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30 kg/m 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50):鼻导管吸氧组(C组)和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组(T组)。C组经鼻导管吸纯氧8 L/min,T组连接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装置吸纯氧30 L/min。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丙泊酚1.5~2.5 mg/kg后,C组经鼻导管吸纯氧8 L/min,T组氧流量调整为70 L/min,随后开始胃镜操作。根据患者体征如呼吸加深、心率增快,甚至体动等,每次静脉注射丙泊酚0.2~0.5 mg/kg。记录胃镜检查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和苏醒时间;记录T组术后5 min内和30 min内与通气相关不良事件(气道损伤和气压伤)发生情况。记录胃镜检查过程中与缺氧相关不良事件(亚临床呼吸抑制、缺氧和严重缺氧)发生情况和不良事件处理措施(增加通气氧流量、开放气道、面罩辅助通气和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使用情况。记录患者、操作者和麻醉医生的主观满意度评分。记录胃镜检查过程中体动、呕吐、反流、支气管痉挛和呛咳等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T组胃镜检查时间缩短,丙泊酚用量增加,亚临床呼吸抑制和缺氧发生率降低,开放气道使用率及面罩通气使用率降低,体动和呛咳发生率降低( P<0.05)。T组术后未见与通气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咽和口咽导管介导IHFJV下肺癌患者PLVB诊疗中血气及快速反应基因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鼻咽导管和口咽导管介导间歇性高频喷射通气(intermittent high 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 IHFJV)下无痛电子支气管镜(painless video bronchoscopes, PLVB)诊疗过程中,患者血气指标及快速反应基因表达的差异,为肺癌患者PLVB诊疗的通气方式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接受PLVB诊疗的肺癌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咽导管介导IHFJV组(对照组)和口咽导管介导IHFJV组(试验组),每组90例。完善麻醉后,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鼻咽导管和口咽导管介导IHFJV供氧,并实施PLVB。分别于术前20 min (T 1)、手术开始5 min (T 2)和术后5 min (T 3)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样本,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总二氧化碳(total carbon dioxide, TCO 2)、PaO 2、PaCO 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difference, A-aDO 2 )、碳酸氢根(bicarbonate radical, HCO 3-)和碱剩余(base excess, BE)等指标,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法检测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液中与缺氧应激有关快速反应样基因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mRNA及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mRNA的相对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 3时PaO 2升高、A-aDO 2降低( P<0.05);与T 1时比较,两组患者T 2时PaO 2升高、A-aDO 2降低( P<0.05)。与T 1时比较,两组患者T 2、T 3时血液中hs-CRP mRNA、HIF-1α mRNA相对含量降低( P<0.05 )。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肺癌患者接受PLVB诊疗时,鼻咽导管和口咽导管介导IHFJV均能提供良好的通气效果,但口咽导管可能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mbu AuraGain喉罩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Ambu AuraGain喉罩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年龄30~64岁,体重45~80 kg,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 n=30):Ambu AuraGain喉罩组(A组)与Supreme喉罩组(S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术中使用间歇正压模式通气维持P ETCO 2 30~45 mmHg、SpO 2>95%。纤维支气管镜经过喉罩出口末端时记录Brimakombe评分,评价喉罩对位准确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成功置入喉罩时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束即刻,记录气道密封压。记录喉罩置入时间、置入成功情况、首次置入成功情况和喉罩拔除时间。记录术中低氧血症、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喉罩拔除后低氧血症、咽喉疼痛、喉罩粘血的发生情况。记录内镜医师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的满意度。 结果:2组喉罩置入时间、置入成功率、首次置入成功率、喉罩拔除时间、术中和喉罩拔除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S组比较,A组喉罩对位准确率和检查结束即刻气道密封压升高,内镜医师满意度升高( P<0.05)。 结论:Ambu AuraGain喉罩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痛支气管镜实施流程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收集我院接受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共156例患者,分别为老院工作流程优化前(A组)79例、新院工作流程优化后(B组)77例。发现B组术中麻醉维持丙泊酚平均用量明显低于A组,B组术中、术毕血氧饱和度(SpO 2)均高于A组,B组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的比例低于A组,B组大多数患者术中完全不知晓,整体不适、疼痛程度更低,更愿意再次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并且整体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无痛支气管镜实施工作流程优化后,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对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整体满意度提高。因此,无痛支气管镜的实施流程的优化非常必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氧化亚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氧化亚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呼吸内科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氧化亚氮组和常规组,各55例。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T0)、置入喉罩前(T1)、检查中(T2)、苏醒时(T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苏醒程度评分,术后疼痛程度,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与T0比较,2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呈降低趋势,但常规组降低更多( P值均<0.05);T0比较,常规组T1血氧饱和度降低。与常规组比较,氧化亚氮组起效时间延长,苏醒时间缩短( P<0.05)。与常规组比较,氧化亚氮组苏醒程度评分增加,术后疼痛程度降低( P<0.05)。