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臂旋转撕脱离断伤再植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男,40岁,因传送带绞伤右前臂致完全离断出血、疼痛1 h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右上肢离断,皮肤离断平面约为肘上8 cm,肌肉等软组织离断平面约为肱二头肌腱膜止点平面,尺桡骨离断平面约为远端1/3平面,尺骨断端远端缺损。肘部至前臂可见残存肌肉组织挫伤较重,仅屈伸肌群起点处活性尚可,尚可见肌组织渗血;屈伸肌群近端存留少量腱性组织,远端腱性组织呈马尾状撕脱。神经血管束长段抽出,断端挫伤回缩,"鼠尾征"明显。尺桡骨断端不规整,尺骨远端毁损。创面重度污染,指端无血运。诊断:右前臂旋转撕脱离断伤。考虑截肢术,截肢平面设计在肘关节上方,但患者再植意愿强烈,故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清创再植术。术中于肉眼及显微镜视下清除较重挫伤的软组织,标记残存活性腱性组织。显微镜视下清创至神经断面神经纤维束整齐,血管清创至神经内外膜无挫伤,断端无血栓形成。尺骨于正常骨质处截骨,旷置,桡骨截骨后短缩约5 cm。钛板固定桡骨骨折断端,术中透视见骨折对位及对线可。尺动脉近端毁损,桡动脉远端毁损,显微镜视下以8-0无损伤线吻合桡动脉近端与尺动脉远端、头静脉及前臂肘正中静脉。6-0无损伤线缝合尺、桡及正中神经。前臂肌组织毁损,术中判断需二期重建。将拇长屈肌腱、示中环小指指深屈肌腱编织缝合后近端与指屈肌腱止点缝合;3-0肌腱线修复桡侧腕屈、伸肌腱;将拇长伸肌肌腱、示中环小指伸肌腱远端编织缝合后近端与伸肌腱起点缝合。松止血带,彻底止血后,间断稀疏缝合创面,创口安置负压封闭引流器一枚。手术历时5.5 h,术中出血约2 000 ml。术中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8U,新鲜冰冻血浆800 ml。术后随访1年,肢体存活良好(图1~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复苏延长烧伤合并失血小鼠的生存时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该研究旨在评价腹腔复苏对烧伤合并失血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模型制作:将C57BL/6J小鼠背部于90 ℃水浴中浸浴7 s造成30%TBSAⅢ度烫伤,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或不补液,然后通过股动脉放血将平均动脉压降至25 mm Hg(1 mmHg=0.133 kPa)并维持30 min,随后在15 min内通过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或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将收缩压恢复至80 mm Hg。上述复苏方案包括不补液联合乳酸林格液、不补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生理盐水联合乳酸林格液、生理盐水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腹膜透析液联合乳酸林格液、腹膜透析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结果显示,不补液联合乳酸林格液复苏的烫伤小鼠和不补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1∶1混合液复苏的烫伤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7、2.08 h。烫伤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可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1∶1混合液复苏的烫伤小鼠液体需求量少于其他方案复苏烫伤小鼠。与腹腔注射腹膜透析液相比,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烫伤小鼠的TNF-α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水平较低,IL-10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较高,并能延缓急性肺损伤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阑尾出血导致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33岁,因“便血2 d,伴头晕1 d”入院。血常规检查:Hb 130 g/L。保守治疗6 h后再次排暗红色血便1次,量约500 ml,给予止血药物对症处理后12 h内间断排不成形暗红色血便3次,总量约1 000 ml,伴心悸、头晕。急查血常规:Hb 60 g/L。腹部CT检查:(1)阑尾略粗,约0.9 cm,周围未见明显渗出;(2)腹腔肠管多发积气。血常规:WBC计数5.85×10 9/L,Hb 63 g/L,PLT199×10 9/L;便常规:红色大便、红细胞满视野,隐血(++++)。急诊行胃镜检查:未见出血病灶;结肠镜检查:肠腔内可见大量血性液体,升结肠及回盲部残留较多,反复冲洗后见盲肠黏膜光滑,未见溃疡及新生物。仔细观察可见新鲜血液自阑尾窝流出(图1),予以内镜下喷洒止血材料,数分钟后出血情况仍无停止迹象。结肠镜检查诊断:阑尾出血?急诊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腔镜探查可见腹腔干净,阑尾无渗血、渗液,予以切除。术中肠镜见阑尾腔包埋完整,未见活动性出血。切除阑尾后,纵行剖开阑尾,可见近根部黏膜创面炎症充血(图2)。术后病理检查示:黏膜可见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肌间及浆膜面可见散在中性粒细胞,浆膜面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图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尿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用于尿液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用于尿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余姚市中医医院门诊行尿常规检验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200例(2018年1-10月)进行前瞻性研究,采集200例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的尿常规检测指标。