提高生理健康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安全性较好,对于PDM患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2022年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膜翅目生物多样性丰富,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数据库检索,本文对2022年发表的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共纳入于本年发表的360篇相关期刊论文,涵盖了 1,698个新分类单元,包括7个新亚科、53个新属、25个新亚属、808个新种、6个新亚种、334个新异名、241个新组合、76个新地位、14个新替代名、5个恢复异名、71个恢复组合、1个恢复名称和57个恢复地位,涉及17个总科、77个科和446个属.在各总科新种数量对比中,蜜蜂总科、姬蜂总科和胡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分别约占新种总数的25.9%(209/808)、21.0%(170/808)和18.1%(146/808).2022年共有71篇期刊论文涉及中国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涵盖了 165个新分类单元,包括5个新属和126个新种(广腰亚目35种,细腰亚目91种(针尾部35种,寄生部56种)),另有4个新记录属和30个新记录种,共涉及13个总科、31个科和83个属;其中新属和新种涉及12个总科、29个科和76个属.中国现生膜翅目中,姬蜂总科、叶蜂总科和小蜂总科发表新种数量最多,分别约占中国现生膜翅目新种总数的20.6%(26/126)、19.0%(24/126)和17.5%(22/126).从地理单元角度来看,亚洲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55.9%(452/808);洲级地理亚单元中,东亚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20.7%(167/808);在国家和地区行政单元中,中国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15.6%(126/808).在涉及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的85个期刊的360篇论文中,有353篇英文论文、5篇中文论文、1篇法语论文和1篇西班牙语论文;其中,来自79个期刊的314篇论文涉及新种发表.2022年,现生膜翅目新种命名人412人,其中中国学者76人,占比约18.4%.膜翅目新种正模保藏机构167家,其中19家位于中国,占比约11.4%.综上所述,中国膜翅目分类在世界膜翅目分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的测试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进行测试优化.方法:以2020 年9 月至2021 年1 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及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要求调查对象完成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量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及骨密度检测(包括腰椎和髋部).评价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判别效果.结果:①可行性评价结果.共发放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 250 份,回收236 份,有效量表228 份,回收率94.4%,有效率91.2%.调查对象完成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的时间均≤5 min.所有调查对象均同时完成骨密度检测及其余4 个量表,调查对象完成所有量表的时间均≤20 min.②信度评价结果.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 0.882、Spearman-Brown系数为 0.891,其中针对前 10 个条目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770.③结构效度评价结果.经探索性因子分析,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的32 个条目中,手足烦热和健忘2 个条目的负荷值在所有因子上均<0.4,予以剔除.对剩余30 个条目重新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9 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215%.9 个公因子分别代表下肢症状、头目症状、疼痛症状、睡眠情绪、头面体征、寒热症状、躯体体征、躯体症状、头面症状9 个维度,对应的中医证候体现了骨质疏松症患者肾精亏虚、肾阳虚、肝肾阴虚、肝郁血虚、脾胃虚弱等病机特点,也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基本相符.对量表中前 10 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 3 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61.200%.3 个公因子分别代表躯体症状、疼痛及躯体体征3 个维度.应用SPSS AMOS24 软件对上述3 因子分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较好.④效标关联效度评价结果.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前 10 个条目评分和量表总分(30 个条目)与骨密度分类、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及SF-36 中8 个方面得分均呈负相关(骨密度分类:r =-0.190,P =0.004;r =-0.231,P =0.000;腰椎骨密度:r =-0.144,P =0.030;r =-0.198,P =0.003;髋部骨密度:r =-0.218,P =0.001;r =-0.272,P =0.000;SF-36 生理功能:r =-0.280,P =0.000;r =-0.330,P =0.000;SF-36 生理职能:r =-0.324,P =0.000;r =-0.346,P =0.000;SF-36身体疼痛:r =-0.430,P =0.000;r =-0.434,P =0.000;SF-36 总体健康:r =-0.460,P =0.000;r =-0.495,P =0.000;SF-36活力:r =-0.220,P =0.001;r =-0.292,P =0.000;SF-36 社会功能:r =-0.282,P =0.000;r =-0.326,P =0.000;SF-36 情感职能:r =-0.174,P =0.009;r =-0.259,P =0.000;SF-36 精神健康:r =-0.251,P =0.000;r =-0.320,P =0.000),与OSTA指数、疼痛VAS评分均呈正相关(OSTA指数:r =0.153,P =0.021;r =0.140,P =0.035;疼痛VAS评分:r =0.453,P =0.000;r = 0.430,P =0.000);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结果与前 10 个条目评分不存在相关性(r =0.127,P =0.055),与量表总分(30 个条目)呈正相关(r =0.168,P =0.011).⑤判别效果.以骨密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基于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前10 个条目评分和量表总分(30 个条目)判别骨量异常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36[95%CI(0.564,0.709)]和0.650[95%CI(0.579,0.72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2 分和 5 分,即符合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前 10 个条目中的2 个及以上,或符合全部30 个条目中的5 个及以上,就可判定为骨量异常,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结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信度;优化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具备一定的判别骨量异常的能力,可用于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筛查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何氏生髓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肺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何氏生髓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防治肺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PEG-rhG-CSF治疗)和观察组(n=50,何氏生髓方联合PEG-rhG-CSF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外周血象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神疲乏力、胃纳差、食少纳差、少气懒言、自汗盗汗、腰膝酸软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何氏生髓方联合PEG-rhG-CSF防治肺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和外周血象,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中国钩瓣叶蜂属两新种(膜翅目,叶蜂科)
编辑人员丨2023/8/6
记述中国钩瓣叶蜂属Macrophya Dahlbom 2新种:光额钩瓣叶蜂M.glabrifrons Li,Liu&Wei sp.nov.和尚氏钩瓣叶蜂M.shangae Li,Liu& Wei sp.nov..前者属于玛氏钩瓣叶蜂种团,后者属于深碟钩瓣叶蜂种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钩瓣叶蜂属女贞钩瓣叶蜂种团Macrophya ligustri group分类并记两新种(膜翅目:叶蜂科)
编辑人员丨2023/8/6
记述中国钩瓣叶蜂属Macrophya Dahlbom女贞钩瓣叶蜂种团M.ligustri group 2新种:大刻钩瓣叶蜂M.megapunctata Li,Liu& Wei sp.nov.和南方钩瓣叶蜂M.southa Li,Ji&Wei sp.nov.;简要讨论了M.ligustri group的主要鉴别特征,编制了M.ligustri group中国已知种类检索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