与常规组比较,氧化亚氮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药物总用量减少( P<0.01),麻黄碱使用率降低( P<0.05)。与常规组比较,氧化亚氮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氧化亚氮吸入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的联合麻醉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静脉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前者在维持患者循环稳定性方面更具有优势,苏醒时间短且舒适度更高,对优化目前以静脉麻醉为主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接受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 0)、麻醉后(T 1)、气管镜插入声门时(T 2)、检查过程中(T 3)的SBP、DBP、心率、SpO 2、苏醒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T 0时SBP、DBP、心率、Sp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T 1、T 2、T 3时SpO 2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T 1、T 3时SBP、DBP、心率均高于对照组,T 2时SBP、DB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及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术中循环呼吸平稳、术后苏醒快、可控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频-常频叠加喷射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研究叠加高频喷射通气(即高频-常频叠加喷射通气)与高频喷射通气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iberoptic bronchoscope, FOB)气道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FOB治疗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喷射通气组(H组)和高频-常频叠加喷射通气组(S组),每组20例。患者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H组采用单纯高频喷射通气,S组采用高频-常频叠加喷射通气。记录两组患者入室(T 0),高频-常频叠加喷射通气或高频喷射通气15 min(T 1)、30 min(T 2),恢复自主呼吸即刻(T 3)时的心率、MAP、SpO 2、pH值、PaCO 2、PaO 2、血糖、皮质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IL-6浓度;记录术中因P ETCO 2>80 mmHg(1 mmHg=0.133 kPa)暂停手术操作的患者例数。 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低氧血症发生。与T 0时比较:两组患者T 2、T 3时心率升高( P<0.05),T 1~T 3时SpO 2、PaO 2、IL-6升高( P<0.05);H组T 2、T 3时MAP、血糖和皮质醇升高( P<0.05),T 3时CRP升高( P<0.05),T 1~T 3时pH值降低、PaCO 2升高;S组T 3时MAP、血糖和皮质醇升高( P<0.05),T 2时pH值降低( P<0.05)。与H组比较:S组T 2时心率和MAP降低( P<0.05),T 1~T 3时pH值升高、PaCO 2降低( P<0.05),T 2、T 3时血糖、皮质醇、IL-6降低( P<0.05),T 3时CRP降低( P<0.05)。各指标其余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组因术中P ETCO 2>80 mmHg暂停操作的有3例,S组0例。 结论:在无痛FOB治疗气道管理中,高频-常频叠加喷射通气效果优于单纯高频喷射通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右美托咪啶复合利多卡因气管内给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利多卡因气管内给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麻醉诱导时予舒芬太尼0.2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待患者睫毛反应消失,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观察组注入0.5 μg/kg右美托咪啶+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对照组注入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术中4 mg/(kg·h)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检查过程中出现呛咳则追加2%利多卡因。记录麻醉前(T 0),诱导后(T 1),检查时(T 2),苏醒后(T 3)的心率、血压。记录检查过程中出现呛咳的次数及呛咳程度,术中追加的利多卡因剂量,肺泡灌洗液的回收率,记录结束后的苏醒时间,拔管即刻的Ramsay镇静评分,复苏室停留时间等。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检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诱导后均出现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T 2时的心率低于T 0时点( P<0.05),对照组心率无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呛咳发生率更少,咳嗽严重程度更轻,术中利多卡因追加量更少,肺泡灌洗液回收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延长,拔管即刻Ramsay镇静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利多卡因气管内给药能有效减少呛咳,提高患者对支气管镜的耐受,改善检查的舒适度并提高检查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米库氯铵与苯磺顺阿曲库铵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米库氯铵和苯磺顺阿曲库铵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50):米库氯铵组(M组)和苯磺顺阿曲库铵组(C组)。M组静脉注射米库氯铵0.15 mg/kg,C组静脉注射苯磺顺阿曲库铵0.1 mg/kg。记录肌松药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出PACU时间。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于入室静卧10 min(T 1)、意识消失(T 2)、喉罩置入(T 3)、手术结束(T 4)、拔除喉罩(T 5)和出室(T 6)时记录MAP、HR和SpO 2。 结果:与C组比较,M组患者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出PACU时间缩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P<0.05),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各时点MAP、HR和Sp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米库氯铵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优于苯磺顺阿曲库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声门上喷射供氧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声门上喷射供氧通气(supraglottic jet oxygenation and ventilation, SJOV)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可以为呼吸抑制乃至呼吸暂停的患者提供有效、安全、可靠的供氧和通气,SJOV操作简单,氧合效果好,且无严重并发症。文章综述了SJOV的设置、临床应用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并与其他氧合通气装置进行了比较。SJOV在喉部手术、支气管镜检查以及困难气道的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并可应用于部分门诊手术和无痛检查,尤其适用于缺氧风险较高的特殊患者。SJOV在更多临床场景的广泛应用,尚有待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