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再采用一致性检验,分析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对尿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562、0.343、0.901,均 P>0.05)。(2)2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有157例患者经尿液细菌培养证实为尿路感染,其余43例无尿路感染。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0.120、0.081、0.022,均 P>0.05),但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18%、97.67%、96.50%,均高于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χ 2=6.497、6.081、11.923、8.219、4.962、12.858,均 P<0.05)。经一致性分析,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结果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854,而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为中等,Kappa值分别为0.642、0.637。 结论: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可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鲜胚胎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母婴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对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并行新鲜胚胎移植后并发重度OHSS的155例患者(OHSS组)以及同期行新鲜胚胎移植后未发生OHSS的366例临床妊娠患者作为对照(非OHSS组)。根据Mathur的OHSS时间分型标准,将OHSS患者分为早发型亚组:发生在取卵后9 d(包括9 d)以内;晚发型亚组:发生在取卵后10 d或10 d以上;按照临床妊娠个数分为单胎亚组与双胎亚组。分析比较各组间的母婴结局差异(主要指标)及临床指标差异(次要指标)。结果:OHSS组中早发型亚组34例,晚发型亚组121例;单胎亚组80例,双胎亚组75例。非OHSS组中单胎亚组194例,双胎亚组172例。与非OHSS组相比,OHSS组患者的年龄更低[(29.99±4.02)岁比(31.85±3.62)岁, P<0.001],而获卵数更多[(11.62±4.17)个比(9.48±4.39)个, P<0.001]。在OHSS患者中,早发型亚组患者的卵巢大小[(7.95±1.46)cm]、胸水最大深度[(5.83±4.57)cm]、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44.59±4.85)%]、D-二聚体最高值[(2.87±1.84)mg/L FEU]、腹腔穿刺者占比[23.53%(8/34)]及住院时间[(12.91±6.64)d]均较晚发型亚组高[(7.26±1.41)cm, P=0.013;(3.69±4.20)cm, P=0.012;(42.03±4.53)%, P=0.005;(2.01±1.09)mg/L FEU, P<0.001;9.09%(11/121), P=0.023;(10.12±6.18)d, P=0.024],而获卵数、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最低值、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胸腔穿刺者占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OHSS组中单胎亚组与双胎亚组间的住院相关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OHSS患者中早发型亚组与晚发型亚组的双胎率、活产率、产科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OHSS组与非OHSS组比较,两组间的双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论是单胎妊娠还是双胎妊娠,OHSS组与非OHSS组间的产科并发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论是OHSS还是非OHSS患者,双胎亚组较单胎亚组有更高的早产率[54.46%(116/213)比11.60%(29/250), P<0.001]、剖宫产率[96.71%(206/213)比74.00%(185/250), P<0.001]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59.39%(253/426)比5.20%(13/250), P<0.001]。 结论:新鲜胚胎移植后是否并发重度OHSS以及OHSS发生早晚对患者的远期妊娠并发症及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但重度OHSS发病越早,对母体造成的早期并发症更重,增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妊娠风险。多胎妊娠明显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聚维酮碘间断灌洗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间断灌洗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聚维酮碘间断灌洗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6例。均未行清创手术,聚维酮碘灌洗在床旁操作。广泛消毒铺巾后,用血管钳探查切口是否存在与假体相通的窦道和脓性分泌物,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周围重要组织并保护。在血管钳保护下,注入质量浓度为50 g/L的聚维酮碘溶液10 ml进行关节腔灌洗。