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血肿现状及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血肿的发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其发生及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支持。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阴道分娩发生会阴血肿的102例产妇作为血肿组,按照1∶2配比比例收集未发生会阴血肿204例产妇作为无血肿组。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确定24个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调查收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 t检验、 χ2检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会阴血肿的危险因素。 结果: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阴道分娩的18 292例,发生会阴血肿102例,会阴血肿发生率为0.56%,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0个与阴道分娩会阴血肿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 t/ χ2值为-4.51~31.79,均 P<0.05),经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产妇( OR=7.53, P<0.05)、会阴水肿( OR=3.10, P<0.05)是阴道分娩会阴血肿的危险因素,自由体位分娩( OR=0.35, P<0.05)、陪伴分娩( OR= 0.31, P<0.05)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血肿的发生率较高、好发于会阴右侧及产后2 h。临床上应积极推广助产优质护理服务,降低会阴血肿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风险待产妇产程中口服营养补充对分娩结局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低风险待产妇在自然分娩产程中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以及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5日至2022年5月15日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中心待产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206例,助产士均给予统一的饮食指导,产程中口服了由临床营养科配制的分娩肠内营养液为ONS组( n=110),未口服分娩肠内营养液者为对照组( n=96)。比较两组待产妇的基线资料和分娩结局差异,并分析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 结果:ONS组和对照组待产妇在年龄、身高、基础体重、基础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体重增加、产时BMI、孕周、椎管内分娩镇痛、产程缩宫素使用、胃肠道症状、新生儿身长和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ONS组待产妇在产程中经口摄入总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 349.99±569.51)kJ 比(249.59±455.19)kJ, P<0.01]。ONS组待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 比 81.3%, P=0.01),其第一产程时长[(487.06±232.94)min 比(416.17±191.13)min, P=0.03]也显著性高于对照组。ONS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长、第三产程时长、会阴裂伤、宫颈裂伤、阴道裂伤、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待产妇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1.20,95% CI 1.03~1.40, P=0.02),产程中进行ONS( OR 0.31,95% CI 0.11~0.85, P=0.02)和椎管内分娩镇痛( OR 0.10,95% CI 0.04~0.26, P<0.01)是待产妇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 结论:低风险待产妇在产程中ONS,可显著提高阴道分娩率,且未显著增加肠内营养胃肠不耐受发生。年龄是低风险待产妇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而产程中ONS和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其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及神经重建的临床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又称产瘫)是一种在分娩过程中胎儿臂丛神经因受到头肩分离暴力作用而发生的牵拉性损伤,分为颈 5-颈 6损伤的Erb型、颈 5-颈 6-颈 7损伤的扩展Erb型,颈 5-胸 1损伤的全臂丛型。体重≥4 kg、肩难产和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等是产瘫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剖宫产是保护因素。神经电生理检查可用于产瘫的定性诊断——1月龄时运动单位电位可引出提示损伤神经根的预后良好。脊髓CT造影、MR脊髓成像和高分辨率MR成像的敏感度分别为0.73、0.68和0.75,特异性分别为0.96、0.97和0.83。约20%产瘫需要神经手术探查。手术指征为3月龄时无屈肘动作改善。创伤性神经瘤应切除并重建臂丛。上中干臂丛神经重建的最终疗效评定为术后4年,全臂丛为术后8年。肩关节功能评价采用Mallet评分,肘关节采用Gilbert评分,手功能采用Raimondi分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步法与无保护会阴助产联合干预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两步法与无保护会阴助产联合干预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接收的产妇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助产干预,观察组行两步法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羊水污染情况、新生儿出生24 h内咽下综合征发生率及呕吐频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程度及羊水污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4 h内呕吐频率及咽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两步法与无保护会阴助产联合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足月单胎孕妇产钳阴道分娩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足月单胎孕妇产钳阴道分娩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钳阴道分娩的足月单胎孕妇123例.根据会阴有无重度裂伤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82例),研究组为产钳阴道分娩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的足月单胎孕妇,对照组为按照1∶2比例随机选取的同时期产钳分娩无会阴裂伤或会阴I度裂伤的足月单胎孕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足月单胎孕妇产钳阴道分娩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的的影响因素.结果 阴道分娩共89 622例,其中会阴重度裂伤72例,发生率为0.08%.72例会阴重度裂伤中,产钳助产分娩41例,占56.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无会阴侧切(OR=0.028,95%CI:0.003~0.243,P=0.001)、有持续性枕后位(OR=19.737,95%CI:3.862~100.865,P=0.000)和肩难产(OR=12.436,95%CI:2.250~68.730,P=0.004)的足月单胎孕妇产钳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结论 持续性枕后位、肩难产是足月单胎孕妇产钳阴道分娩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会阴侧切是保护因素.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应采取规范的诊疗操作,掌握会阴切开的指征,降低会阴重度裂伤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助产士综合护理对会阴无保护分娩产妇会阴裂伤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讨助产士综合护理对会阴无保护分娩产妇会阴裂伤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会阴无保护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采用助产士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产后并发症,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较高,而会阴裂伤、会阴侧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较低,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95.0%比75.0%,P<0.05).结论:助产士综合护理对于会阴无保护分娩产妇的应用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无保护会阴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应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对症护理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我院分娩室应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助产的563例产妇会阴裂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危险因素.结果:无保护会阴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的发生率为63.6%,其中Ⅰ度裂伤占93.9%,Ⅱ度裂伤占6.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妇、胎儿体质量3500~3999 g、助产士工作年限<5年、产前会阴水肿是无保护会阴分娩产妇发生会阴裂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产妇同样存在会阴裂伤的情况,但损伤程度较轻,多以Ⅰ度裂伤为主;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产前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无保护会阴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经产钳助产及急诊剖宫产的母婴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在第2产程异常的孕妇采取产钳助产或者是急诊剖宫产措施对于母婴效果的影响及措施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的产科进行分娩的118例第2产程异常的产妇采取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时间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娩方式包括产钳助产及急诊剖宫产.结果 产钳助产组平均用时(14.8±5.3) min,急诊剖宫产组平均用时(32.7±1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及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几率明显低于急诊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剖宫产组对于婴儿的重度窒息影响较为严重,与产钳助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窒息、颜面擦伤、头皮血肿以及新生儿肺炎4个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第2产程异常中,产钳助产较于急诊剖宫产更能保护母婴安全,更能降低难产风险系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助产技术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助产技术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确定对产妇盆底功能损伤最小的助产技术.方法 将产科阴道分娩产妇242例随机分为会阴侧切组(行会阴切开术,手掌合并用大鱼际肌贴在会阴体部保护会阴)95例,传统助产组(无侧切,手掌合并用大鱼际肌贴在会阴体部保护会阴)86例和无创助产组(单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不扶持会阴体)61例.结果 无创助产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会阴侧切组和传统助产组(均P<0.0125),且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会阴侧切组(P<0.05).结论 无创助产技术有利于减轻产妇盆底功能损伤,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坐式接产联合指法保护用于无创分娩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无创分娩采取坐式接产联合指法保护会阴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的37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92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取坐式接产联合传统会阴保护手法接产,观察组采取坐式接产联合指法保护会阴接产.结果 观察组会阴损伤及会阴水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助产士采取坐式接产联合指法保护会阴有利于降低产妇会阴裂伤及水肿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