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磁珠筛选法富集母体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在无创产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改良磁珠筛选法富集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NIPT的11 000例孕妇中,回顾性纳入cffDNA浓度偏低(<6.00%),或首次检测Z值灰区(3.00~4.00),或产前介入性产前诊断确定假阳性或生后确定假阴性病例共31例。取首次常规NIPT留存的血浆标本,使用改良磁珠筛选法富集cffDNA进行NIPT(改良富集法NIPT)。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改良富集法NIPT与常规NIPT测得的男胎cffDNA浓度变化。结果:31例孕妇中13例常规NIPT cffDNA浓度偏低,11例常规NIPT 13/18/21-三体假阳性(3例13-三体,4例18-三体,4例21-三体,均经介入性产前诊断证实),6例首次常规NIPT Z值灰区(复测为低风险),1例常规NIPT 21-三体假阴性(生后染色体检查证实)。使用改良富集法后,<150 bp的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片段得到有效富集,21例男胎的cffDNA浓度由常规NIPT的4.43%(2.45%~17.61%)提升至改良富集法NIPT的13.46%(7.75%~3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22, P<0.01)。13例常规NIPT cffDNA浓度偏低者经改良富集法NIPT,均成功检出为低风险;6例Z值灰区病例及11例假阳性病例中的6例经改良富集法NIPT确定为低风险,与常规NIPT复测结果一致;1例假阴性病例确定为高风险。 结论:与常规NIPT相比,改良富集法NIPT降低了因cffDNA浓度偏低导致的检测失败率,降低了假阳性率,并成功检测出假阴性病例,显示出更高的检测成功率和更低的假阳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133例孕妇无创DNA产前检测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2月至2019年02月在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NIPT检测的313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NIPT结果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行羊膜腔穿刺术及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部分孕妇同时行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并对NIPT与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的符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33例孕妇中NIPT提示高风险39例,其中29例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17例同时行染色体CNVs检测,经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测确诊16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经染色体CNVs检测额外提示2例染色体的其他异常;NIPT高风险行羊水染色体CNVs检测可明显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各类NIPT指征中,高龄妊娠组阳性预测值最高。结论:NIPT可明显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是一种无创、准确性高的产前筛查,但不能完全替代介入性产前诊断,需严格掌握NIPT的适应指征、局限性及结果的咨询,此外,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可明显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对高风险的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同时建议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筛查唐氏综合征阳性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21-三体高风险的1039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细胞经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F-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验证,探讨经NIPT检测出的21-三体高风险的阳性准确性。结果:1039例NIPT提示为21-三体高风险的孕妇中,经染色体核型分析,886例确诊为21-三体,其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为85.27%,包括标准型唐氏综合征核型839例(94.70%)、易位型28例(3.16%)、嵌合型14例(1.58%)、其他异常染色体5例(0.56%)。正常核型153例,假阳性率为14.73%(153/1039)。QF-PCR结果与核型结果相符共计1027例,其准确率为99.32%(1027/1034)。结论:无创DNA检测胎儿21-三体的阳性预测值为85.27%,准确率较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唐氏综合征胎儿出生缺陷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创DNA产前检测血浆质控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以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风险的一种产前筛查方式,为防治出生缺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须在检测中加入质控物对检测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但目前大多数检测平台的血浆提取过程中缺乏血浆质控物。在不同平台的室间质评中,也需要通用的血浆质控物。为解决这个质控问题,近年来出现了6种NIPT血浆质控物的制备策略,根据其基质和阳性DNA的来源不同,分别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应用抗凝药物对血浆游离DNA胎儿分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使用抗凝药物对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中母血浆游离DNA胎儿分数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NIPT的单胎妊娠孕妇建立前瞻性队列,应用不需要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平台开展NIPT检测。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抗磷脂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及阿司匹林。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NIPT胎儿分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进入队列4 102例单胎妊娠孕妇,排除使用LMWH或阿司匹林时间不明确、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单纯促排卵受孕、NIPT结果真阳性及最终检测失败的病例后,余3 948例纳入分析。其中96例合并抗磷脂综合征,35例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34例合并干燥综合征,18例合并SLE;108例仅使用LMWH,121例仅使用阿司匹林,113例同时使用LMWH和阿司匹林。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妇NIPT采血时体重指数( B=-0.423)、辅助生殖技术受孕( B=-0.803)、男胎( B=-0.458)、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B=1.774)和SLE( B=3.467)对胎儿分数有影响( P值均<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NIPT采血时体重指数( B=-0.415),辅助生殖技术受孕( B=-0.585)、男胎( B=-0.322)、合并SLE( B=3.347)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B=1.336)均对胎儿分数有影响( P值均<0.05)。 