24 h后重复操作,每天1次,直至创面新鲜、无脓性分泌物溢出、渗出减少、两次以上关节液细菌培养阴性。停止灌洗后继续常规换药,直至伤口愈合。随访观察6例患者全身和局部感染控制情况,包括体温、伤口红肿、压痛、波动、渗出及窦道。出院后第1、3、6、12、24个月随访,复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摄患侧关节标准X线片,观察假体下沉、松动、骨溶解、骨膜反应等征象。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或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髋、膝关节功能。结果:6例平均灌洗(12.7±5.7)次(范围6~18次)。出院后随访(42.1±13.4)个月(范围24~60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患者切口愈合均良好,无红肿渗出,无全身和局部感染征象;影像学检查未提示关节假体周围存在骨质溶解、假体松动及骨膜反应等征象。6例均未见感染复发。出院后第1、3、6、12、24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的(4.67±0.82)分( F=24.79, P<0.001);5例髋关节患者各随访时间点Harris评分分别为(70.00±8.92)分、(76.40±7.23)分、(81.40±6.07)分、(82.80±4.87)分、(83.20±5.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高于术前的(22.40±12.74)分( F= 43.74, P<0.001);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及出院后第1、3、6、12、24个月时KSS评分分别为50、75、80、88、90、90分。治疗期间无医源性损伤发生,无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患者死亡。 结论:对初次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采用再次手术清创治疗存在明确禁忌或患者拒绝再次手术时,聚维酮碘间断灌洗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XA联合TEG监测用于儿童癫痫病灶切除术术中出血与凝血管理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儿童癫痫病灶切除术术中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 TEG)监测对患儿出血量、异体血输注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行癫痫病灶切除术的患儿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甲环酸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6例。T组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TXA 10 mg/kg,随后5 mg·kg -1·h -1持续输注,麻醉医师根据术中TEG数据指导血浆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的使用;C组麻醉诱导后静脉予生理盐水1 ml/kg,随后以0.5 ml·kg -1·h -1持续输注,术中对麻醉医师屏蔽TEG检测数据,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性输注血制品及凝血物质。记录两组患儿手术开始(T 1)、剪硬膜(T 2)、关硬膜(T 3)、术毕(T 4)时的TEG数据。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悬浮红细胞输注率、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率、术前及术后凝血功能、术前及术后血常规、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血栓栓塞及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C组T 4时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maximal amplitude, MA)低于T 1 ( P<0.05),T组T 3、T 4时MA高于C组( P< 0.05);T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悬浮红细胞输注率低于C组( P<0.05);两组患儿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高于术前( P<0.05);T组术后Fib水平高于术前( P<0.05),低纤维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术前( P<0.05);T组术后Fib水平高于C组( P<0.05),术后低纤维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C组( P<0.05);T组术后血小板(platelet, PLT)计数高于C组( P<0.05);T组患儿术后24 h引流量低于C组( P<0.05),术后住院天数少于C组( P<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血栓栓塞及输血相关并发症。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儿童癫痫病灶切除术术中应用TXA联合TEG监测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异体血输注率、缩短术后住院天数,且不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别由平菇、黑木耳、金针菇诱发鞭挞样香菇皮炎各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分别由平菇、黑木耳、金针菇诱发鞭挞样香菇皮炎各1例。例1男,45岁,发病前8 h食用大量烧烤平菇,躯干及腋下和腹部出现多条鞭挞样红斑、丘疹,无自觉不适。例2女,33岁,食用凉拌新鲜黑木耳1.5 d后,发现后背多条鞭挞样红斑,轻度肿胀,表面密集分布粟粒大丘疹,自觉轻度瘙痒。例3女,54岁,进食金针菇72 h后,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可见条索状、鞭挞样水肿性红斑、丘疹。