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染色体核型Turner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20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的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产前诊断胎儿核型为TS者的临床信息。依据核型结果,将这些病例分为X单体(核型为45,X)和非X单体类(核型包括X数目异常、等臂X、X缺失、X重排、假双着丝粒X和含Y数目异常嵌合体,以及Y缺失)2类。采用 χ 2检验对TS的检出率、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超声异常征象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1)研究期间共27 981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TS共205例(0.73%),包括X单体(135例)和非X单体类(70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4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6例)。(2)205例中,164例(80.0%)有1项产前诊断指征,41例(20.0%)有多项产前诊断指征。X单体中,超声异常的检出率[85.2%(115/135)]高于其他3类指征[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为67.3%(35/52),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为60.0%(15/25),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为5.2%(7/135)]( P值均<0.05),且高于该指征在非X单体类的检出率[25.7%(18/70)]( χ2=71.55, P<0.001)。非X单体类中,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TS检出率[54.7%(29/53)和68.3%(28/41)]高于其他2类指征[超声异常为25.7%(18/70),其他指征为14.3%(10/70)]( P值均<0.05)。(3)133例以超声异常为产前诊断指征者中,65例(48.9%)存在单个、68例(51.1%)存在多个超声异常征象。早孕期超声异常的95例和中晚孕期超声异常的38例中,X单体淋巴水囊瘤和水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X单体类[早孕期:71.8%(61/85)与1/10、34.1%(29/85)与0/10;中晚孕期:73.3%(22/30)与0/8、50.0%(15/30)与0/8;Fisher精确概率法, P值均<0.05]。X单体的NT厚度大于非X单体类[7.5 mm(1.0~17.4 mm)与1.7 mm(0.8~9.5 mm)]( Z=-5.25, P<0.001)。(4)72例以超声异常以外的指征行产前诊断者中,68例完成血清学筛查,61例完成NIPT。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及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4.4%(37/68)、59.0%(36/61)和22.2%(16/72);3部分病例产前诊断指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2.40, P<0.001)。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指征( χ 2值分别为18.77和15.40, P值均<0.001)。72例中,19例(26.4%)为X单体,53例(73.6%)为非X单体类;嵌合体共42例(58.3%)。(5)205例TS病例中,185例随访成功(X单体123例,非X单体类62例)。X单体中1例活产(0.8%,1/123),非X单体类中17例活产(27.4%,17/62)。2组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3.22, P<0.001)。获随访的超声未见异常的63例TS病例(X单体18例,非X单体类45例)中,18例X单体均引产;而非X单体类13例活产(28.9%,13/45),32例引产(71.1%,32/45)。18例活产病例中,1例(非X单体类)于孕36周早产,其余均足月出生。对11例病例完成随访,其中的1例X单体患儿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2 SD;10例非X单体类患儿身高位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1 SD~+3 SD。这11例儿童智力运动发育良好,未见其他结构异常。7例拒绝随访。 结论:胎儿TS病例中,X单体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超声异常,非X单体类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与非X单体类相比,X单体的终止妊娠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473例双胎妊娠的无创产前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于双胎妊娠胎儿非整倍体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NIPT检测的2473例双胎孕妇,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算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率,为高风险孕妇提供羊膜腔或绒毛穿刺,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在2473例孕妇中,共检出31例(1.25%)胎儿染色体高风险,其中5例为21-三体,1例为21号染色体缺失,4例为18-三体,7例为性染色体异常,14例为微缺失/微重复。经产前诊断或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共确诊5例21-三体、3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2例微缺失/微重复,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75%、25%和25%。结论:NIPT筛查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准确性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筛查手段,对21-三体的筛查效率高于其他染色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IPT、CMA、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珠海市产前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珠海市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 882例符合NIPT筛查指征孕妇进行NIPT检测,对其中205例NIPT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结果:205例NIPT高风险确诊124例,总阳性预测值60.5%;高分辨核型分析检出传统技术易漏检的3~5 Mb左右结构异常5例;CMA检出正常核型结果中致病或可能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3例、单亲二体(uniparental disomy,UPD)2例,明确不确定染色体结构1例,因方法学局限性未检测出核型分析中4例倒位、5例易位、7例低比例嵌合体。结论: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制备技术较传统技术能有效提高染色体病的检出率。NIPT、CMA、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3种技术具有互补性,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胎儿染色体病检出率,减少出生缺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孕早中期性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的临床特征和产前诊断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产前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 SCA)胎儿的产前诊断指征、核型结果、超声表现、妊娠选择以及跟踪随访,探讨SCA的产前临床特征及影响其妊娠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进行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 )的孕早中期孕妇并经产前诊断确诊的225例SC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5例SCA中,37例45,X、74例47,XXY、50例47,XXX、56例47,XYY和8例嵌合体;33例(24例45,X、3例47,XXY、1例47,XXX、2例47,XYY和3例嵌合体)产前诊断前或后检出胎儿超声异常;121例(53.8%)选择了终止妊娠(31例45,X、61例47,XXY、14例47,XXX、12例47,XYY和3例嵌合体),104例(46.2%)选择继续妊娠的病例中3例(2例45,X和1例47,XXX)因超声异常选择终止妊娠、2例(1例45,X和1例47,XXY)孕期自发流产。结论:NIPT能有效筛检出SCA病例,SCA病例主要来自产前诊断指征为低风险孕妇。45,X相较于其他类型SCA病例在产检前或后表现超声异常特征。妊娠45,X和47,XXY相较于47,XXX和47,XYY孕妇更倾向于选择终止妊娠。SCA的类型和超声结果是影响孕妇妊娠选择的主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良磁珠筛选法富集母体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在无创产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改良磁珠筛选法富集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NIPT的11 000例孕妇中,回顾性纳入cffDNA浓度偏低(<6.00%),或首次检测Z值灰区(3.00~4.00),或产前介入性产前诊断确定假阳性或生后确定假阴性病例共31例。