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圆锥角膜(KC)是一种以局限性角膜圆锥样突起,伴有突起区角膜基质变薄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青春期前后,表现为双侧发病,是一种潜在的致盲性眼病.研究表明其发病与环境因素、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力学刺激等相关,但目前对圆锥角膜的发生及进展机制尚无确切定论.以角膜重塑相关基因为代表的多种基因已被发现对圆锥角膜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更多的研究仍在挖掘与圆锥角膜发病有关的基因靶点.文章就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与圆锥角膜发病机制相关的基因靶点及其影响,探索基因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及干预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圆锥角膜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脓毒症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尽管其致死率居高不下,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具有多靶点、多通络等优点.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文献进行总结,发现毒、瘀、虚、浊、湿是其病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扶正、通腑攻下、利湿消肿是其根本治疗大法;并分别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外治法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机制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益气熄风定悸法治疗心悸可行性探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提出心悸是一种风证,并从"内风"对心悸辨治,指出气虚是其内虚根本所在,气虚风动是其发病病机,在临证中运用益气熄风定悸法治疗心悸病证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中医临床辨治心悸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降脂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降脂药物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PCSK9)抑制剂和ω-3脂肪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抑制剂、载脂蛋白C3(Apo C3)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反义寡核苷酸(ASOs)、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胆固醇疫苗的研究使得新型降脂药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且呈现出潜在的良好疗效.本文对于降脂治疗药物的应用及研发进行综述,为降脂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动物源性补片产品的研究现状和安全性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动物源性补片产品应用于组织和器官修复替代的医学领域.动物源性补片由于结构组成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力学强度不足、降解速率快、有害可沥滤物检出等问题.其中,产品生产工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该文重点综述了目前国内动物源性补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以期为该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干预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无菌性的免疫炎症疾病,肾脏持续性微炎症状态贯穿DN发病始终.细胞焦亡是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具有天然免疫炎症的特殊性.炎症小体的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水解酶的活化及消皮素D的裂解是焦亡必不可少的环节.非编码RNA可参与炎症小体的激活,在调控DN细胞焦亡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细胞焦亡在DN发病中的机制及相关干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DN诊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高表达致结肠癌预后不良的潜在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潜在机制,为结肠癌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 下载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结肠癌组织样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的表达数据,分析FAP基因在结肠癌组织样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对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结肠癌患者的生存资料进行生存分析,探究FAP基因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使用GEPIA2 数据库分析FAP基因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作用.下载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结肠癌的临床相关数据,分析FAP基因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探索FAP基因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作用通路.免疫相关性分析(CIBERSORT)用于探索FAP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FAP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上调(P<0.05).结肠癌患者中FAP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期之间存在差异(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FAP基因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FAP基因患者(P<0.05).FAP基因通过多种通路影响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在结肠癌中,FAP基因与CD4+记忆T细胞、浆细胞的浸润水平呈负相关,与常见免疫检查点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FAP基因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此外,FAP基因可通过多种细胞功能、化学通路以及免疫浸润等方式促进肿瘤的进展,是治疗结肠癌的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分枝杆菌噬菌体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分枝杆菌感染给全球带来了很大的健康负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对公共卫生和卫生安全的威胁,寻找一种有效对抗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枝杆菌噬菌体是特异性感染分枝杆菌的病毒,可以通过裂解宿主菌导致其死亡.目前,大量的分枝杆菌噬菌体已被分离和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结构,并推动其应用和发展.因此,本文综述了分枝杆菌噬菌体基因组学的一般特征及基因功能与表达,以提供分枝杆菌噬菌体治疗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结直肠癌中circMFSD12对肿瘤细胞功能及5-FU敏感性的调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circMFSD1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影响,从而分析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以期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公开数据库中有关结直肠癌组织、正常结肠组织和正常肠组织的人源RNA数据集(GSE172229,GSE166973,GSE147597),并筛选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的circRNA,从而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circMFSD12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基于构建过表达circMFSD12的质粒并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SW620,通过EdU染色、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同时,通过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其对5-FU敏感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miRNA pull down实验研究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结果:circMFSD12在结直肠癌组织(筛选标准:logFC<-0.5)和细胞(circMFSD12表达量在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为1.00±0.14,在结直肠癌细胞中分别为HCT116:0.72±0.08、LoVo:0.42±0.10、SW480:0.72±0.04和SW620:0.48±0.07)中均表达下调(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circMFSD12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LoVo:52%±5.3% vs. 22%±3.7%,P<0.001;SW620:56%±10% vs. 26%±4.0%,P<0.001)、迁移(LoVo:75%±5.5% vs. 34%±5.7%,P<0.001;SW620:54%±7.5% vs. 22%±5.6%,P<0.001)和侵袭(LoVo:104±18.6 vs. 41.7±10.2,P<0.01;SW620:86.7±16.5 vs. 34.7±4.9,P<0.01),并增强了细胞(LoVo:Control:2.5±0.7 vs. 7.4±1.0,P<0.01,5-FU:11.8±1.9 vs.28.6±1.9,P<0.001;SW620:Control:2.2±0.4 vs. 8.1±1.3,P<0.01,5-FU:10.2±1.4 vs. 23.4±2.3,P<0.001)对5-FU的敏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实验验证表明,通过调节靶向miR-887-3p和PPP1R12B表达,circMFSD12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生物行为有抑制作用。结论:circMFSD12调控miR-887-3p/PPP1R12B,从而显著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生物行为,表明其作为新型分子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癫痫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耐药性影响了大约1/3的癫痫患者,但其患病率因癫痫综合征、病因和其他因素(如年龄、癫痫发作、是否存在与神经功能缺陷有关)而有所不同.目前临床推出了多种第二代及第三代抗癫痫发作药物,经正规治疗后仍有20%~30%患者表现出对抗癫痫药物的耐药.延迟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认知障碍、合并症和过早死亡的风险.现就癫痫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以期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