例3背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海绵水肿,表皮内水疱,真皮乳头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红细胞溢出,扩张的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散在少数嗜酸性粒细胞。诊断:鞭挞样香菇皮炎。例1未处理,例2、例3外用丙酸氟替卡松软膏对症治疗,1周后皮损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原发性主动脉十二指肠瘘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64岁,因“呕血、黑便4 d” 入院。患者无腹痛、发热。既往有冠心病病史,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体格检查:血压105/53 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血常规:红细胞2.45× 10 9/L,Hb 67 g/L。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和大肠均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发现腹主动脉壁和双侧髂动脉壁多发钙化斑块,腹主动脉近髂总动脉分叉处呈瘤样扩张,约25 mm× 24 mm,瘤体凸向十二指肠水平部,和十二指肠之间的脂肪间隙消失,未见造影剂溢入毗邻肠腔(图1)。患者入院后第10天再次便血3次,总量约1 300 ml,并出现意识丧失,血压进行性下降,动脉血气Hb 37 g/L,乳酸6 mmol/L,转入普外ICU给予输血和抗休克治疗。患者循环稳定后急诊行血管造影未见造影剂外溢,剖腹探查术中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见胃腔和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大量新鲜血液和血凝块,无出血点,十二指肠水平部有活动性出血,遂切开十二指肠探查,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有一小溃疡,溃疡中心喷射状出血,与腹主动脉瘤相通,压迫出血时可触及肠壁外搏动的腹主动脉和质硬的腹主动脉钙化斑块,结合术前增强CT术中诊断:主动脉十二指肠瘘(aortoduodenal fistula,ADF)。行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缝合关闭+胃窦离断关闭+胃空肠毕Ⅱ式Roux-en-Y吻合。术后出血停止,术后第5天行CT主动脉造影血管三维重建提示腹主动脉瘤,未见造影剂外溢(图2)。术后第20天患者再次出现便血,急诊行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后患者再无消化道出血,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血液回收对脊柱骨折患者术中血液保护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IBS)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术中血液保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50例;年龄27~64岁[(44.6±8.3)岁]。损伤节段:T 11~L 1 30例,T 10~L 1 45例,T 11~L 2 30例,L 1~L 3 6例。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37例应用ANH进行血液保护(A组),37例应用IBS进行血液保护(B组),37例应用ANH联合IBS进行血液保护(C组)。记录A组和C组放血前(T 0)、放血后10 min(T 1)、自体血回输前(T 2)、回输血结束后30 min(T 3)4个时相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组于麻醉诱导后10 min(T 0)、手术开始前(T 1)、自体血回输前(T 2)及回输血结束30 min后(T 3)记录检测相同指标。比较三组术中失血量、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及输注率、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及输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T 0时,三组MAP、CV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 1时,A、C组MAP较B组降低( P<0.05);T 2时,三组CVP较T 0时降低( P<0.05)。T 1和T 2时,A、C组Hb、Hct较B组降低( P<0.05);T 2和T 3时,三组Hb、Hct较T 0时降低( P<0.05)。T 2和T 3时,三组PT、AAPT较T 0时延长( P<0.05),尚在正常范围内;T 3时,A、C组PT、APTT低于B组( P<0.05)。三组术中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5.4±226.8)ml ∶(1 037.8±270.1)ml ∶(1 003.5±198.7)ml]( P>0.05)。C组红细胞输注量为(275.0±95.7)ml,显著低于A组[(450.0±119.5)ml]和B组[(487.5±127.5)ml]( P<0.05);三组红细胞输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7/37) ∶22%(8/37) ∶11%(4/37)]( P>0.05);三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233.3±60.6)ml ∶(282.9±81.0)ml ∶(216.7±76.4)ml]及输注率[14%(5/77) ∶19%(7/37) ∶8%(3/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术后感染发生率[5%(2/37) ∶8%(3/37) ∶8%(3/37)]及住院时间[(10.9±2.7)d ∶(12.0±3.1)d ∶(11.0±2.2)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而言,ANH联合IBS可以减少术中异体输血需求,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无不良影响,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