取首次常规NIPT留存的血浆标本,使用改良磁珠筛选法富集cffDNA进行NIPT(改良富集法NIPT)。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改良富集法NIPT与常规NIPT测得的男胎cffDNA浓度变化。结果:31例孕妇中13例常规NIPT cffDNA浓度偏低,11例常规NIPT 13/18/21-三体假阳性(3例13-三体,4例18-三体,4例21-三体,均经介入性产前诊断证实),6例首次常规NIPT Z值灰区(复测为低风险),1例常规NIPT 21-三体假阴性(生后染色体检查证实)。使用改良富集法后,<150 bp的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片段得到有效富集,21例男胎的cffDNA浓度由常规NIPT的4.43%(2.45%~17.61%)提升至改良富集法NIPT的13.46%(7.75%~3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22, P<0.01)。13例常规NIPT cffDNA浓度偏低者经改良富集法NIPT,均成功检出为低风险;6例Z值灰区病例及11例假阳性病例中的6例经改良富集法NIPT确定为低风险,与常规NIPT复测结果一致;1例假阴性病例确定为高风险。 结论:与常规NIPT相比,改良富集法NIPT降低了因cffDNA浓度偏低导致的检测失败率,降低了假阳性率,并成功检测出假阴性病例,显示出更高的检测成功率和更低的假阳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133例孕妇无创DNA产前检测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2月至2019年02月在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NIPT检测的313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NIPT结果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行羊膜腔穿刺术及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部分孕妇同时行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并对NIPT与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的符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33例孕妇中NIPT提示高风险39例,其中29例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17例同时行染色体CNVs检测,经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测确诊16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经染色体CNVs检测额外提示2例染色体的其他异常;NIPT高风险行羊水染色体CNVs检测可明显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各类NIPT指征中,高龄妊娠组阳性预测值最高。结论:NIPT可明显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是一种无创、准确性高的产前筛查,但不能完全替代介入性产前诊断,需严格掌握NIPT的适应指征、局限性及结果的咨询,此外,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可明显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对高风险的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同时建议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筛查唐氏综合征阳性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21-三体高风险的1039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细胞经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F-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验证,探讨经NIPT检测出的21-三体高风险的阳性准确性。结果:1039例NIPT提示为21-三体高风险的孕妇中,经染色体核型分析,886例确诊为21-三体,其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为85.27%,包括标准型唐氏综合征核型839例(94.70%)、易位型28例(3.16%)、嵌合型14例(1.58%)、其他异常染色体5例(0.56%)。正常核型153例,假阳性率为14.73%(153/1039)。QF-PCR结果与核型结果相符共计1027例,其准确率为99.32%(1027/1034)。结论:无创DNA检测胎儿21-三体的阳性预测值为85.27%,准确率较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唐氏综合征胎儿出生缺陷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沙市不同唐氏综合征筛查策略的性能以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与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对于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筛查效果并评估4种筛查策略对于预防唐氏综合征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对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54 026例同时完成NIPT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为NIPT高风险孕妇提供产前诊断,通过电话或民生系统随访妊娠结局。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模拟4种筛查策略,并对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NIPT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策略1 ~ 4分别成功预防了71、29、52和54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安全指数分别为0.0036、0.3944、0.2215和0.1281。NIPT费用降至600元/例时,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6.33万元、60.55万元、44.30万元和39.49万元。策略1与策略4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8.04万元。结论:NIPT各项检测性能均显著优于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当NIPT费用降至600元/例时,策略1在具有效果最好、安全性及准确率最高优势的同时也具备了更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罕见嵌合型2-三体综合征1例的遗传学分析及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孕妇 27岁,G 1P 0,孕21 +2周因无创产前检测提示胎儿2号染色体数目偏多就诊。孕妇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放射性接触史。平素月经不规律,(2~3)/(30~45) d。孕8周曾因少量阴道出血保胎治疗一周,早孕反应不明显。血清学筛查提示21三体高风险(未见报告)。孕19周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提示胎儿2号染色体数目偏多。孕21 +5周超声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双顶径、肱骨和股骨经线均小于2 SD(双顶径46 mm,头围173 mm,腹围144 mm,股骨长27 mm,肱骨长28 mm,最大羊水池深度48 mm),胎儿偏小2 +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创产前检测提示Xp22.31微缺失综合征胎儿2例的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2例无创产前检测(NIPT)提示为Xp22.31微缺失综合征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以探讨NIPT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5日和2020年10月15日枣庄市妇幼保健院NIPT检测提示为Xp22.31微缺失综合征的2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采集其外周血样进行NIPT检测。抽取胎儿羊水样本,对胎儿1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对胎儿2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分析。采集孕妇1夫妇的外周血样进行CNV-seq检测,验证胎儿拷贝数变异的来源。结果:NIPT检测提示胎儿1染色体Xp22.31区存在1.3 Mb的片段缺失;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CNV-seq检测结果为seq[GRCh37]del(X)(p22.31),chrX:g.6800001_7940000del,提示其Xp22.31区存在1.14 Mb缺失,经验证该变异遗传自母亲。NIPT检测提示胎儿2染色体Xp22.31区存在1.54 Mb片段缺失;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SNP array检测结果为arr[GRCh37]Xp22.31(6458940_8003247)×0,提示胎儿2染色体Xp22.31区存在1.54 Mb片段缺失。结论:NIPT除对胎儿21、18及13三体具有优越的检测性能外,对于检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也具有潜在的价值。当NIPT提示高风险时,需通过产前诊断以进一步明确胎儿的染色体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