结论:应用不需要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平台开展NIPT检测时,孕妇使用LMWH和/或阿司匹林对NIPT中母血浆游离DNA胎儿分数无影响;NIPT中母血浆游离DNA胎儿分数受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及SLE的影响。NIPT前咨询时应告知孕妇可能因合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母血浆中游离DNA胎儿分数而影响检测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der(X) t(X;Y)(p22.3;q11.2)胎儿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1例无创性DNA检测提示性染色体异常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探讨其病因及遗传学特征。方法:综合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技术、BoBs(BACs-on-Beads)技术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检测胎儿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并对其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胎儿及其母亲染色体核型为46, X, add(X) (p22),而父亲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羊水BoBs结果提示胎儿染色体存在Xp22的缺失,且有Yq11片段存在。SNP-array检测进一步明确,胎儿及其母亲的衍生X染色体短臂存在7.13 Mb的缺失(p22.33p22.31, 608 021-7 736 547),同时附着有Y染色体长臂12.52 Mb的拷贝(q11.221q11.23, 16 271 151-28 788 643)。结论:胎儿衍生X染色体遗传自母亲,核型为46,X,der(X) t(X;Y) (p22.3;q11.2)mat。多种产前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有利于确定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类型及来源,为预测胎儿发生畸形的风险及后续妊娠的选择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孕中期甲状腺功能对胎儿游离DNA分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孕中期甲状腺功能与胎儿游离DNA分数(FF)的相关性。方法:将1 861例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孕12 ~ 26周对其进行无创产前检测(NIPT)以及甲状腺素功能检测。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回归模型评估其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FF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FF随FT4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b = 0.035, P<0.001),中位数为10.78%(IQR:8.2%,13.82%),随着FT4从≤ 12.0 pmol/L增高至FT4 > 16.0 pmol/L,FF的中位数分别为10.58%(IQR:7.86%,13.30%)至11.77%(IQR:8.64%,15.30%)。在进一步校正孕周和身体质量指数后,FF随着FT4水平的升高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trend < 0.001)。 结论:孕妇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游离DNA分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嵌合型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筛查与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联合应用多种技术对一例高龄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与诊断。方法:采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技术对胎儿进行非整倍体筛查,抽取羊水细胞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拷贝数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对孕中期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对孕妇夫妇的外周血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NIPT提示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羊水核型提示为嵌合型性染色体异常45,X[53]/46,X,+mar[7];胎儿羊水细胞DNA CNV-seq显示seq[GRCh37]del(Yq11.1q12) chrY:g.13 104 553-28 819 361del,seq[GRCh37]del(Yp11.32p11.2) chrY:g.10 001-9 873 915del(嵌合比例30%);超声检查提示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引产儿外生殖器表现为男性;孕妇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结论:NIPT可筛查部分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疾病,后续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将有赖于胎儿核型分析、拷贝数变异检测以及超声检查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嵌合型性染色体异常胎儿的生后表型难以准确评估,产前遗传咨询应全面告知其可能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创产前检测中基于游离DNA片段大小的算法改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能够基于原有的分析数据、结合游离DNA片段大小及计数的新的分析方法。方法:选取180例孕妇血样进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常规的高通量测序,探索游离DNA片段分子量大小与胎儿DNA含量的关系,提出一种新的结合游离DNA片段大小的 Z值的算法。以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算法的判断结果。 结果:当以150 bp为分割值时,小分子片段比例与胎儿DNA含量呈正相关。对高通量测序数据用新旧两种算法进行计算,发现基于计数的传统分析的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98.86%;基于以150 bp为分割点的结合游离DNA片段大小及计数的分析敏感度和特异度在本次实验中都达到了100%。结论:在结合游离DNA片段大小及计数的新方法中选取150 bp作为分子大小分割点,可能比传统基于计数的算法更为合理、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游离DNA在单基因遗传病检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单基因遗传病种类多而复杂,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总体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各异,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早阻止致死或严重致残的单基因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是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基于胎儿游离DNA的无创产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技术已应用于临床,检测的疾病种类不断增加,技术也在不断取得突破,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